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部分:民间部门的预测与引导政策
1.民间部门的地位
计划中,对于民间经济主体的立场是尊重其通过自由企业和市场机构追求经济合理性,依据创意和专向研究进行自主活动。对于民间部门,计划表明了期待的意图,作为国民经济将来的发展动向和各种信息的基础,民间企业应该建立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计划,放弃过度依存于政府的态度、期待其确立自主的责任体制。在此体制的基础上,民间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的能量,贡献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其结果是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于政府对于民间部门的作用,其活动要充分地整备环境,通过市场机构自由活动的成果形成经济合理性的基本条件,排除其间的障碍。在此期间,政府有必要从完善的立场推动并引导民间活动,促进国民经济高速且稳定的增长。基于这样的考虑方式,对于民间部门,政府应该推行的政策是尽可能迅速废除对留存产业的直接统治,对个别企业的活动进行最小限度的直接规制。对于市场经济机构,从补充的意义上,有必要一定程度地介入其中的一些部门,在此也尽可能采取贯彻经济合理性的立场:
第一,关于电力、天然气、运输、金融等产业,鉴于其具有公益性的立场和独占的特点,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第二,关于积极推进外国汇率的自由化,废除美国对其的直接统治,向间接统治的方向转化。
今后,随着外汇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竞争的激化,将推动企业间竞争的激烈化和产业结构的改变。政府应该为民间部门顺利地开展活动以及进行自由且公正的竞争而努力创造条件。
此外,关于自由化,关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扩大与其他国家之间有机且合理的经济交流,并有必要顺应今后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整备关税。将来,从比较生产力的立场来看,对于有发展可能性的弱小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必要给予某种程度的保护。通过这样的过程将有助于提高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源泉。
2.促进贸易和经济合作
(1)改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界限曾是“二战”后制约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今后日本经济的结构将会得到持续改善,然而计划期间国际收支特别是出口依然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原因。
为了促进经济的顺利发展,对于进口采取自由的原则,并要求确保充分的出口。因此,出口的消长成为计划整体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
世界贸易在过去的10年间(1950—1959年)以年率6.2%的高速度迅速发展,今后随着“二战”后要因的消除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发展率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钝化的结果,预计在计划实施期间会有年均4.5%左右的增长率。并且在今后的国际经济关系上,发达国家推进贸易兑换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难、东西方贸易的逐步正常化将成为趋势。
在上述基础上,关于国际收支,为了实现计划中的各项目标,设定了所必需的进口值,推算其他支付项目的规模,以及为能够进行这些支付所必须达到的以出口为首的各项目标值。相关数值可参照表2-16中的具体指标数值。
(2)贸易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策。
在国际收支中贸易收支的平衡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为扩大出口而强化日本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可欠缺的条件,以此为前提,对于目标年份的出口要从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两方面来进行探讨。不同商品出口的目标值以出口商品构成比的长期变化动向为基础,参考将来政策上所体现的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共同预测世界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设定的数值。具体数值如表2-16所示。
表2-16 不同商品的出口额(通关基准)[32]
续表
注:括号中表示的是年增长率。
如表2-16所示,出口增长中最有力的要因是机械类。预测目标年包括小机械在内贸易额将达到约39亿美元,为基准年度的约5.8倍,出口构成比将从24.5%增加至41.3%,这要求机械类产品出口必须更加努力。接着,其他杂货制品将从2.5亿美元增加到约12.1亿美元,构成比将从9.1%上升到12.9%。与此相对地,以前大宗出口的纤维制品反映市场条件的变化从约8.8亿美元上升到约17.3亿美元,停留在大约略低于2倍的程度,构成比将从32.5%下降到18.5%,预计其明显地低于机械类的增加额。
这种商品结构的变化表明了两个倾向。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倾向是机械类和搬运用器械,药材、化学制品,金属及同类制品所占比重的增加以及纤维制品等所占比重的降低。作为结果,重化学工业品的构成比例从37.6%增加到53.5%,进一步表明了出口结构中重化学工业品化的方向。重化学工业品化符合今后世界需求动向,同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展,日本也期待将来重化学工业在获取外汇中发挥中心作用。另一个倾向在于杂货制品的比重增大,杂货制品在现阶段是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也是日本能充分发挥劳动力特性的部门,因此即使在出口结构高度化之后,也不会丧失其重要性。
