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1章:计划制定的基本态度
本章在指出与“新长期经济计划”前后联系的基础上,包括三个内容:①计划制定的意义;②计划的特征;③计划的执行等。
1.计划制定的意义
本部分指出,至今为止的经济增长超过了“新长期经济计划”中制定的6.5%的增长率,且可以预测到:
第一,即使面临着支撑“二战”后经济恢复的要因出现减弱的状况,也不会出现经济增长率钝化的局面,经济态势将会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
第二,在高速经济增长中,储蓄和投资的平衡没有被打破,维持着比较稳定的物价水平,国际收支没有产生赤字,外汇储备比较平稳。
第三,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产业结构快速实现高度化发展,其中以机械工业引领的工业发展较为引人注目。
“计划制定的意义”表明日本经济终于结束了“二战”后的复兴阶段,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同时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第一大变化表现为技术革新和现代化的逐步深化。1956年以后显著的技术革新促进了日本经济本质性的改善,也推动了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今后的技术革新应不仅局限于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企业,也应该将其经济效果逐步蔓延到中小企业及其关联产业,同时其对消费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大变化表现在日本的人口动态上。当前阶段劳动力丰富是日本能实现低工资的主要原因,但日本正逐步向少子、低死亡率的发达国家转型,总人口与“二战”前相比也只是停留在少数增加的状态。当然作为新劳动力对象、处于15岁以上生产年龄人口的情况将会略有不同,因为“二战”后不久的“婴儿高潮期”将会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前半期为日本增加150万~180万左右的劳动力人口。但是1965年以后会开始出现急速的减少。如表2-2所示。
表2-2 将来的人口发展[7] (单位:1 000人)
续表
注:①生产年龄人口的年均增加率:35~40岁为2.2%;40~45岁为4.5%;35~45岁为1.9%。
②厚生劳动省人口问题研究所在1960年4月1日推测的各年度10月1日的人口数。
如表2-2所示,预期在计划实施的前半期(1960—1965年)会出现不完全就业者,同时人口压力比较大;但在计划的后半期(1966—1970年),预计会在一些特定的产业或地区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尤其是年轻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将有可能遍布日本全国。
第三大变化表现为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贸易的实际量在过去10年(即1950—1959年)保持着6.2%的非常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样的速度可能会出现若干钝化的状况,但在今后的10年间也能期待年均4.5%的增长率。通过这样的进程,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状况将会处于正常化,国际收支也会向稳定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不论其工业化的进展如何,其贸易都会呈现出相对落后的状况。前者会促进日本外汇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后者显示出日本有必要与各国进行较高程度的经济合作。
总之,在以上良好的内外经济环境下,为进一步维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应该在整体上积极培养日本经济增长能力,同时消除阻碍其增长的要因,增强国民的意欲和活力,从更广的意义上持续增加国家的财富,并有必要为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新事态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2.计划的特征
本部分强调关于制定将来经济的构想和计划,以及政策运营的方针是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做的事情,其特征由于各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日本的经济计划是在以自由市场和企业为基础的体制下进行的,并不是在经济的全部领域中提出详细的计划目标并强制性地严格执行。这一点是经济运营所应有的指针,作为新的计划,其与以往经济计划的基本特征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与以往的计划相比,此次计划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即在制定之际不像以前一样按照部分进行广泛的展开,而是重点列举出计划的要点事项。计划中把经济活动分为两个领域:一是国家拥有直接实现手段的政府公共部门,由它们制定具体的且有实行可能性的计划;二是通过活动激发企业的创意和民间部门的活力,仅仅停留在预测性的阶段,也只限于探讨在必要的事项上朝着期待方向引导的政策。
