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战略定位:在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辐射南亚、中东、澳洲等区域;向北与中欧(渝新欧、兰州号)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的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区,通过国际合作打造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国际贸易物流通道。
秉承“开放包容、创新实践、协同联动、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下,与重庆、广西、贵州共同推进南向通道建设,并重点采取如下对策:
1.做好中新南向通道建设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重庆、广西、贵州沟通衔接,共同委托国内权威机构开展《中新南向通道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做好我省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汇总、提交及资金筹措和人员配合工作,争取在规划中突显甘肃省在中新南向通道中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2.完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依托兰渝、陇海、兰新、包兰、青藏线等国家铁路及省内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兰州—重庆、兰州—成都、延安—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九寨沟和欧亚大陆桥通道,拓展提升我省物流枢纽节点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以及所需的公路、铁路、港口、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动“铁、公、空、海”等多种物流方式的无缝衔接。
3.推进通道和枢纽经济发展。构建“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产业战略布局(兰州物流中心,天水、平〔凉〕庆〔阳〕、金〔昌〕武〔威〕、酒〔泉〕嘉〔峪关〕物流枢纽,张掖、陇南、定西、临夏、甘南物流节点)。加快建设兰州、武威、天水国际陆港和兰州、敦煌、嘉峪关国际空港,在陇南、定西(岷县)、白银等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库。进一步强化航空货运能力。
4.推进南向通道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做好南向通道班列组织协调发运工作,制定南向通道货运班列物流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突出我省特色产品产业优势,强化冷链物流,加密冷链班列,补齐班列发运场站配套服务设施短板,打造辐射西北的热带水果、水产品等货物分拨集散中心。争取中国铁路总公司支持,按照运输成本价格给予兰州—重庆—钦州港南向通道班列的运价政策。争取兰渝铁路年内加开动车组。
5.打造南向通道省级物流平台。市场化整合有关物流企业,组建省级物流平台公司。利用兰州、武威、天水国际陆港集散分拨、中转枢纽的功能和优势,打造“内引外联”的国际贸易平台。支持兰州国际陆港继续组织发运中新南向国际货运试验班列,增加班列发运频次,积极与重庆、广西等省区市合作,进行多品种货源测试,掌握发运规律,实现关口畅通,共同推进中新南向通道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www.daowen.com)
6.推进口岸“三互”大通关建设。深化关检“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推进一站式作业、一体化通关,在兰州铁路口岸创建关检合作示范区,为对外贸易提供便利化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持推动南向铁海联运、国际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创新协同监管制度,压缩口岸货物通关时间。
7.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整合关检口岸申报系统,建设口岸“单一窗口”,实现“一点接入、联合审批、统一反馈”。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主导的“单一窗口”建设,规范对“单一窗口”的申报数据管理,支持企业通过“单一窗口”申报。
8.加强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建设。实现渝桂黔陇四省区市检验检疫部门间“通报、通检、通放”。通过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实现一次申报、全口径进出境货物数据信息共享。对负面清单以外进出口货物实施“出口直放、进口直通”制度。除废物原料、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大宗散装货物外,实施“进境口岸检疫、境内全程监控、出境直接核放”的监管模式,实现全流程可控化监管。
9.推动进境指定口岸建设。打造特色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指导建成中川机场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航空指定口岸以及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肉类指定查验场,利用国检试验区创新平台开展先行先试,指导建好武威进境木材监管区;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建设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粮食和进口整车铁路指定口岸。
10.加强基础通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4G网络、光纤网络和光纤到户等工作,进一步优化省内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科学规划提升丝绸之路信息港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我省信息通信基础支撑能力。整合目前省内大数据资源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大数据中心,建立区域性国际数据交易中心、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2018年完成兰州新区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设工作,力争2020年国内互联网交换节点落户甘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