目标年份(1970年)市场结构的特征倾向,主要是期待在北美、欧洲等高收入地区实现相对于基准年度(1958年度)4倍以上的出口规模。不同于这些区域,预计亚洲、非洲等低收入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困难状况,即使实现以增加购买力为目的的经济合作,也很难期待在目标年份有大幅度的出口增长。
作为结果,预计目标年份的市场结构,面向发达国家的出口比重将从基准年度的35.6%提高到45.8%,而相反地,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比重将从61.4%下降到49.0%。实现这样高水平的出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作为实现目标的基本方向,应该推进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预期将来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强有力的出口振兴政策;
第一,推进经济外交。为顺利推进国际经济关系、消除影响出口增长的阻碍,今后必须强力推进经济外交。
第二,持续扩大出口市场。为持续扩大出口市场,在实施各项政策之外,有必要进行海外市场调查,强化出口商品的宣传,纠正进出口不平衡的贸易。
第三,改善并整备外贸体制。为改善和整备贸易体制,有必要强化商社的机能,同时为纠正日本出口的过度竞争,有必要加强以进出口交易法为中心的法律措施和各种行政措施的实施。
第四,实施贸易金融等振兴出口的措施。振兴出口对贸易金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为增加今后成套设备的出口,有必要确保日本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并强化其机能。此外,也必须实施和改善税制、出口保险制度、出口检查制等各项制度。
此外,关于进口的各项政策,应该推进促进国内经济活动顺利发展的自由化计划,并且对于由自由化产生的各问题,有必要确立合理且弹性的关税制度。
关于贸易外收支,它作为国际收支的一环,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改善。其中,预期占最大比重的运输收支,随着远洋航行船只载货重量的增加、日本船只容积比率的上升、第三国运输的增长以及国际航空的强化等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具体数据如表2-17所示。
表2-17 远洋航行的海运情况[33]
关于海外旅行的收支,以整备接受体制为前提,预计会出现大幅度的改善。对此,预计随着技术导入支付额的增加、特需收入的减少,贸易外收支将会出现2.3亿美元的赤字。在长期资本收支上,预计的收入规模反映了积极引进外资的方针,支出层面上预计今后随着经济合作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超过预期、达到0.5亿美元的支付状况。
3.促进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是为应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确保日本增加出口所必需的原材料,并基于今后其重要性将会日益显著的考虑而提出的。相应地,日本有必要按照国家的实力,在一定的范围内积极推进实业投资、贷款供给、延期付款出口等政策。
首先,关于实业投资,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所需原材料特别是矿产物、燃料等资源对于海外供给的依存度增大,有必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开发资源的生产性实业投资,这也是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发提供资本的重要道路。从企业进出的视角来看,包含生产实业投资和商业等投资在内的实业投资,在计划实施期间预期会达到35.4亿美元,就目标年份(1970年)而言,预期会有6.3亿美元的投资。
其次,关于增加贷款供给,为同时满足发展中国家因外汇不足而要求进行资本调集的需求和日本促进资本出口的需求,在提供充足的长期信用供给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长期信用供给的诸形态中政府间的借款供给和民间企业的延期付款出口的额度预计在目标年份将达到15亿美元,其中由民间企业进行的延期付款出口需要得到日本进出口银行在资金上的援助。
预计在目标年份实业投资、借款以及延期付款出口的规模将达到21.3亿美元,此外,考虑到日本接受海外留学生、研修生,以及对日本研究者和技术人员的海外派遣、海外投资等的基础调查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等的出资状况调查,日本的经济合作将占到国民总生产的2.9%。
总之,经济合作在目标年份的规模意图扩大到基准年度的20倍以上。相应地,为了达成此目标,有必要积极努力地推行政策。并且经济合作要按照对象国所制定的经济开发计划,充分考虑到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期且有计划地推进。此外,为有效地推进经济合作,对对象国的经济基础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必须频繁地与对象国政府进行信息交换。
按照以上的基本方针,促进政府间的资本合作以及民间企业的海外投资、促进一次产品的买卖以及扩大并强化技术援助等各项政策的推进是非常必要的。(www.daowen.com)
4.强化国际交通
日本的国际收支中贸易外收支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贸易收支,其主要项目运输和海外旅行有必要实施如下政策。