因此可以说,政府在经济计划中的位置是评价“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极为重要的依据。从结果上看,从以往的计划以产业和贸易等物质面为中心的“产业计划的特色”转向重视社会资本、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方面”[8]。
3.计划的执行
首先,作为今后经济运营指针的综合性长期经济计划,迄今为止政府所制定的各种主要的长期计划应该按照本计划的方针进行调整。其次,本计划相对于每年制定的短期经济运营方针,应该从长期增长的观点,将其作为必要施政方向的标准来执行。相应地,每年以这个计划为指南,建立包括下年度经济运营基本态势的计划大纲,以期待长期计划的稳步实施。当然,现实的经济状况中会出现景气的变动,再加上可能会受到国外各种势态的较大影响,所以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避开机械、强硬的做法,而应该采取对于处理景气变动所应有的“弹性、机动”的灵活性态度。
现实的经济中如果出现经济发展的内外条件比计划设想得更好的情况,那么计划中的各项目标将有可能在计划实施期间就达成。当然,在比计划预期更快实现增长的情况下,如果这种势态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且不妨碍将来的经济增长,那么就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好的要因,没有必要抑制其增长。要达成计划的目标,如后文中所述需要相当大的政策上的努力,的确高速经济增长也能够解决日本国内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过于激进的变化有可能会产生社会性的摩擦,而且持续的增长可能性也会伴随着危险性的产生。
在这一点上,计划在实施期间应该要经常进行与计划开始时经济状况的对比,对于比较的结果,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对计划进行再次探讨。以上就是计划制定的基本态度。[9]
(二)第2章:计划的课题
本部分主要对计划的主要目的、计划的目标进行了说明。
关于计划的主要目的,如前文所述,计划的终极目的是向显著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完全雇佣的方向迈进,因此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的极大化。为了实现该目的,计划中表明了扩充社会基础设施、引导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的合作、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缓和二元结构和确保社会安定这五大中心课题的必要性。五个中心课题的内容在前文中已做了详细说明。
计划的目标是按照计划目的所制定的方向,展现将来日本经济的姿态,并以具体数值将它表示出来。如表2-1中主要经济指标的基准是1956—1958年的平均值,目标年份的增长率在国民总生产上表现为2.67倍,年增长率为7.8%,人均国民收入略少,为基准年度的2.38倍。但需要说明的是,前3年9%增长率的目标设定在表中没有体现出来。
(三)第3章:目标年份的经济规模和结构
目标年的经济规模和结构主要从经济水平和增长率、经济结构、增长路径和问题点、计划期间的物价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经济水平和增长率
论及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指出目标年份(1970年)的国民总生产为26兆日元,相当于1960年的2倍,表明10年后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比现在西欧低一些的水平”。应该指出10年后的1970年“比现在西欧低一些的水平”是一个极为保守的目标。每年的经济状况随着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景气变动,经济增长不一定是以后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在计划期间会有曲折性变动的可能。并且,伴随着今后新劳动力供给的推移和生产力的提高,从相应的资本增加量的推移状况来看,计划的前半期增长率可能较高,后半期会出现稍微降低的现象。与当前扩充社会基础设施的状况相关联,出现了即使牺牲前半期某种程度的增长,也应该强化将来可扩张基础的议论,从当前雇佣层面的压力来看,应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把经济增长和强化基础两者并行来推进。这从整体上表明了比较积极的姿态。[10]
2.经济结构
本部分在预测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的供给结构、企业设备投资和政府社会资本投资的需求结构之外,还对就业结构、储蓄投资平衡、财政支出、国际收支进行了预测。以下将通过详细的图表和数据对经济结构进行逐层说明。
目标年份(1970年)的总供给的规模和构成如表2-3所示。
表2-3 供给结构[11] (1958年价格,单位:亿日元)
续表
注:括号内表示的是构成比。
表2-3反映了不同产业的国民收入中,相对于需求的收入弹性或生产力上的差异,第一产业(农、林、水产业)的增长率在基准年度为2.8%(最低值),第二产业的增长率(矿工业、建筑业)为9%(最高值)。第三产业中,商业、服务业等的增长率为8.2%,运输、通信、公益事业的增长率为8.8%。
从构成比来看,第一产业将从基准年度的18.8%减少到目标年份的10.1%。与此相反,第二产业将从基准年度的33.3%增加到目标年份的38.6%。这表明第二产业将扩大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轴。
与以上状况相对应的国民总支出的规模和构成如表2-4所示。
表2-4 需求结构[12] (1958年度价格,单位:亿日元)
