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实践的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实践的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要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多年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战略客户和重点供应商为联盟,生产、品管、研发设计、营销无缝链接的“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贯通了以自主研发为突破口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实践的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

摘要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丰)多年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战略客户和重点供应商为联盟,生产、品管、研发设计、营销无缝链接的“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构建自主设计与定制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模式,推动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打造资源共享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形成生产、研发的“直通车”;建立自培与引智相结合、以老带新的优秀技术人才梯队;以技术创新、两化融合为依托,创建绿色、智能化、数字化工厂。“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贯通了以自主研发为突破口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市场导向;绿色发展

一、案例正文

0.引言

如今的掌门人张战旗自20世纪90年代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热土淄博,进入鲁泰纺织厂,那时的鲁泰还是一家只有200多名工人的小厂,但深受老董事长刘石祯兢兢业业工作作风的感染和悉心的鼓励,张战旗不断成长。他表示:“董事长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音容永远留在我的心底,激励着我前行。”伴随着鲁泰的发展壮大,2004年鲁泰与香港联业制衣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张战旗被委以重任,新的人生篇章正式开启。张战旗深知,鲁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益于世界顶级设备,并将此理念贯穿于鲁丰的管理发展策略中。从策略到行动,张战旗扛起鲁丰的大旗。把事情干到最好——这种基因深深植入他的每一个细胞。当下,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鲁丰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国家战略,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鲁丰正全身心地思考着,实践着……

1.企业简介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是鲁泰集团重要的控股子公司,为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联业制衣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70616万元,总占地面积334亩,总建筑面积17余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2700余人,公司始终坚持走“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进行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实施低碳节能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公司拥有比加诺、贝宁格、门富士、美加尼等国际一流的织造、印染设备3000多台(套),可年产高档印染面料近亿米,产品80%以上销往美国、欧盟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知名品牌Burberry、CalvinKlein、HUGO BOSS、Armani、Gucci等面料供应商。

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印染免烫面料产品开发基地”;多次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并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第六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中国印染行业20强企业”“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2.鲁丰面临的形势

2.1 全球角度

近年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同时,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总体来看,应对可持续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重大挑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2 国内角度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统筹发展规模与结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3 行业角度

目前纺织行业竞争加剧,原料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水平总体较低,产业创新投入偏低,创新型人才缺乏,综合创新能力较弱,国内外客户需求越来越高,能源紧缺与环保低碳等问题突出,必须把创新放在纺织强国建设事业的核心位置,依靠创新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培育新动能、开拓新领域

2.4 企业角度

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源。为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持续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新贸易壁垒频发等宏观环境的变化。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深刻认识到,企业要想获得持久动力,大幅提升经营绩效,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提升突破口,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实现新发展。

3.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的管理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原动力。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现代纺织工业已经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科技创新产业。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依靠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努力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

多年来,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战略客户和重点供应商为联盟,生产、品管、研发设计、营销无缝链接的“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一基地、两站两室、三中心”(即国家印染免烫面料产品开发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研发格局;形成包括企业技术中心、工厂、车间QC小组在内的全员参与三级研发创新体系,并开展员工提案、QC小组、技术革新、公司级课题攻关、新产品开发和面料自主设计等活动,保证公司研发活动的全员参与度,不断提高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为提高行业综合技术水平和推动行业由制造到创造的升级积极贡献力量。见图1。

图1“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

4.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管理创新体系实施的主要措施

4.1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自主设计与定制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模式

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质量型、差异化的市场竞争逐渐成为主流,公司通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顾客与市场管理、研发能力提升、生产过程能力提升等工作,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纺织服装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安全性等方面的高品质要求;通过构建LTPS鲁泰生产方式,推进精益化生产,从整个生产经营环节入手,运用一系列科学的工业管理方法,开展生产经营改善工作,提升质量,提高效率,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动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