关于远洋船只的海运,随着贸易量的增加,海上运费应尽可能地从顺利且稳定地提供日本经济所必需的海外原材料物资的立场上,预计目标年份(1970年)的进口中日本船只的容积比为,一般货物提高60%,石油类提高65%,远洋货船的载货量达到1 335万的总吨数。为实现目标,以企业的自主经营为前提,实施确保造船的资金、纠正高利息、振兴三国间的运输、整备优秀的定期船只和高能效的船只等政策。
关于国际航空,日本设定在1970年占世界国际航空旅客的比率为6%。为达成此目标,需要推进确保购买航空飞机的资金、扩大培养飞机乘务员的规模并强化其竞争力等政策的实施。
关于海外旅行,随着今后各国收入水平的上升和余暇时间的增加,预计来日本旅行的游客会大幅度增加。相应地,在1970年海外旅行的收入与1959年的实绩相当,预期会在外汇基础上增加约7.2倍,达到2.6亿美元;在外国旅客消费额基础上增加约6.5倍,达到61亿美元的金额。作为其对策,通过长期融资促进酒店的整备,改善国内的交通机关,并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改善接待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民间部门引导相关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建立新产业秩序等相应的实施政策,以及推动中小企业现代化的相关措施,将作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的重要施政部分在后面第三节中具体展开分析。
(二)第四部分:国民生活
第四部分是国民生活部分,其在展望雇佣层面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预测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民收入会提高,工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随之带来的是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并进一步预测了未来国民生活状况。
1.雇佣的现代化
实现完全雇佣和保障充裕的生活是现代化国家最终应该实现的政策目标。日本至今一直存在劳动力过剩或不完全就业的劳动者,这是克服经济的落后性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要顺利解决这些课题。
如果计划中所制定的政策能有效果地实施、目标能够实现,预计现代的雇佣劳动者会大幅度增加。并且对于雇佣劳动者,应该缩小低收入部门的规模,扩大高收入部门的规模。要使临时工、日雇佣劳动者等不被期待的雇佣形态在计划实施期间完全消失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日本的雇佣条件和雇佣形态在此期间将毫无疑问地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就业结构的变化会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收入分配结构产生很大影响。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对工资的影响及其涉及的过程如下所述。即,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大幅度地增加,而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重化学工业的增长意味着生产力水平高的产业在增长,并且该产业拥有支付高工资的条件。伴随着产业结构变化的经济增长能够提供高工资雇佣的基础。
雇佣需求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因为经济增长能带来生产力的增加,所以雇佣的增加率比经济规模的增长率要小,其收入弹性值也有变小的倾向。人均生产力的增加形成了工资上升的基础,而随着生产力提高而出现的工资上升对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
关于将来分配结构的试算存在的问题很多,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状况好转以及低收入阶层的减少等前提,大致考虑如下。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反映了劳动收入和法人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提高到了75%(1958年为63%);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的分配率会出现若干增加,劳动收入会达到基准年度的约3.3倍。从人均工资来看,目标年份会是基准年度的1.94倍。
通过这样的过程,收入差距也朝着急速缩小的方向发展。从制造业的试算情况来看,把50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工资看作100,那么1~4人规模企业的工资约为30%(1957年),10年以后小规模企业的工资将达到大规模企业的45%左右,预计能创造人均提高2万日元的条件。所以,除了单纯地雇佣新的劳动力,积极地消除低收入劳动者也是本计划的重要课题。[34]
随着上述就业状况的改善,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化,职场内将会打造各种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环境。
首先,关于工资水平的提高,从国际上看也创造了缩短劳动时间的条件;其次,劳务管理制度也会从年功序列的制度向与职能相应的劳务管理制度发展,这是顺应新技术革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对于基础骨干的劳动者,要求其具有综合性判断能力;最后,企业劳务管理体制的现代化能够充分活用通过学校教育和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高质量的劳动力。
劳务管理体制的变化将超越工资、个别企业雇佣的封锁性,渗透“相同劳动相同工资”的原则,为顺利实现劳动移动、劳动工会组织的产业化或区域化创造条件。总之,将朝着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工作环境的方向发展。