续表
(www.daowen.com)
注:括号内反映的是GNE比例。
整体上看,总投资率在目标年份为31.9%,比基准年度略有提高。投资中约有一半是企业设备投资,预计投资中的行政投资和个人住宅投资将会增加,特别是为达到扩充社会基础设施的要求,预计行政投资也会以高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增长,且占国民总生产的比率将从基准年度的5.6%上升到目标年份的7.9%。关于个人住宅投资,在目标年份预计会达到9 926亿日元,相对于国民总生产的比例也会从基准年度的2%左右上升到目标年份的3.8%,基本接近于西欧国家的水平。而关于库存投资,通过改善流动机构等措施,预计在目标年份达到8 565亿日元,将占国民总生产的3.3%。[13]
关于消费,其对于“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不论怎样都落后于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今后供给力的增加,在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有必要增加消费支出,这对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来说是必不可缺的。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预计个人消费支出在10年后将超过15兆日元,预计其在国民总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1959年。政府消费在目标年份所占国民总支出的比例将会被控制在9.1%的水准。于是作为结果,目标年份(1970年)的总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会是67.2%。
接下来关于就业结构,其具体分布状况如表2-5。
表2-5 就业结构[14] (单位:万人)
注:①以国民收入统计的就业人员为基础;
②括号内表示的是构成比。
从1960年到1970年,非第一产业雇佣者规模增加了1 079万人,再加上作为交换补充的人数共增加了1969万人的需求。对此,学校毕业生将会提供1 703万人的劳动供给,其差额为266万人。这必然要求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243万人,以及从非第一产业的个人业主、家庭从业人员中转移出23万人,才能满足这一差额。另外,第一产业和非第一产业中的个人业主、家庭从业人员的数量,由于整体上劳动力的转移和退休情况的出现,即使会有若干新劳动力供给的补充,也不会改变其大量减少的状况。可以通过就业上的不同构成比例来看其就业结构,如表2-5所示,对应产业结构的变化,雇佣者的比例将从基准年度的46%大幅上升到66%,家庭就业人员的人数将从30%减至15%。与以上状况相对的,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将从24%上升到32%,第三产业(包含运输、通信、公益事业等)的就业人数将从36%上升到44%。
于是,预计整体上会出现就业人数比基准年度增加715万人、在目标年份达到4 869万人的结果。这与生产年龄人口的增加数(1 685万)人相比是比较少的,于是就业率(就业人数/生产年龄人口数)从基准年度的66.8%下降到目标年份的61.6%。这是伴随着一般收入水平的上升,低收入家庭中就业状况的缓和,升学率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充实,就业率较高的农、林、渔业的减少等原因所造成的。
下面主要介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各部分的平衡问题。如表2-6所示。
表2-6 储蓄投资平衡表[15] (1958年价格,单位:亿日元)
续表
注:本表的行政投资中国民经济计算上的转移支出部分不包含取得土地的费用。
首先,总储蓄和总投资具有相对应的关系,总投资中所占的民间和政府的企业设备投资比例约为53%。虽然,这与基准年度的超过60%的比例相比要小一些,但这一数值作为计划中充实社会资本的一个政策目标,期待着通过扩充社会基础设施带来产业投资的效率化。其结果表明,与社会基础设施相关的行政投资、个人住宅投资的比例从占基准年度的26%大幅增加到目标年份的37%。相应的投资需求和总储蓄的具体数值如表2-6所示。
关于涵盖资本损耗准备金和法人保留的企业储蓄比例,从基准年度的43.8%增加到47%以上,这表明政府期待企业向充实自身资本的方向努力。与此相对的,个人储蓄的比重虽稍微有些下降,但依然有33.1%,这可见其重要性。同时,个人储蓄率若伴随着今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出现大幅降低的情况,则有可能导致储蓄的不足,个人可处理收入的储蓄率有必要达到15%。另外,如果在计划实施的十年时间内,个人储蓄率持续急速上升,将不会产生储蓄额不足的情况,但也会产生消费需求相对减退的状况,从而造成需求和供给不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的概要如表2-7所示。
表2-7 财政收支状况[16] (1960年度价格,单位:亿日元)
续表
注:①1960年度的是预算数字。
②括号里的是1958年的数据。
如表2-7所示,目标年份的财政规模大约为5.5兆日元,租税和政府专卖利润和税外收入的比例大约为91%,依然占据政府收入的首位。在支出层面上,行政投资的比例从1960年的33.8%增加到目标年份的39%,这是符合经济整体要求而制定的计划。转账支出(包括生活保护费)等与现在所占的比例相比也有所增加。国际收支状况相关数值如表2-8所示。
表2-8 国际收支(汇兑基准)[17] (单位:亿美元)
注:各项实绩都是名目上的数值。
