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清洁生产。在未来一段时间,甘肃省的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仍将集中在一些传统支柱产业(如有色、石化、煤炭、化工等)。大力清洁生产产业,围绕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以原料替代、工艺改进、设备更新、过程控制、废物回用、产品调整为主要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2.将科技创新与发展清洁生产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清洁生产产业是强化企业全过程污染减排的内部驱动力。但是,目前甘肃省的大多数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老化陈旧,导致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治理成本高。清洁生产不是单纯地削减污染物,而是使企业采取加强环境管理、科学进行物料平衡、提升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减排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产业,能从本质上驱动企业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在重点行业中实施清洁生产工程。甘肃省在推行可持续清洁生产工作中,一是推行煤炭清洁高效生产。二是实施重金属污染物消减工程。重点在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推广低汞或无汞工艺;在铅锌冶炼行业推广烟气脱汞及资源化技术;在再生铅、铅锌冶炼等行业实施低温连续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改造;在涂料行业推广无铅工艺;在皮革行业推广低铬循环和无铬鞣制技术;在铬盐行业推广铬铁碱溶纯氧氧化、气动流化塔式连续液相氧化等技术;在水泥行业推广无铬耐火材料;在铜铅锌采选冶炼行业,推广含砷废水生物制剂处理技术。三是加强工业节水管理。
4.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方针。要努力提高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深入推进尾矿渣、冶炼渣及尘泥、化工废渣、煤电固废等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重点对治炼渣、治金尘泥、化工废渣、尾矿渣、废石、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产生量大、难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加大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力度,推广有色金属冶炼废渣提取高值组分及整体利用,推进利用脱硫石膏制备高强石音粉、高档装饰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及污泥示范项目建设;实施余热余压回收、中水回用、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化改造工程,促进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支持原生、共生稀贵金属矿物的综合提取及高效分离提纯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难采选矿、低品位和选矿和富集技术,提升废弃物等资源回收分选回用和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开拓,延长矿山服务年限。(www.daowen.com)
5.加快清洁生产的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进行清洁生产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的科研攻关,将清洁生产共性技术、通用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科技项目中优先安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联合攻关·广泛开展与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及有关国家和地区在清洁生产领域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尽快出台不同行业的清洁生产相关技术标准、审核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技术性文件,定期发布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加强对企业清洁生产实践的技术指导。
6.促进农业清洁生产要有新对策。要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支持农、林、牧、渔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产业共生体系, 促进现代农业向“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发展。近年来, 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如在适宜地区试行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种养联动等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 其中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集种、养、沼气生产为一体, 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产绿色农产品、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一举多得,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7.加强第三产业的清洁生产也势在必行。要结合全省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在总结前期第三产业清洁生产的成果基础上,针对城市化率较高的兰州市、天水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等地,研究服务业清洁生产的内涵、实施程序和范围,制定服务业清洁生产的标准和审核指南,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本项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扩大第三产业推行清洁生产范围。一是重点行业全面推行,如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餐饮业、宾馆、酒店等、旅游、娱乐、公共建筑等。二是一般行业抓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推行清洁生产。三是其他行业、企业,如消耗很小、污染很小或无污染的企业可按自愿协议方式推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