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地关系与生产能力的相互作用

人地关系与生产能力的相互作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壤的贫瘠和生产工具的落后注定了传统时期夏侯村有着紧张的人地关系和低下的生产能力;同时人口规模较大、土地集中程度高更加剧了人地矛盾。本部分将集中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人地关系与生产能力。传统时期夏侯村人地关系中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中农及中农以上成分的家庭可以单纯依靠农业生产维持温饱,下中农、贫农和雇农必须外出做工、经商、讨饭才能维持生存。

土壤的贫瘠和生产工具的落后注定了传统时期夏侯村有着紧张的人地关系和低下的生产能力;同时人口规模较大、土地集中程度高更加剧了人地矛盾。本部分将集中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人地关系与生产能力。

一、 土地占有极度不均

(一) 户均人口差异大

由于传统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之后,自然灾害加剧、战争频发,夏侯村出现了大量逃荒、避难情况;人口流动性强、寿命不稳定,且出现大量因战、因灾导致的失联人口,使得夏侯村人口统计十分困难,出现了村民只记“约数”,不能“精确”的情况。综合村中各宗族老人的回忆:1949年前后,夏侯村共有约160户计920口人,户均5.75人。1941—1947年期间,村中人口很少,常住人口只有300—400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有外出逃荒、避难的经历。随着时局的稳定,大部分村民于1947—1949年间陆续返乡,人口变动很大。1949年左右,孙氏族人共计约350人50户,户均7人;人口最多的家庭是大地主孙长祚家,有20人;人口最少的如孙存德家,无儿无女,只有夫妇两人。王氏宗族约150人,25户,户均约6人。康氏宗族约160人,35户,户均约4.57人。闫氏宗族约140人,30户,户均约4.66人。杨氏宗族约100人,17户,户均约5.88人。山东赵氏1户,人口6人,于1948年逃荒至山西稷山县,至今未归,故不列入统计。封丘黄德镇王氏1户,5人。李淳于村李氏1户,10人。辛安店张氏1户,5人。1948年冬,夏侯村进入“第二次土地改革”时期,村中共评选出8户地主,分别是孙长祚、孙长兴、康轩、王廷松、王廷相、王井善、闫金中和杨建华。据《封丘县志》记载:“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于自然灾害较多,人口减少到149395人。1949年全县总人口327392人,其中男性158664人,女性168728人,女性多于男性。”《封丘县志》中并没有关于1949年前户数的统计及人口变化的原因描述。可见1949年前,由于战争和时局的不稳,政府并没有做精确的人口普查,直到1953年才出现第一次人口普查。

(二) 土地类型单一

夏侯村地处华北平原地区,村中土地为清一色的平原旱地。现如今有1804亩耕地,与1949年前相当。虽然如今住宅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和文岩十支排渠的修建占用一部分耕地,总体而言耕田面积不变。

虽然都为平原旱地,但是村民根据土地的性质和土地的产量将土地分为好地和孬地。好地是指粮食产量较高的土地,具体包括菜地、沙土地(含沙量低的)、黄土地和极少一部分黑土地,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5%左右。孬地包括内涝地、碱场地、沙土地、硬地和淤地,约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5%(具体情况如表2-3所示)。

(三)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传统时期夏侯村有920口人,1800亩耕地,人均耕地1.96亩,在土地质量普遍低下、亩产普遍较低的传统时期,人地关系总体呈现高度紧张的状态。大部分村民不能单纯依靠土地为生,必须通过做工、做买卖、乞讨、出卖手艺等方式维持生存。传统时期夏侯村人地关系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人均占有不均,土地高度集中。据村民回忆,传统时期夏侯村8个地主家庭共约95人,就占有了全村约1090亩的耕地,且几乎涵盖村中所有的好地;其余825口人,仅占有710亩耕地,土地集中程度非常高。具体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耕地占有情况

  *数据为约数。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其二,中农以上能果腹,中农以下需做工。传统时期夏侯村人地关系中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中农及中农以上成分的家庭可以单纯依靠农业生产维持温饱,下中农、贫农和雇农必须外出做工、经商、讨饭才能维持生存。具体情况如表3-2所示。