如表2-8所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目标年份产生2亿美元的黑字,这要求贸易收支的黑字有必要达到4.1亿美元。为了达成该目标,有必要以贸易结构高度化、改善企业体质、提高生产力以及振兴出口为背景,确保出口额达到84.9亿美元(按照汇兑基准,通关基准为93.2亿美元)。如果出口目标能够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等的进口将有可能达到80.8亿美元(按照汇兑基准,通关基准为98.9亿美元)。
关于个人的平衡,个人可处理收入总额预计为18兆日元,作为国民总生产的比例与基准年度基本保持相同。这表明个人收入总额的增加率大致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并行。消费支出的比例在强烈反映现状推移的情况下预计大约为可处理收入的80%,这是可能考虑的最低消费率,85%左右的消费率应该是可能的。其结果为个人储蓄率大约为15%,较全面地考虑到了投资、储蓄平衡,需求、供给平衡等要素之间的均衡。
最后需要言及的是目标年份产品生产量的状况。首先,矿工业生产量将会是1959年的3.16倍,其中矿业将是1959年的1.34倍,制造工业将是1959年的3.3倍。在制造工业内部,重化学工业的比例将从1959年的61%大幅度地增加到73%。目标年份的农业生产会是基准年度的1.45倍,其中的畜牧业产量显著增加3.16倍。与以上相对地,农耕、养蚕等产业大致是与现状相同的程度。在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进一步地促进了出口结构上的变化,目标年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为基准年度的3.7倍,特别是重化学工业品的全部出口比例达到了53.5%。另外,目标年份的进口额预计约为基准年度的3.2倍,其中食品和原材料的进口比例减少,矿物性燃料、制成品的比例将有所增加。进口结构也呈现出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相一致的变化。
3.增长路径和问题点
计划的目标显示,从195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来看,大约将达到7.2%,实际状况可能会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逐年发生变动。同时增长的类型也会在计划实施的期间发生变化。
预计今后数年间的经济增长将受到过去数年高速增长的强烈影响。由于库存的调整,即使会出现经济增长一时钝化的现象,但整体的基调是持续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可能性比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经济结构已具有充分打造经济高度化的可能性,与旺盛的设备投资相应,劳动供给在计划的前半期会非常丰富。并且,与先进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在至今为止的增长过程中虽缩小了一部分,但依然存在一些技术差距问题。因此,在今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有吸收先进技术的余地,同时当前所设想的高经济增长率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在维持这样高速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上,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是,如前文所述的扩充社会基础设施是否适合经济增长的需要。从这一点来看,要求计划中的行政投资率比1960年以后年均9%的增长率更高,其目的在于推进政府投资,并且对其的使用要求比以前更加重视效率主义。第二个问题是,数年来与经济整体的增长率相对的消费的滞后。消费的相对滞后是与设备投资旺盛状态相反的一方面,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会出现供给过剩、设备过剩,并带来经济增长钝化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考虑适当地刺激消费需求。第三个问题是,作为外因的海外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动向。至今为止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贸易额顺利增长,交易条件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将来会如何推移,还有许多未知的地方。不管怎样,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必须强化的,政府也期待各产业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关于今后经济发展的条件,比以上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计划实施期间劳动力供给方式的转变。即新雇佣劳动力的供给从1963年到1967年期间非常丰富,其后预期会出现大幅度减少的状况。从这一点来看,计划的前半期在高速增长的影响下,出现了某种程度上对不完全就业的改善,以及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部门向第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的状况。预测在计划实施的后半期,农村人口的流出仍然会继续,但伴随经济增长,劳动市场会出现压力进一步加大的问题。作为结果,需求层面的消费需求将成为主要基调,在强调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供给力层面,特别是在劳动力质和量的供给上,有可能产生制约增长的要因。并且通过这个过程,有可能消除经济结构底层存在的低工资雇佣的状况。因此,工资差距会随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有可能自然消除。[18]
