理论教育 深度探讨中国边疆安全问题

深度探讨中国边疆安全问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中国来说,边疆安全问题除传统的边界纠纷外,还越来越多地与生态、资源、族群以及文化等交织在一起。文化戍边篇主要针对中国边疆安全问题中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上升的现实,从文化的概念和现代特征入手,论述中国文化战略、边疆文化的整体价值、各个文化因子、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戍边中的作用。边疆治理篇通过实地调查对目前中国陆疆出现的一些微观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徐黎丽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

边疆是人类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划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既区别又联系的边界。如拉铁摩尔认为边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具有共同特性的两个社会共同体之间的边疆,一种为不具有不同性质的两类社会共同体之间的边疆。”即边疆是人类内部的分界。这种边疆,以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基础,走过了陆地、海洋太空三个阶段。如文明古国时期,由于人类的足迹只限制在地球上几个适于人类生存的大河流域,因此即使不划分边界,他们的足迹也只限定在那些地区。他们对边疆的理解也只限于陆地边疆。但随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及其资源被文化武装的人类占据和消耗后,海洋及其资源也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区,海疆和陆疆一起就构成了人类的边疆。如今随着人类对太空资源的需求,空疆又成为人类认识边疆的又一个维度。于是陆疆、海疆和空疆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疆域就成为这个时代人类的边疆概念。这个概念,是历时性、实体性概念,即硬边疆。相对而言,人类不同或相同共同体生活在这个相互认同的边界内部,安全指数相对较高。然而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说,目前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使生活在硬边疆的中心范围内,人类不同或相同共同体的人们也因硬边疆以外的因素而失去安全感,比如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不同共同体的传统文化、共同体政权的利益需要等等也会影响边疆,因此一些学者将这些因素归纳为战略边疆、利益边疆、信息边疆、文化边疆等“软边疆”的概念。最终人类生存在由“硬边疆”与“软边疆”交织的国家边疆范围内。安全环境、安全感受、安全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虽然有边疆学、边政学、边防学、边疆地理学等研究边疆的学科出现,但从安全角度解读边疆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该书认为,边疆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体边疆问题不断突显和边疆概念不断演变的今天,有必要作为一个问题域进行研究。这是边疆安全研究的价值所在。

对于中国来说,边疆安全问题除传统的边界纠纷外,还越来越多地与生态、资源、族群以及文化等交织在一起。因为中国边疆多为信仰、语言与文化不同的多民族聚居地,不仅“守边、管边、控边”的分散性和涉外性明显,而且“固边、治边、富边”的复杂性和自治性突出,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是中国边疆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用于指导边疆安全问题解决的理论,也需要深入研究,因此该书分边疆安全理论、文化戍边、边疆治理、边疆民族问题等四篇来分别探讨边疆安全。

边疆安全理论篇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角度出发,在论述硬边疆和软边疆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边疆与安全之间的多维互动关系,建构边疆安全内容的结构和价值基点,最终体现为“边疆安全学”。但是否能够成为一门学问,时间和实践是最好的检验。(www.daowen.com)

文化戍边篇主要针对中国边疆安全问题中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上升的现实,从文化的概念和现代特征入手,论述中国文化战略、边疆文化的整体价值、各个文化因子、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戍边中的作用。

边疆治理篇通过实地调查对目前中国陆疆出现的一些微观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如边疆人口数量和质量问题、边疆少数民族传统管理制度对当今边疆治理的作用、如何治理边疆多民族杂居社区等等,从而保证边疆安全的人文环境

边疆民族问题篇作为边疆安全的专题研究,从多民族居边守边的事实出发,研究民族作为生物性、文化性和建构性三位统一体在国家时代产生的问题对边疆安全的影响,旨在分析民族特征或属性在戍边中的特殊作用。

由于边疆安全研究是针对近些年来对边疆安全产生越来越多威胁的问题研究,因此它无论从研究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内容上都处于探索之中。目前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不成熟的著作,也只是一家之言,其中的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