表3-2 传统时期夏侯村部分家户及其谋生手段

续表

  *包括3个女儿。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其三,地主、富农有雇工。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地主和富农都有雇工,用村民的话就是“有剥削量,所以才被评为地主、富农”。传统时期夏侯村地主、富农雇工情况如表3-3所示。

表3-3 传统时期夏侯村地主、富农雇工情况表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二、 生产能力差异大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的生产能力与农户土地占有类似,总体呈现出差异大的特点。生产能力的差异可以体现在劳动力差异和劳动工具差异两个方面。其中在劳动力方面,年龄、性别、家户、技能和体能都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劳动工具的户际差异也较为明显:中农以上农户家中有完备的大型和小型劳动工具,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农及其以下成分的农户,必须通过频率很高的借用、搿犋等行为才能顺利完成农业生产。

(一) 劳动力差异

劳动力是传统农耕文明中发家致富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夏侯村并没有体现出“劳动发家致富”的基本特征,而是出现了“生活好不好,关键看祖先”的情况:祖上遗留的土地、财产多的,生活就好;祖上没有遗留或遗产较少的,即使一天到晚辛勤劳动,也吃不饱饭。总体而言,传统时期夏侯村劳动力并不值钱。本部分将从劳动力标准、概况、技能缺失、体能差距四个方面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劳动力形态。

1. 年龄差异

传统时期夏侯村认为男孩子只要达到15岁就可成家立业,结婚成家之后就是一个完整的成年劳动力。男人只要可以劳动,就会一直劳动,直到重病、残疾、卧床不起。可以说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劳动力是“下至15(岁),上不封顶”。

传统时期,成年男性都被认为是劳动力,都要参加劳动,不能劳动的成年男性,除上学的学生外,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百无一用的“废人”。不能劳动的情况有先天残疾的(如小儿麻痹等重病),抽大烟的,懒汉(故意不劳动,家人劝阻无效的),缺心眼的(啥都不会,啥都干不成),傻子(先天智力障碍),行好没作恶大的(特指那些干事成本极高的,例如本来收100斤麦子,由于其浪费、没有正形,浪费了七八十斤,家人就不让这些人干活了)。

传统时期的夏侯村,即使未满15岁,只要有独立活动能力,无论男女都会干活,但是不被认为是劳动力。会干活、能干活且愿意帮助家人干活的孩子被认为是懂事的好孩子,会被大家赞扬,称为孩子的榜样;不愿意干活、贪玩或者干不成活的孩子会被批评,但不会被责备,更不会被体罚。干活过程中失手损坏了工具、打人、伤了人或对别人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孩子会被打一顿,并受到严厉的惩罚。小男孩们的劳动内容包括割草、挑水、喂牲口、砍柴、捡麦穗、养鸡养鸭等。如果是手艺人家的男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父亲传授的手艺,如木匠的孩子从小学习木工活,铁匠的孩子从小学习打铁,编草席的从小练习编织技术等。小女孩们的劳动内容包括割草、捡麦穗、喂牲口、喂鸡喂鸭、洗衣服、干针线活儿、纺花织布、扫地等。如果家中有弟弟,且小女孩儿已经五六岁以上,就要承担起带孩子的工作。手艺人家中的技能一般不传给女孩子,是为“传男不传女”,但如果是擅长纺织裁缝等手艺,也会将技能传给女儿。

2. 男女差异

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妇女都是裹脚的,用村民的话描述:“走路都困难,站都站不稳,根本不能下地干活。”所以妇女所从事的工作一般是照顾家庭,具体包括洗衣、做饭、带孩子、纺花织布、缝补衣物、喂鸡喂鸭、照顾老人等家务活。在农忙时期,男子将玉米大豆、高粱等秋收作物带回家后,妇女也会帮着干些拔穗、脱粒、晾晒等劳动量不大的工作。传统时期不裹脚能干活的女人很少,据村民回忆:只有一个寡妇,大家都叫她“麻氏奶”,因为丈夫走得早,只剩下她一个人。她从小脚大,再加上丈夫一走,她也不裹脚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自己下地干活。“麻氏奶”力气大,手脚麻利,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比一般男的还厉害。

