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点领域:应急物资体系加强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合作

重点领域:应急物资体系加强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合作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提高应急处置效能。继续加强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合作,加快兰州理工大学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强化国防特色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和科研平台建设,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军工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重点领域:应急物资体系加强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合作

1.加强基础领域统筹,促进资源军民共享。广泛开展军民合建共用基础设施,推动军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合作使用。整合军地综合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网络和人工影响天气等资源,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应急气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军地测绘地理信息协调机制,促进军地测绘地理信息标准通用化,合力推动地理空间信息开发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定位基础设施和位置数据共享。加快建设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边防体系,维护边境安全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马鬃山口岸复关。

2.加强产业领域统筹,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加快推进核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军工电子、特种化工、应急产业、生物医药和军工服务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兰州航空航天军民结合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兰州航空航天产业链。推进天水军民通讯维修保障服务基地建设,鼓励民品生产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组建产业联盟,建立军民融合新材料创新新体系。引导中央在甘军工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推动国防军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3.加强科技领域统筹,推进军民协同创新。统筹民用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推动军工单位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建共用军民两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工程中心等科研设施。推进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和孵化平台建设,建立全省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对面向众创空间开放共享的专用设备、实验室等军工设施,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服务绩效探索建立后补助机制,促进军民创新资源融合共享。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和配套企业等各类主体建立军民融合创新联盟,加快军民融合知识产权、政策咨询、技术咨询等中介机构发展。

4.加强社会服务统筹,提高军队保障社会化水平。着眼优化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社会服务资源,推动军队由自主服务、自我保障向购买服务和依托社会保障转变。深化军队住房保障改革,加大军人安置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将复转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优先保障,逐步实现军人信息供应社会化、管理物业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将营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纳入城市(镇)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军粮综合应急保障基地、成品粮油应急配送示范中心。(www.daowen.com)

5.加强应急和公共安全统筹,提高军地协同应对能力。积极适应国防动员职能使命的新拓展、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和应急保障的新要求,推进国防动员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按照建用一致原则,科学确定应战应急力量的建设种类和数量,加强“一专多能”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开展相关救援知识技能培训、技术研究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建立全省国防动员与突发事件应对相统一的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将国防动员和突发事件应对潜力调查数据纳入全省统计部门的年度调查范围,实现数据信息同步调查、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实现潜力数据的资源共享。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提高应急处置效能。

6.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打好国防建设及战备工作的社会基础。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要加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师资源建设,促进军队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融合。挖掘运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有计划地把部队急需的地方专家、高技术人才编入部队人才库,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引导高层次人才加入民兵预备役。继续加强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合作,加快兰州理工大学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强化国防特色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和科研平台建设,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军工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