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所以必须建立包括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对大量复杂信息进行综合。健康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必须是合乎人性的、经济上可行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并且能够提供合乎社会和人类需求服务功能的系统。对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生态学范畴、经济范畴、社会伦理范畴。这三个方面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生态学范畴
生态学对宏观、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有重要作用。比如,全球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研究必须考虑男女比例问题、生育问题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对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分析,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问题有时候也必须关注,如纺织企业女工过多、矿山企业女工过少等也影响到生态系统健康。
2.经济范畴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终究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经济社会中的组织(如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必定本身就有重要的经济功能,系统必须有足够的抗干扰和自我恢复能力,以保证其功能的实现,完成其组织系统经济目标。所以,从经济角度评价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社会伦理范畴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人具有社会性和伦理规范。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必须从社会伦理范畴评价其健康状况。系统首先必须是合乎人伦,有利于人类持续繁衍和发展的。比如,对同性恋组织系统是否健康就值得商榷。
(二)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思路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的合理评价需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展开;定性研究主要是解决评价健康的初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而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数据的收集,从量化角度引进一些评价方法,提出评判标准的次级指标,并通过相应模型的数据处理,判断某个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1.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应该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分析主要是参照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衡量一般生态系统健康的8个标准,分别是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管理选择、外部输入减少、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及人类健康影响等。在分析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访谈、问卷等质性研究方法,提出适合于评价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的定性分析标准,建立初级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需要对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应注意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尽量减小分析量,筛选出能把握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操作过程要特别注意如何科学地量化各指标的权重及减少主观性,从而避免造成最终结果的较大误差。
最后,通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把多个原始指标减少为有代表意义的少数几个指标,以使原始指标能更集中、更典型地表明研究对象特征。对选定的初级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合并那些带有重复信息的指标,最终形成一套全面性的、相互独立的、代表性强的、可测量的指标体系。
2.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在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指标评价方法中,引入多元统计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统计计算,并得出综合评价值。硬指标通过数据采集得出,而软指标采用德尔菲(Delphi)法、专家访谈法取得。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用精练的数学模型将“健康”这一抽象指标具体化为数字描述的定量评价或排序。我们拟采用一个对经济系统(行业、若干个或一组样本企业)的评价和排序的通用模型进行评价。该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Y为“健康指数”,即总评分;xj为单项指标实际值;zj为单项指标目标值(行业标准值、最大值、平均值);rj是单项指标在该层次下的权重;Wi是子系统权重;j是各子系统的指标;i是评价要素(子系统);m是评价要素(子系统)的个数;k是子系统的指标个数。如果将zj设为单项指标的标准值(平均值),将样本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某一指标值与该指标标准值相比,可知样本系统与标准值的差距和位置:Xj/Zw。分析样本系统的数据及所收集的其他样本系统的数据,可以寻找出某一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的不足,在客观上起到“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诊断、评价”的作用。
上述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需做大量长时间的实地调研研究。虽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具体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研究思路还需进一步修正,为以后我们研究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健康提供好的思路。
[1][美]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李志坚,颜爱民,徐晓飞.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研究[J].矿业工程,2008(3):124-128.(www.daowen.com)
[3]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梁嘉骅,范建平,李常洪.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人文出版分社,2005.
[5]许国志,顾基发,车宏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张睿,钱省三.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及其生态特性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1):45-50.
[7]颜爱民.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8):167-170.
[8]马海虎,王琦,柯强,等.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生态环境,2008(10):131-135.
[9]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M].梁峻,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0]杜国柱,王博涛.商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34-38.
[11]颜爱民,李志坚,徐晓飞.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研究[J].矿业工程,2008(3):124-128.
[12]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09.
[13]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余爱华.Logistic模型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3.
[15]余爱华,宋丁全.用改进单纯形法进行的Logistic模型拟合及预测——以耐用消费品社会拥有量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2):8-11.
[16]吴利华,郑垂勇,神经网络模型对城市人才资源总量的预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8):100-102.
[17]田秀华,聂清凯,夏健明,等,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互动关系模型构建研究[J].南方经济,2006(4):50-56.
[18]张睿,钱省三,高臻.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企业竞争模型[J].系统工程,2008,26(2):116-119.
[19]邓强.人力资本配置系统研究——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动态分析[J].山东经济,2009,25(4):67-72.
[20]梁仁君,物种对资源竞争的动力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