3. 家户差异

传统时期夏侯村总体来讲“不缺劳动力,缺土地”,用村民的话说是“能干活的多,有活干的人少”。“七七事变”之后,时局不稳,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讨饭、逃荒,许多人为逃避抓兵、当壮丁也纷纷逃离村庄,能干活的人就变少了。1947年之后,时局稳定,外出逃荒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返乡,劳动力资源又重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总体来讲,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劳动力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家庭条件越好,劳动力越多(具体情况如表3-4所示)。(www.daowen.com)

表3-4 传统时期夏侯村家庭条件与劳动力数量情况对比

续表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其二,家庭条件差,劳动力多,就要择优留下、多余送出。传统时期夏侯村中农以下农户家中普遍只有2—4亩土地,单纯依靠农业收入无法维持生存,必须依靠其他途径获取收入才能求存,所以家中人越少,生存概率越大。家中有手艺、勤快、聪明肯干的儿子会被留下来,而没有本事、好吃懒做、“啥都干不成”的儿子则会被父母想办法过继给本家亲戚或送到有钱的亲戚家来确保家庭的维系。

1949年前,孙太远家为贫农家庭,家中仅有二三亩土地,单纯依靠种地根本无法生存。其家中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孙铭,没有手艺,约于1915年前成婚,育有一子;次子孙梅,勤快、聪明且有手艺,可以通过打烧饼、炸油条、编草席等劳动为家庭获取收入,于1917年左右成婚,育有二子;三子“疙瘩”,没有手艺,且人比较懒惰,不愿意种地。

为了维持家庭,孙太远和老婆商量,将“疙瘩”过继给自己的叔伯兄弟孙长振家做儿子,因为孙长振家庭条件较好,中农成分,家中有20多亩土地,且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姑娘。得到孙长振同意后,“疙瘩”也非常高兴。但是“疙瘩”在孙长振家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就又离家出走,回到亲生父母家里了,他对父母抱怨说:“他俩(孙长振夫妇)光让我干活,不给我娶媳妇。”孙太远夫妇没有能力抚养这么多儿子,一气之下,就把这个不争气的“疙瘩”打了一顿。“疙瘩”赌气离家出走,失联,至今没有音信。1939年之后,夏侯村普遍灾荒,孙太远家发生生存危机。经过家庭成员讨论,二儿子孙梅有手艺,可以养家糊口,就让长子孙铭一家外出逃荒,以求渡过生存危机。在逃荒的路上,孙铭的妻子和儿子都饿死了,只有孙铭活了下来,于1947年返乡。虽然孙铭成了孤家寡人,但是整个大家庭渡过了危机,生存了下来。

其三,每家至少一个劳动力。少于一个,就会想办法采用过继、生育、领养等方式增加劳动力。

其四,只要有条件,就会通过多生儿子的方式,增加劳动力数量。

4. 技能差异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的劳动力普遍存在技能缺失的情况,尤其是中农成分以下的家庭,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不会种地、不会使用牲口,即使有意愿打长工、做买卖,也因为家庭中无人教授技能而失去劳动机会。夏侯村俗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秃子的儿子会打架,瘸子的儿子弄啥都不中。”意思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可以学习到各种技能,而穷人家的孩子,大人啥都不会,儿子也啥都不会,越来越穷。根据村民口述,技能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四点:第一,懒惰。不动脑子,也不愿意动脑子,没有学习技能的想法。第二,教育缺失。传统时期夏侯村附近没有学校,只有两个教书先生,且教书先生水平有限,自己生活都成问题,愿意去学习的人少;县城的学校收费太贵,上不起。第三,家庭影响。用村民的话说:“家中长辈会什么,儿子就会什么;家中长辈啥都不会,儿子也啥都不会。”第四,环境闭塞。传统时期的夏侯村,村民认为世间所有的事就是村里这么多事,尤其是普通农户,根本没有能力或想法了解外界,甚至不知道有外界。

