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前文所列举的各项数据表明,由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所取得的空前成功,该计划被评价为“二战”后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最具成效的长期经济规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基础和转折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国民收入倍增;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给予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直接刺激了日本国内需求的增长,加快了日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日本社会的保障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发展路径由注重“强国”转为“富民”。整体上它为日本经济呈现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具体效用和成果如下:
第一,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国民收入倍增。
日本在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吸纳了各方学者的意见,也听取了来自企业界的声音,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制定了符合日本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倍增计划,提出在劳动生产率翻番的情况下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这实际上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迫使日本企业放弃当时实行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促使企业通过大量投资引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粗放式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员工收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日本在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通过提高企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日本整体上提高了国民收入,实现了国民收入倍增。
第二,带来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得以提高。
图3-1 主要行业工资增长率及国民收入份额变化[39]
在1961—1970年的10年间,工人工资收入与GDP呈对等上升趋势,普通居民的收入翻了一番,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了1.4倍,失业率则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如图3-1所示,1961—1970年,日本GDP增长率与主要行业工资增长率的差距在缩小,甚至在1970年出现了低于工资增长率的情况。由于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日本的收入分配格局得到了很大改善,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从1961年的49.3%提升到1971年的60.2%。通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较好地协调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得以提高。
第三,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直接刺激了国内需求的增长,加快了日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了以中产阶层为主流的和谐格局。(www.daowen.com)
日本政府为了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扩大有效需求,首先考虑到的是在增加国民收入的过程中缩小收入差距。为缩小城乡、地区间的差距,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制定和执行了《山村振兴法》《过疏地域振兴特别措施法》《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等法律,并通过系列匹配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开发,缩小了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差距。
其次,在增加国民收入时更多地注重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是当时日本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农民的补贴之外,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是解决农村居民收入低的主要途径,日本政府通过推进城市化提高农村迁移者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整体上提高了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最后,日本政府把注重培育社会的中产阶层、迅速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作为计划的核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10年间,日本社会最终形成了“1亿总中流”[40]的社会格局,形成了一个强大而稳定的中产阶层,在收入分配上打造了突出中间部分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从机制上看,中产阶层的扩大就是低收入者不断向中等收入阶层流动的过程,这个流动的过程提高了居民的收入,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刺激了社会的有效需求,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41]。
第四,提高社会福利,充实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路径由注重“强国”转为“富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社会的保障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日本的发展路径由注重“强国”转为“富民”,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致力于提高全民生活水平。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过程中,始终贯彻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平衡发展的原则,以提高社会福利和充实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
首先,在居民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阶段强化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度。其次,在认识到二次分配中社会保障具有防止收入差距扩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扶持力度,并规定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拨款力度从1961年起必须保持年均8.9%的增长率。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拨款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从1961年的4.8%提高到1970年的6.1%。最后,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开始实施国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年金制度等,并将防止贫困作为核心课题,推进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制度等一系列举措。
通过以上措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日本社会的保障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全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朝着“国强民富”的目标迈进。[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