为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产品及服务质量的需求,公司近三年来分别开展“质量管理提升年”“市场服务提升年”“市场服务深化年”等专题活动,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着力强化“市场、研发、设计、生产、品管”五位一体的市场服务体系对客户的定制服务支持力度,将市场与客户需求全面、系统、准确地转化为对产品研发、花色设计、生产过程组织与控制、服务策划与实施等关键业务过程要求,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和服务对客户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推动企业由规模生产向柔性制造、研发设计、文化创新多维度发展。

公司成立自主创新产品设计团队,梳理面料设计流程,制订面料开发设计计划,策划设计开发每年两季趋势COLLECTION,通过对花型的新颖性、织物的结构性的研究,设计新花型、新组织规格,实现由仿样设计模式到自主创新设计模式的转型升级。公司每年定期参加国内外各种纺织面料展会,收集流行、创意思维,取长补短,并将自主设计产品进行推广。自主创新产品设计团队摒弃以往以产品类别区分设计的思路,采用跨界、模糊类别的方法进行发散设计。不同类别产品交相呼应,也可以叠加设计,开阔了设计思路,丰富了产品种类。

公司利用鲁泰纺织(美国)公司进行行业先进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公司主要产品的售后及客户服务。通过设在意大利的米兰办事处,充分利用当地的设计资源,每年给公司提供几千个国际流行的花色品种,在与国际设计师的沟通、学习、协作中,加强了公司自主设计团队的培养建设,增强了自主设计团队的原创设计能力,弥补了面料前沿设计的短板,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定制打包服务,不仅是卖给客户产品,还要附加设计服务,加强了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4.2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打造资源共享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知识社会环境下产学研用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公司依托“一基地、两站两室、三中心”的技术研发格局,借助于国际一流的科研设施和设备,持续完善自身的科研团队,并与国内外几十家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著名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人才定向输入和输出体制,形成跨行业、跨地区、高层次的“产学研用”联合开发体系,形成“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企业牵头,优势互补,共同攻关”的创新模式。见图2。

图2 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一是与香港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进行扭妥纺纺纱技术、电晕浆纱技术等纺织新技术研发,保证了技术研究的前瞻性。

二是先后与昂高化工公司、亨斯迈、英威达、瑞士科莱恩、陶氏杜邦等国际知名纺织纤维及染化料供应商建立研发平台,合作开发无甲醛免烫面料、莱卡FFT弹力面料等纺织新面料、数码印花技术及新型节能环保染化料助剂的研究。

三是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平台,进行超仿棉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等技术的开发。

公司通过一系列产学研合作,先后开展了棉/SORONA面料研究与推广、高免烫纯棉印花面料开发、纯棉自去污面料开发等项目的开发,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形成了生产、研发的“直通车”,引领中国色织面料的最新流行趋势。

4.3 建立自培与引智相结合、以老带新的优秀技术人才梯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始终把培育创新型人才当成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持。

一是研究制定支持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措施,不断加强对自有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考察,直接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组织管理人员读MBA;选派优秀技术员工到各大高校深造;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办学,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是多措并举,引进新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公司先后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公司进行技术培训与交流,提高公司整体科技创新实力;聘请世界格子布大王日本纺织专家藤原英利先生担任高级顾问;同时引进了瑞士科莱恩国际有限公司的染化料专家陆顿·巴赫先生、克瑞泽斯先生等外国专家,致力于纺织新材料及新型节能环保染化料助剂的研究。

三是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宽松、灵活、有效的技术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公司每年组织技术比武活动和科技成果表彰大会,对技术水平突出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同时健全和完善以车间为主导,以基层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技术小改小革制度。公司每年还对专业技术工人、优秀科研技术人员进行职称评定,按月发放技术人才补助。

四是努力打造优秀创新团队。公司在逐步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由工程技术委员会领导,全力打造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以各工厂技术委员会为主要实施部门的创新团队,其下辖研发人员384人,其中工程师12人,硕士8人,高级技师36人,并聘请17名国内外专家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形成了一支以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骨干,青年技术人员为基础,各院校外聘专家为补充,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层次互补的世界一流的创新团队。

4.4 以技术创新、两化融合为依托,创建绿色、智能化、数字化工厂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相关政策,并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趋势,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面打造绿色、智能化、数字化工厂。