5. 体能差异

传统时期的夏侯村,不仅有受劳动技能因素影响的劳动力差异,也有因为体能差距而引起的劳动力差异。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口中会武术、有力气的“好男儿”,可以一个人“拉着石磙碾场”“单手二百斤”;普通农户只能通过使用牲口拉动石磙碾场、犁地;而抽大烟、抽“老海”(海洛因)的“废人”,没有一点力气,“瘦得跟棍儿一样”,啥都干不成。因为体能差距而导致的劳动力差异情况如表3-5所示。

表3-5 传统时期夏侯村体能与劳动力情况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二) 工具占有差异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夏侯村村民的谚语之一,然而由于资源的缺乏、家庭的贫困,普通家庭根本没有能力购买很多工具,在市场化程度非常低的传统时期,村中又没有专门的磨坊、碾坊、租借牲口的商铺给村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村民只能通过借用、搿犋等方式弥补劳动工具不足的情况。

1. 户均占有差异大

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农户对工具的占有情况因家而异,但是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特征:其一,中农以上(家中有地15亩以上)的农户有两头以上的牲口,其余的只有一头,或者没有;家中没有土地或只有1—2亩土地的农户没有牲口。其二,劳动工具数量与劳动力数量成正比。其三,石磨、石碾大部分集中在地主、富农家中。其四,种地农户家中都有小型劳动工具。其五,除特殊职业农户,如贩卖粮食、做买卖的农户外,大部分车集中在中农以上家庭中,贫农家中车辆很少。传统时期夏侯村农户农具占有情况如表3-6所示。

表3-6 1949年以前夏侯村农户生产工具占有情况(部分)

续表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2. 工具借用频率高

传统时期夏侯村大部分农户家中都没有全套的劳动工具,工具的借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使大地主孙长祚也会不时到木匠家里借个刨子,到瓦匠家里借个瓦刀。本部分将从大型工具借用和小型工具借用两部分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工具的借用。

(1) 大型工具的借用关系

大型工具中,牲口的借用最为普遍,村民称之为“搿犋”,在下一部分详细描述。其次是石磨、石碾的借用,也非常普遍。车辆的借用较少,因为普通农户不会用车,容易造成损坏,除非婚丧嫁娶时。石磨主要用来磨面、磨小米、磨高粱,石碾主要用来磨油。第一部分“大型生产工具”中有详细描述,夏侯村只有五六盘石磨、两盘石碾,都是农户个人所有,村中没有磨坊,所以村民如果需要磨面、磨油就必须借用。借用石磨、石碾,全看关系,村民称之为“关系好不好”“关系近不近”“对不对脾气”。如果关系好怎样都行,如果关系不好,则“就是不让用”。有些农户和这几个有石磨、石碾的农户关系不好,就只能走七八里到冯村集上的磨坊中磨面,或者在村中流动摊贩处磨油。石磨、石碾借用虽然不要钱,但是用村民的话叫作“欠了一份情”,或者“欠下了人情”,当别人有事的时候,自己就必须主动去帮忙。如果不帮忙,首先是自己良心上过不去,其次是不好意思下次再开口借用。如果有磨家有事,借用的家知道了而不帮忙,有磨家也不会说啥。但是“大家都不是瞎子,也都不傻”,长此以往,那些只占便宜不出力的人会被村民认为“人品不中”“不要脸”,大家就会在背地里议论,慢慢这个人名声坏了,就没人愿意再和他打交道,这个人的生活就会处处不顺,混不下去。如果有石磨的家户不借给某个农户使用,村民不会指责,因为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但是有两个潜在的隐患。首先,有磨家不让借家用,那么以后需要借家帮忙的时候,肯定不会帮忙。其次,如果有磨家谁都不让用,或者对别人提要求,大家就会认为这家人“抠儿”。

