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展战略方向:循环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的新经济模式

发展战略方向:循环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的新经济模式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农业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在大中城市郊区引导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发展战略方向:循环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的新经济模式

循环农业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定要切实把握发展循环农业的方向和关键环节,推动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梯级利用、粗放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应科学把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

1.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目前重增长轻发展、重生产轻环境、重数量轻质量的思路,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的角度,用循环农业的理念指导农业生产,摒弃依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2.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农村脏乱差,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路子。

3.在发展功能上,要拓展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延伸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功能,拓展发展领域;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同时,在大中城市郊区引导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4.在发展途径上,要由粗放型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耕地、草原、生物资源,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www.daowen.com)

5.在发展的政策法规上,要逐步建立相关限制性法规和生态补偿性政策体系。在敏感地区,要出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法规和标准,规范农业生产活动,引导农民采取循环农业技术;对农作物秸秆利用、畜禽粪便处理、配方施肥等重大农业技术,要采取财政补贴制度;对从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企业,要给予税收贷款方面的优惠;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护农业资源稀缺利用,加大对环境成本核算力度等。

6.在发展规划上,要在科学分析和全面调研基础上,总结适宜不同类型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按照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优先在高度集约农区、生态脆弱地区、重要水源地开展循环农业建设。

7.在投入保障上,要制定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发挥政府的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循环农业建设的积极性。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要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技术补贴机制和绿色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为切入点,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投人保障体系。

8.在工作机制上,要在工作方式上,要实现由行政指挥向项目调动、市场引导转变,通过分类指导、典型带动,推进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构建农民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为依托,把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循环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灵活高效的农技协作机制,为农民提供从生产资料供应、技术培训到产品经销一体化的服务,提高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