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出“丝路审美文化整体观”,进而将其作为“多元系统”来把握和阐发。丝路审美文化本体是人类在丝绸之路上的审美活动及其共同创造的超越地域、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界限的审美现象和结果,它是真正具有“实体”性质和具体载体及样态的“人类的文化”。已有的研究中尚未出现“丝路审美文化”这个范畴,从中显示人们并未重视“丝路审美文化”的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同时,在对其“作整体观”的同时,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孤立、封闭、静态的系统来论述,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复数的、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系统”来把握。“多元系统”的理论观念,既强调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运作,也强调子系统与系统外的(甚至人类文化这个最大系统)类似因素之间的跨文化、跨语际、超国界的关联和互动。这种观念方法能够更客观、科学地揭示丝路审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复杂性、规律性和特殊性。
其次,提出“审美文化生产力”观念,将丝路审美文化及其中外互通作为生产力要素来把握。丝路审美文化及其中外互通并不只是作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映”或“再现”而存在的,而是作为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生产力”要素而存在的,并持续地产生衍生物、剩余价值和“附加值”。它不仅生产审美文化产品,也生产文化的生产者、调节者和消费者;既受到更大的社会文化系统的制约,也不断地打造和重塑后者;既在直接的生产活动中生产价值,也在其“流通”过程中进行文化“供给侧”生产。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审美文化在总体上是相互影响、和而不同的,丝路审美文化的生成发展更是充分显示:人类的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及其产生的精神需求是其动因,审美文化与人的价值关系的重建是其核心,“交流”“融合”“激活”“互通”“增值”是其基本方式、动力和途径,各类审美文化新样态和新的存在方式的出现是其载体和感性显现。丝路审美文化彰显了“流通文化”的本质属性和生产功能,也证明了“流通生产”是人类审美文化生产的“常态”。因此,通过对丝路各类审美文化现象相关性的比较研究,探讨同一文化现象如何在不同时空产生不同变化、不同形制如何在观念层面体现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观念,揭示人类的丝路审美文化现象及其意义。这将为审美人类学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学术支持。(www.daowen.com)
再次,提出“物质、活态审美文化”等新范畴,将其作为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的基础来把握。物质审美文化和活态审美文化是熔铸会通“道”与“器”、“思想”与“物态”的综合性、基础性的“元文化”,因其超越语言界限而流通的属性特征在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然而,已有的相关研究,要么一头扎进“道”(思想)的领域,着力引述前贤“说什么”,进而形成“思想史”著述;要么一心扑向“器”(物态)的领域,描述相关产品“是什么”,从而形成“器物史”著作。在这两种已有的研究进路中,物质审美文化和活态审美文化之“所说”与“所做”互不连属,“物质”与“文化”彼此分离,实用与审美二元对立,而物质、活态文化的真实历史存在及其在民心相通过程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功能却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鉴此,本课题将物质审美文化和活态审美文化纳入研究范围,用新的“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揭示其在“感觉共同体”建构中的基础功能和在“民心相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这将为丝路审美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深化,为突破一般的“艺术”研究和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局限做出切实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