公司遵循“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之道,始终坚持走“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将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蕴于每一个生产环节。公司整合全球优质的供应链资源,推广使用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认证的有机棉等天然可再生的纺织原料进行织造,并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十三五”研发专项,通过新型聚合改性、纤维加工、织造染整技术的自主创新,使织造原料源于自然、超越天然;使用环保丙烯酸浆料替代PVA浆料,使用环保助剂替代纯碱、尿素,从生产源头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及可降解性,降低污水处理难度,从而减少COD及氨氮等污染物的排放;公司通过引进设备、自主创新改造设备、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安装污水换热器、改造补水管路,对污水热能进行回收,月均节约蒸汽2000余吨;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生化和膜处理工艺技术,配备现代化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经两级处理后,出水水质优于国标1级A标,中水回用率达到80%以上。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步伐,在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公司先后引进世界先进的自动穿筘机、自动称配料系统、自动抽液机等自动化设备500余台套,为提高公司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奠定基础;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通过生产监控、信息传递、数据采集和在线控制等系统,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建立仓储自动化立体仓库,对仓储物资进行自动存储和自动化管理,每日可完成600托盘(物料装载的单位)以上物资的入库,单位仓储量是高货架仓库的3.3倍。公司通过建设智能化工厂,有效的改善员工劳动环境,实现省力、省时、省工、稳定、可靠、智能生产,实现高效纺织。

公司围绕打造数字纺织,按照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的要求,加大投入,建设信息基础数据库,实施管理改进、优化业务流程,完善ERP、OA、CAD等系统。目前,公司建成了涵盖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各类业务,应用范围涉及从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每一个环节管理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公司先后开展“对接战略客户信息系统”“构建面料网上展销信息平台”“构建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等200余个信息化项目,打造数字化纺织。

4.5 贯通以自主研发为突破口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

科技创新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创造了核心竞争优势。公司每年用于技术研发的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公司每年召开科技表彰大会对新产品开发、课题攻关、技术革新项目等进行奖励,近年来,累计奖励金额达340多万元,其中单人单项奖励最高达到20万元,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积极创新的氛围。

公司突出的自主产权新产品项目如下:

(1)超级免烫面料项目: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创新性的研究一种新型免烫工艺技术替代常规免烫工艺,即“双弹+潮交联”超级免烫技术,通过增加面料经向屈曲程度,增加面料的经向弹性,赋予面料较高的回弹性能,提升面料的免烫性,实现纯棉免烫面料平整度由3.5级到4.0级的飞跃,完成了超级免烫面料的研发,使公司再一次领跑纯棉免烫面料领域。(www.daowen.com)

(2)极地白面料项目:科研人员摒弃印染长车漂白技术,创新性的研究一种新型漂白工艺“奥斯本”漂白技术,选择高日晒、耐水洗的增白剂,采用冷轧堆漂白工艺,使面料白度由145提升至155以上,完成了极地白面料的研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3)高免烫数码印花面料项目:数码印花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而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其色彩鲜亮、花型多样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部分精细的高品质数码印花面料在穿着过程中仍然存在皱痕严重的问题,公司通过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研究聚丙烯酸水溶性浆料,解决活性喷墨印花技术在纯棉高支面料上得色量浅、色泽不饱满的问题,创新性的运用液氨+免烫整理技术,实现面料免烫性3.5级以上无甲醛免烫印花面料。

5.鲁丰“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的成效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鲁丰织染在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建立“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引进新设备、研究新技术、开发绿色新产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引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环保效益协调发展。

5.1 经济效益成果显著

鲁丰织染自实施“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后,经济效益连续增长,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6.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676万元,较2015年销售收入增加10%,利润总额增加171.2%。公司2014~2016年经济效益如图3所示。

图3 2014~2016年企业的经济效益

5.2 创新管理成果显著

(1)拥有授权专利85项,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0项。

(2)主持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科技攻关项目130多项。

(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各1项。

(4)近五年84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6.5亿元。

(5)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6)获得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最佳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奖1项、最佳优秀奖2项、中国流行面料最佳应用奖1项、中国流行面料奖4项、中国优秀印染面料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自主设计花型客户选中率达到50%以上。