(2) 小型工具的借用关系

村民间小型农具的借用非常普遍,频率也非常高。村民认为借东西非常正常。所有的小型劳动农具都会参与借用,基本上所有的生活用具也都参与借用。传统时期借用工具的情况非常多,具体有以下五种:其一,家中没有。某些农户因为家里穷,劳动工具缺乏,甚至一无所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借用。其二,不够用了。某些农户因为家里临时有事情,耽误了播种或收割,临时叫来很多亲戚帮忙干活,由于人多,工具不够用,主家必须借用。其三,工具损坏了。并不是所有农户都会自己制造、维修劳动工具,一旦工具损坏,修理比较麻烦,可能由于缺钱,或者到集、会上不方便,就临时借别人的工具来使用。其四,某些工具不常用,买了浪费钱。如果家中临时有个门窗需要用锯、刨子等专业的木匠工具维修,或者房顶的几个瓦片松动了需要用泥瓦匠的瓦刀临时糊一层泥巴,这样的工具一般农户家中没有,就会到村中木匠家中借用。其五,自己的农具质量不好,没有别人家的工具用着顺手。传统时期,由于家庭条件差距比较大,有些农户会找有名气的工匠专门打造质量比较好的工具,这样的工具比在集、会上购买的要好用。如果两家关系比较好或者是亲戚关系,经常一起劳动,就会临时借好工具来用一用。

小型工具的借用相对于大型工具和牲口来讲,并没有严格的规矩,也不需要送礼,村民也不会认为是欠人情了。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第一,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有借要有还,不能借了不还。如果借了不还,下次就借不到了。此外被借的人也可能在背地里宣传说某某人借东西不还,而导致其名声不好,这样代价就大了。所以除了地痞流氓一般不会借东西不还。第二,损坏赔偿。如果借用的工具损坏了,首先要维修;维修不好或者不能维修的情况下,要买一个差不多一样的工具赔偿给主家;如果没有能力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只能将自己家中的工具赔偿给主家。即使主家说不用赔了、“算了”,也要赔偿。如果实在赔不起,主家也说不用赔了,就欠人情了,以后要用别的方式偿还。第三,不耽误主家使用。如果借工具的时候,主家正好也用到,那么就不能借,甚至不能开口;如果开口,要先问主家最近用什么不用而不能直接说让我用用某个工具吧。如果在借用期间主家要临时使用,必须及时归还。

3. 普遍的搿犋行为

传统时期的夏侯村,由于土地非常瓷实,或干或黏,单凭一头牲口是拉不动犁的。但是由于村民普遍较贫困,一家一户很难买得起两头或两头以上的牲口,所以存在着两家将牲口和牲口犁地工具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劳动的行为,村民称之为“搿犋”。搿犋一般发生在耕地、播种、碾场、拉磨时。在一起搿犋的一般是关系比较好的,且一般不出村。具体来讲,有以下五种情况:第一,兄弟;第二,本家亲戚;第三,普通亲戚,不包括姻亲关系;第四,本族人;第五,同村关系比较好的。总体来讲,关系不好,绝对不会在一起搿犋。

搿犋涉及家户重要劳动工具的使用,其间夹杂着很多规矩,具体来讲有以下六点:第一,搿犋一般是同样的牲口在一起,牛和牛一起,骡子和骡子一起,因为相同物种在一起干活更同步,劳动工具的大小也匹配。也有一头牛配一匹骡子或一头驴的,但是比较少。第二,如果两个牲口脾气不和,见面经常打架,就不能在一起搿犋。第三,牲口给哪家干活儿,就由哪家喂牲口,并且还要给牲口补一些精料,如大豆、小麦之类的。第四,牲口晚上必须归还。第五,搿犋过程中,如果农具损坏或牲口受伤,牲口在谁家干活由谁负责。如果牲口在干活儿过程中跑丢了,要赔偿一头同样的牲口。第六,土地拥有总量差不多的农户会在一起搿犋,如果一家只有一亩地,另一家有十几亩,一般不会在一起搿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