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问题:是否存在不平等?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问题:是否存在不平等?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认为,当前市场秩序建设的要害仍然是不同所有制成分的不平等竞争问题,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内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竞争,这是阻碍私营经济继续繁荣发展的根本问题。两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改革任务仍然是紧迫和艰巨的,关键是市场秩序的完善要建立在对不平等竞争现象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问题:是否存在不平等?

关于市场秩序,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不同经济成分企业的平等竞争问题,这的确是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既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与公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市场经济依靠平等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如果不同经济成分之间不能在法律地位上平等,政策待遇上平等,发展机会上平等,市场经济的效率机制就会大打折扣。改革开放40年来,从计划经济时代意识形态驱动的所有制歧视,经历了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多种所有制成分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观念跃迁。所有制歧视已经从理论到实践被基本清除。但是实践效果如何,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认为,当前市场秩序建设的要害仍然是不同所有制成分的不平等竞争问题,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内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竞争,这是阻碍私营经济继续繁荣发展的根本问题。笔者的观察与此不同:尽管市场经济秩序还很不完善,竞争中的不平等现象的确普遍存在,但是市场环境对于公、私经济已经不再有一边倒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倾向性,在有些环节政策环境可能对国有经济更加有利,而在另一些环节也可能对私营经济更加有利。总体上制度环境对谁有利,这不能根据个别案例,或者局部现象作出判断,而只能根据更加完整的统计数据,更加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宏观层面予以把握。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4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好。其间大概经历三个阶段:(1)改革开放之初,民营经济从无到有艰难起步。这一阶段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规模很小,但活力无限。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公有制经济对市场机制的不适应,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本身就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最大利好,极大地加快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90年代以来的黄金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国有经济实行“抓大放小”改革方针,城乡集体经济加快“改制”步伐,为私营经济腾出更大发展空间。私营经济在小规模生产、小规模经营领域相对于公有经济的环境优势与竞争优势双双确立。在此期间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也向私营经济、港澳台资本与外商投资打开门户,非公有制经济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一部分私人资本抓住机会,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出现漏洞的机会,迅速扩张。(3)21世纪进入平等竞争期。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国有经济在改革与竞争中浴火重生,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民间资本的大规模积累,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尤其是向大规模生产、经营领域渗透与扩张的欲望更加强烈。两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www.daowen.com)

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内私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是否有利,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本身。40年来,我国私营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超常规的发展,其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的扩张为全世界各国的私营企业难以企及。说这样的发展是在自始至终受歧视、被打压的不利环境下取得的,逻辑上很难成立。这样说,是否就不需要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完善了呢?当然不是。改革任务仍然是紧迫和艰巨的,关键是市场秩序的完善要建立在对不平等竞争现象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