(7)公司为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员单位,荣获全国印染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全国最佳绿色环保面料企业、印染制品标准化先进集体、“十二五”产品开发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5.3 生态环保成果显著

公司通过使用生态原材料、引进新型环保设备、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水平。综合能耗由2015年的37kg标煤/100m下降到2016年的35kg标煤/100m,下降5.4%;2016年节约成本2200余万元,COD间接排放量由2015年的240mg/L下降到120mg/L。公司2014~2016年生态环保效益如图4所示。

图4 2014~2016年生态环保效益

6.结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而科技创新则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创造了核心竞争优势。鲁丰织染公司“双四位一体”管理创新模式,贯穿了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行业其他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推动纺织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引导行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未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鲁丰织染公司将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深化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为建设纺织强国、制造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二、案例分析思路与逻辑

1.启发思考题一

1.1 问题

鲁丰的管理模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管理模式创新在哪里?

1.2 分析思路

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模式的优劣影响整个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效益。本案例鲁丰织染以国家大战略和发展理念为背景,以纺织行业的压力和自身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战略客户和重点供应商为联盟,实现生产、质量、研发、营销无缝连接的“双四位一体”创新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从理念突破到具体创新步骤实施到最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一个企业首先要顺应国家大的战略方向和发展理念,再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自身的现实状况和需求大胆创新,突破思维桎梏,制定措施,并高质量效率执行。

1.3 理论依据及分析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思想的创新,二是管理制度的创新,三是管理具体技术方法的创新。鲁丰织染的“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都充分体现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鲁丰织染敢于突破思维桎梏有了这个创新管理模式,既有战略的高度,也有着解决当下实际问题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这一创新模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体现在资源配置和协同作用这两个内容上。

在生产和研发方面,鲁丰织染创造性地实施了卓越绩效管理,结合公司的实际,从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方面,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面对产学研用实施中体制机制、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的三大难题,鲁丰织染创造性地以资源平台的方式进行了较好的融合和发展。

1.4 关键要点

协同创新,其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活动。鲁丰织染通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构建特色型的产学研用资源型平台,开展顾客与市场管理、研发能力提升、生产过程能力提升等工作,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纺织服装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安全性等方面的高品质要求,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启发思考题二

2.1 问题

科技创新是鲁丰织染公司持续强劲发展的重要引擎,它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的?

2.2 分析思路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个人目标的过程。有效的激励能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作为企业,需要塑造激发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和机制。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将管理中激励理论应用到科技创新中,为科技提升和创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3 理论依据及分析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才和平台密不可分,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鲁丰织染公司坚持引智与自主培养相结合,为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鲁丰织染构建产学研用资源平台,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和提升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鲁丰通过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变企业内部环境和氛围,引导组织成员创新,逐渐在企业内形成创新驱动的意识。尤其是在国家大战略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掌握创新驱动的本质,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鲁丰织染构造的“一基地、两站两室、三中心”的技术研发格局;形成包括企业技术中心、工厂、车间QC小组在内的全员参与三级研发创新体系,开展员工提案、QC小组、技术革新、公司级课题攻关、新产品开发和面料自主设计等活动,保证公司研发活动的全员参与度,不断提高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

激励,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即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鲁丰织染公司制定了宽松、灵活、有效的技术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公司每年组织技术比武活动和科技成果表彰大会,对技术水平突出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同时健全和完善以车间为主导,以基层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技术小改小革制度。公司每年还对专业技术工人、优秀科研技术人员进行职称评定,按月发放技术人才补助。

因此,鲁丰织染公司应将激励手段运用到提升科技创新中,是科技创新不断日新月异,形成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 关键要点

鲁丰织染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获得优势,必须从根本上依靠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发挥好“双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拥有自己的专利,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形成压倒性优势,还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坚持绿色发展以获取更多的科技和资金支持。

(西安工程大学:郭伟教授、姜铸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