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总体优势当然明显,但主要体现在高端酒店尤其是超豪华酒店上,实际上国内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本土公司拥有的高端品牌(如锦江、建国、金陵、开元等)也已具有相当知名度。在中档酒店方面,国内本土公司的管理能力其实已基本具备了与国际公司相抗衡的实力,只是没有实现大规模连锁以及没有出现有相当影响力的品牌。在经济型酒店方面,国内公司的连锁品牌已具有相对优势。因此,不一定非要找一家国际公司不可,国内的本土公司及其品牌完全可供选择。
酒店投资方在选择酒店品牌时,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权衡、全面考虑,尤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国内外设计标准与规范差异。
已经系列化的国际品牌并不是按照我国的评星标准设置的,它是全球化的产物。其系列品牌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档次上,而且体现在适应不同的客人群体上,体现在风格上。尽管可以在品牌和星级之间大体作一个对照,但也只是“大体”而已。如Marriott的“里兹-卡尔顿”“JW万豪”“万豪”“万丽”在国内通常都挂五星,但因对应的主要客源有差别,其配置、风格和豪华程度也有差别。有些国际品牌如Marriott的“万怡”、Starwood的“福朋”,在国内大体上挂四星,国际上属中档酒店,其建造标准与我国的五星级有一定差距。如果选择了这类品牌,又希望评到五星,弥合两者的差距很困难。如果硬往五星上靠,“万怡”也许做成了“万豪”,“福朋”可能做成了“喜来登”,而品牌档次和风格的混淆是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不愿意看到的,尤其在同一区域内。(www.daowen.com)
② 市场适应性问题。国际品牌对酒店功能配置和酒店风格规定严格,国际化程度高,但有时也不够灵活,有水土不服的弱点。尤其在一些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本地客人多)、地域特征明显的地方,国际品牌的标准与当地市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会更大一点。业主方更关心和了解市场,但管理公司为坚持品牌标准也很难让步。利润当然是双方共同的利益,但承受的压力毕竟不同。对业主方来说,投资回报和还贷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无论如何含糊不得。此时本土的国内酒店管理公司较为灵活和适应性较强的优点就可能得以发挥。
当然也有业主方与国际公司经协商取得平衡和妥协的例子。浙江温州的福朋-喜来登酒店就是其中一例。业主方认为该酒店主要靠当地消费,尤其要考虑当地“温商”的喜好,但又不能过于“随波逐流”,要有一点“国际品位”,希望找一家国际公司管理,最终成功与“喜达屋”签了约。由于温州已有一个“喜来登”,管理公司只能给“福朋”品牌。经权衡业主方接受“福朋”,但在技术深化时产生了不同意见,一是功能布局、空间效果、机电设计需有一些调整,如管理公司要求游泳池从四层移至五层、大堂要求挑空等,但当时建筑主体与泳池结构均已完成,改造工程不小;二是内装设计风格问题,“福朋”较为简约和时尚,而当地温商喜欢欧式。由于双方均有诚意,多次磋商后各有让步,终于达成了一致,合同得以继续执行。
③ 投资增加的问题。国内品牌酒店只需符合我国的设计规范即可,而国际品牌酒店,除需符合我国规范外,还需符合其建造标准,此类标准的基础通常是该公司所在国的规范,以美国规范居多,很多地方高于我国现行规范和国内品牌酒店的建造标准。在设计公司、各种专业顾问的选择和要求方面、各类设备、材料和制成品的品牌和质量要求方面,国际公司都会有很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大多有利于酒店品质的提高,但建造费用会有明显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