另外,这一倾向表明要提高企业的资本装备率,有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对抗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显得更加必要。这也意味着向高工资、高水平雇佣的经济状况转移。并且这也意味着,至今为止存在于大企业中巨大的资本需求和中小企业中可以低工资进行雇佣的两极并存的状况会发生变化,朝着中小企业中资本需求变大的方向发展。计划期间这种经济基调的变化是在实施计划之际必须考虑的状况。
这种情况对国际贸易层面也会产生影响。也就是在计划的前半期,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依然是以中小企业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计划的后半期,随着世界贸易结构的高度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日本贸易结构的高度化发展。在此,为确保出口市场,有必要创造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结构改革的条件,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对应以上计划期间经济基调的变化,推进前述的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此期间不同产业的成果和雇佣以及与生产力的关系如表2-9所示。
表2-9 劳动生产率、就业者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从基准年度开始)[19] (单位:%)
注:全部产业的所占比例是在考虑不同产业所占比例的基础上计算而得。
如表2-9所示,从整体上看,与增加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相比,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的经济增长更大。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最高,雇佣增加率也最高。与此相反,第一产业的增长率最低,并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雇佣也大幅度地减少,其减少的部分被第二、第三产业所吸收。作为结果,不同产业的生产力大致体现的是相同程度的增长情况,并且相对的劳动生产率从第一产业来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是因为在计划实施期间,日本经济推动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高度化相结合形式的结构变革的原因。
4.计划期间的物价问题
计划的目标意味着在实质价格上实现国民经济规模的倍增,在此期间如果出现物价水平的上升,那么名目价格上将实现倍增以上的目标。
计划中采用1958年的价格作为计算价格,假定计划实施期间没有综合性的物价变动,如前文所述,总供给和总需求最终达到均衡,能够长期维持物价水平的稳定。维持稳定的物价是该计划整体顺利实施的不可欠缺的条件。但是,在增长的过程中景气变动并不是完全没有的,日本经济受海外景气变动左右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很难消除短期的物价变动。同时,顺应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变化,资本、劳动的供给关系也发生变化,所以个别财物和服务也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形成价格的诸要素中,劳动成本从长期的劳动需求和供给状况来看,上升压力会逐步加强。这预示着日本经济发展中多年来未能解决的低工资和二重结构的问题能够被消除。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后的产业尤其是成本中劳务费用比例较高的部门中,作为抑制价格上升的要因——“提高资本装备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被重视。
但是,没有竞争替代关系、在提高生产力上也有界限的服务业可能会出现价格的上升。并且,由于现行的公共费用、资源的合理分配或经济的正常循环都有被歪曲的一面,所以从长期的观点来看,有必要纠正以促使企业的经营价格合理化。在价格上升倾向的另一方面,由于提高生产力的余地比较大,“量产体制”会给产品和耐久消费品带来价格降低的可能性。还有配给、流通结构的合理化,推进效率化的过程也会抑制消费者物价的上升,并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从海外进口的便宜商品必然会冲击国内商品的价格。当然,在计划实施期间,由于服务费等向较高水平的发达国家的物价体系逐步靠近,预测会出现部分物价上升的状况,因此有必要尽最大努力以控制整体的物价水平。
维持稳定的物价是实现计划不可欠缺的条件,所以有必要采取合适的物价对策,例如,在出现独占行为带来价格的不正当上升时有必要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立场通过采取行政手段实施对策。对于因短期的景气变动带来的物价变化,主要通过采取合适的财政金融政策尽可能地缩小其增长幅度。[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