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题目优化:中国与日本经济转型的异同点分析

题目优化:中国与日本经济转型的异同点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中国在经历了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正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显著、国富民未富等严峻问题。通过以上异同点的比较分析可知,相似的经济转型时期决定了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可作

题目优化:中国与日本经济转型的异同点分析

(一)相同之处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和所处的经济背景,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有着相似性

第一,中国同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发生转变的“经济转型期”。和日本当时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转移、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所类似,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也迫在眉睫。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长期依靠资源消耗和低人力成本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第二,经历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同样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在经历了“二战”后经济的恢复期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并受“神武景气”“岩户景气”的影响,实现了年均10%的GDP增长率,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同时面临着国民收入较低,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大、中小企业间发展差距大等一系列严峻的形势;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留下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当前正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显著、国富民还不富等严峻的状况,因此从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出发,我国对收入分配改革的调整都进入必须有所作为的时期。

图5-1 中日两国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经济增长率的比较[18]

第二,中国同样面临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的难题。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GDP增长率达到10%前后(参见图5-1),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与此同时,国民收入较低、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发展差距大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严峻。而中国在经历了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正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显著、国富民未富等严峻问题。从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出发,中国对收入分配改革的调整正进入必须有所作为的时期。[19]

最后,中国同样面临内需不足的经济问题。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需要由“消费需求”来接力,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内需不足,即国内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太低,而长期以来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又难以进一步持续;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也面临着同样的经济状况,过于依赖海外市场和对外贸易,造成了当时日本严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怎样协调好投资和消费在经济中的位置和关系是两国都需要面对的经济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与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初的同样的经济问题和发展难题,决定了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可作为中国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参照之一。(www.daowen.com)

(二)不同之处

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当前的中国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资源稟赋要素不同、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难题和经济环境,两国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第一,所处国际环境不同。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正值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高潮,国际市场迅速扩张,为其打造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这一时期也正值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低廉、重化学工业发展的繁荣阶段,日本依靠廉价的石油大力发展了重化学工业,用粗放式扩张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体和最大的出口国家,正成为发达国家实施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对象,很难继续实现出口扩张型经济增长。同时中国虽然正处于重化学工业的发展阶段,但目前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涨、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紧迫,迫使我国依靠重化学工业的扩张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难以持续。[20]

第二,资源禀赋要素不同。中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人口众多;而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耕地不多,矿产资源匮乏,农业产品和工业所需的原料大多需要进口,无法达到自给自足。因此,从自然资源的稟赋要素来看,在应对经济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的调节上中国比日本更具有优势和便利性。但从人口规模上看,现在中国的人口规模至少为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10倍以上,以这样大的人口规模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世界高收入行列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并且伴随着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的约束下,中国如何创造国民财富并实现国强民富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不同。我国一直以来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社会,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农业就业人口多、面临的农业问题比较复杂。并且,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城市化程度偏低、城市中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结构还没有形成,这也是当前我国解决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问题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难题。而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的农业人口以及占总人口的农业比重比当前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要低,城市化程度比我国高,已形成了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社会结构;并且通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日本逐步增大了中产阶层的比例,培育了占70年代日本社会90%的中产阶层,形成了“一亿总中流”的社会格局。因此,两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四,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日本在“二战”后面临着比较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1960年才开始确立贸易自由化政策,1963年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此后日本的对外贸易才开始逐步扩大,成为贸易大国。当时的日本处于要主动地融入国际市场,通过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发展阶段。[21]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开放程度比当时的日本高,对外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尤其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发展更加迅速,至今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要努力实现消费、投资与出口均衡发展的阶段。所以说,我国与日本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的中国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在所处的国际环境、资源稟赋要素、经济发展基础以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决定了我国在制定和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时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发展困境。

通过以上异同点的比较分析可知,相似的经济转型时期决定了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可作为我国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参照之一。但同时应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面临着比当时日本社会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更多的困境和难题,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应根据我国的国情灵活地借鉴经验,不能生搬硬套。[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