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瞄准重点,加速项目建设推进

瞄准重点,加速项目建设推进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定年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方案》,建立重点项目库。每年遴选一批投资额5亿元以上、10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龙头引领、关键节点示范项目,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责任清单。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放手发展,对重点纳税企业实行税额包干制,超额部分实行返还制度,支持企业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

瞄准重点,加速项目建设推进

1.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兰白、河西走廊、陇东南”三大经济区的先进制造业绿色空间布局框架,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区域特色产业相互补充、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兰白地区发挥创新引领核心作用,建设绿色工业创新示范区;河西走廊经济区以新能源消纳为主,推进新能源装备、新材料发展;陇东南经济区以装备制造为主,加快推进电子、电工电器等装备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加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聚集发展的重要平台。

2.实施创新引领。全面落实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创新动力资源,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依照国务院对兰州新区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孵化平台,加大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争取设立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创新,支持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业态,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应用,促进企业研发、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再造,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制造。

3.推进智能制造工程。研究制订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培育系统集成、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遴选若干试点示范项目,加大装备、电子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推广力度。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两类应用,细化方案措施。大力发展工业大数据,加快建设和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贯彻落实好工信部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网络化改造、平台体系、安全体系、IPv6等集成创新应用。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遴选若干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开展试点。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开展省内企业“上云”行动,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进工艺经验的程序化、工业知识显性化和工业智能的云计算化。

4.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制定《推进工业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专项行动计划》,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强化对先进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每年针对企业反映出需要各级各部门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列出行业和企业问题清单,制定目标责任,精准对接。制定年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方案》,建立重点项目库。每年遴选一批投资额5亿元以上、10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龙头引领、关键节点示范项目,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责任清单。从项目前期、开工、资金、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www.daowen.com)

5.引导产业协调发展。强化与央企对接,加快央企合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央企在甘项目加快落地实施。进一步引导国有企业主动“扛责任、扛任务、扛指标”,对完不成任务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由省政府国资委或省政府领导约谈,必要时可予问责。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放手发展,对重点纳税企业实行税额包干制,超额部分实行返还制度,支持企业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产业基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增投资、上项目、扩规模,围绕产业协作配套,以担保增信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6.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争取在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无人机、核产业、绿色制造、新能源消纳、重离子装备及应用等方面开展多领域的产业合作,协调推进签约在建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定点招商、精准招商,瞄准世界五百强和国内外重点企业的产业和项目,通过对接改造、嫁接,参与我省产业和项目建设,鼓励我省企业采取股权转让、相互持股、合资合作、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推进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谋划实施跨省间双方或多方合作“共建园区”,积极参与“飞地经济产业园”,引进发达地区外向型企业落户甘肃各类开发区,推动异地扩能、产业链延伸,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