2.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高度化
国民生活基本上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出现全面的提升。从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即目标年份的收入来看,预计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水平会提高,人均收入为19.9万日元,增加2.4倍,其他家庭的人均收入为16.3万日元,增加2.3倍。其具体的收入状况如表2-18所示。
如表2-18所示,目标年份在劳动家庭中人均消费支出额为17.9万日元,其他家庭为12.5万日元,两者都达到了基准年度的2倍程度。按照不同的经费项目来看,食品费用在劳动家庭、一般家庭、农户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上升到了84%、58%、49%,且恩格尔系数非常低。
相对于各类家庭中对谷类的消费支出处于停滞的状况,肉、牛奶、鸡蛋的消费显著增加,表明饮食生活中的现代化大幅度发展。关于居住费用,在各类家庭中都呈现出显著增加的状况,尤其以耐久消费品为中心的家具费用预计在劳动家庭中将上升8倍,一般家庭中将上升5倍,农户家庭中将上升3倍。至于水电费,城市和农村预计都将增加1.5倍,其中用电、天然气等随着家庭电器化的发展预计会增加3~4倍。
在以上各种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预测消费内容上也会出现高度化,这也是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从需求层面支撑直接增长的要因。
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是由收入增加带来的,其对策首先必须是追求个人收入的提高,但也存在作为个人很难自由选择的部分。也就是说,改善并扩充住宅、生活环境设施等是非常重要的实施政策。
今后作为提高国民生活的方向,必须注意两个要点。第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劳动时间的缩短,随之而来的是余暇时间的增加及其对策的问题。为实现“健康且文化”的生活,有必要积极有效得活用余暇时间,且必须充实有教养、文化以及健康的生活。第二,对应于消费结构的高度化,维持健全的消费生活是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所应有的对策。也就是包含稳定消费者物价、各种保护消费者的对策,乃至普及和指导消费知识等内容的对策。
3.将来国民的生活
通过国民的创意和政府政策的合理实施,充分发挥日本潜在的增长力,在今后的10年或者更早的时期内,如果能够实现国民收入的倍增,国民生活水平将会获得显著的提高。
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在10年后将达到20.8万日元(按照现行的外汇比价换算为579美元),约为现在的2倍的水平。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内容也会获得显著的改善。
首先,从饮食生活来看,国民的营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如表2-19所示,国民的物质生活内容将会变得非常丰富。
表2-19 物质消费的推移[35]
如表2-19所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钢铁和能源的消费当然也会增加,从周围的情况来看,汽车等耐久消费品增加的同时家庭电器化的推进程度、电话的普及率等也得到提高。作为结果,家务劳动的负担也显著减轻,同时随着雇佣的现代化劳动时间的缩短,人们会拥有更多的闲暇生活。
其次,从住宅情况来看,总户数增加了500万~600万户,发展为2 300万~2 400万户,共同居住等不自然的居住形态逐渐消失,1个家庭1套住宅的情况将不再困难。从现在的最低水平来看,首先消除大约200万户住宅不足的情况,质量和内容上在目标年份将比现在提高75%以上,通过政府实施的政策,将使耐火型公寓等住宅达到每户三室以上的标准。
同时,与大都市周边的建设卫星城市和培育新工业地带同步,在已形成的城市街道上从有效利用土地的角度推进建筑物的高层化、中高层住宅和二楼以上为住宅楼房的公寓建设,规模性住宅区域和新都市也会更多地出现。对现在具有压力的住宅供给和需求状况,通过对现有住宅用地的有效利用,开辟新的住宅用地从而改善国民的居住化境,并使其稳定化。
再次,关于生活环境的设施,上水道对于总人口的普及率将从现在的50%上升到接近80%,都市天然气的普及率将由现在22%上升到30%,下水道对城市占地面积的普及率将从现在15%上升至40%以上,特别是对于大都市预计将提高到接近70%。并且作为休息场所的都市公园也要进行整备,公园的面积将增加到现在的5倍以上。
关于教育,当前的日本几乎没有文盲,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10年后接受了义务教育的15~18岁青少年的高中升学率将从现在的60%上升到70%,将进一步得到充实。此外,职业训练、青年班级以及各种学校将会得到普及和充实化的发展,并且对应于技术革新的发展,期待理工科教育的比重得到提高。
关于社会保障,在计划实施期间将得到进一步充实,对于疾病、老龄、失业等事故的应对能力将会增强,创造让国民能够安心工作的环境。特别是日本依然存在着贫困和疾病的恶性循环,今后随着一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生活补助基准会提高,这将进一步推进医疗机会的均等,“健康且文化”的最低生活将会以充实的形式得到保障。关于老年人的生活,按照需要应该设置约4 000个公立的养老设施和老人院,并扩充为为母子、身体障碍者等提供的设施。同时期待今后消除无医地区和无病床地区。
在雇佣层面,通过经济增长推进雇佣的现代化发展。随着一般家庭收入水平的上升,使低收入家庭中就业状况得到缓和,向高收入状态靠近。最低工资制度也将进一步充实,消除“贫困和失业”所带来的不安,向完全雇佣的目标和丰裕的生活水平靠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