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时期的夏侯村村民集中居住,不同宗族仅有街道加以阻隔,人居建筑高度集中,呈现出房子连着房子的居住特点。夏侯村没有祠堂,但是各家的堂屋均摆有祖宗的牌位或者挂像,各宗族都有供祖宗居住的祖轴,逢年过节就会轮流悬挂在本宗族不同长辈的家中,人居建筑与祖居建筑高度融合。在村内集中的人居空间中,又夹杂着包括牛王庙、马王庙之类的神居建筑。夏侯村村民为了突出神与人的不同,神居建筑与人居建筑之间普遍有一段距离,但是仅为一道街的距离,可以认为是人神依居。本节将从高度聚居、人祖共居、人神依居三部分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村民居住形态。
一、 高度聚居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夏侯村村民呈现出高度的聚居状态。村民认为,集中居住不仅可以共御外敌、藏风得水,更能缩短感情距离,增进村庄融合,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夏侯村村民始终保持了高度聚居的传统并延续至今,同时也认识到“聚在一起,人多事杂,就必须有规矩,要不都乱套了”。因此本部分着重从村民院落的空间关系、庄内布局、留胡同关系和建庄规约关系四个方面考察夏侯村高度聚居形态背后的社会和空间关系。
(一) 院落的空间关系
据夏侯村村民回忆:“过去(1949年前)跟现在一样,都是庄连着庄,墙(院墙)挨着墙。”大多数村民认为,自夏侯村祖先搬迁至此之时,就是一排一排地建房子,不同院落房屋与房屋之间只有二三米的间隔,院墙与院墙之间至多只有6尺的宽度。这与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建庄规约有关,在第三部分中详细描述。
一个家户一片院落,一片院落的四至都建有围墙,在传统时期,没有钱建院墙的农户也会在院落四周用树枝、麦秆、玉米秆堆放在一起,形成一圈篱笆墙。不同家户之间都有院墙相隔,除亲兄弟可能共用一堵院墙之外,普通农户之间往往各自修筑各自的院墙。村民约定,后建院墙的农户自动向后退三尺,作为院墙之间的间隔,也做“滴水”(雨水留下来的通道)之用。
为了方便相邻农户能够顺利出入院落,院落与院落之间都留有胡同或街道。传统时期,村民将仅能够容下8个人抬棺材通行的小路称为胡同,胡同是农户在建院墙时主动留出来的。宽度达到四五米以上、由村民专门建设的南北—东西向大路则被称为大街或大路。
图2-4 传统时期夏侯村农户的庄内布局
(二) 庄内布局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将自家的院落称为庄。庄不仅包括农户院落中的土地,而且包括其上的房屋、棚舍和草木,村民称之为“土木相连”。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庄大多呈四合之势,坐北朝南,庄内房屋的布局非常类似,具体情况如图2-4所示。
庄坐北朝南,北屋为堂屋(会客厅、正厅、供奉祖先牌位的房屋)。如果家里人多,房屋不够住,也会住在堂屋。东西房屋为厢房(住房);如果只有一面房屋,一般先建东屋,东屋一般住着家里辈分最高的长辈。后院(厕所、茅厕)一般在东南角、东北角、西北角或西南角,其位置不固定。首先,厕所的建设一般不能临街,避免影响路人和邻居;其次,如果邻居的某个角是厨房,自家厕所就不能建在别人的厨房边上;最后,厕所在方便家人使用的同时要注意隐蔽,不能正对着别人家的窗户,尽量不让别人看到,如果没有办法隐蔽就做一个棚子(传统时期的厕所一般为露天厕所)。厨屋一般有专门的房屋,在东屋或堂屋的边上,烟囱不能对着别人家的房屋,要对着胡同或街道,不能影响他人。同时,厨屋要远离牲口圈,因为牲口圈有草料,容易点燃。大门一般向南开,但是如果住户东边是街道或胡同,那么大门就会优先向街道胡同开,因为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且方便出行。大门的宽度要最少容下8个人抬棺材出门,这也是胡同宽度的最低要求。粪坑一般在院落正中间(此种情况一般是三面房屋),或者挨着一面墙修建,一般是挨着西墙(没有房屋的那面墙)修建。菜地一般在院落四角或粪坑边上;如果院子非常大,也会在堂屋的后边专门留下一片地方用来种菜;也有比较少的村民将菜地放在自家大门口两边,因为菜地在门外不容易看护,容易被小孩子偷吃或家禽破坏。牲口棚一般在粪坑边上。鸡鸭棚一般在院落的四角。粮仓一般在堂屋的厅房,或者在房顶搭个架子,一般不会设在居住的屋子,因为粮食容易吸引老鼠。
(三) 留胡同关系
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庄高度聚居,在建庄之时,后建庄的农户要给已经建庄的农户留下胡同,以方便四邻和自己通行。胡同的宽度至少要容纳8个人抬棺材通行,一般至少二三米宽。如果农户建庄时不留胡同,或者把之前的胡同堵死成为死胡同,那么这个农户将会与四邻交恶,并且老死不相往来;更有甚者,可能被四邻联合起来推倒其院墙,让其无法顺利建庄。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留胡同的关系错综复杂。
图2-5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留胡同关系
如图2-5所示,庄1—7等临街房不存在留胡同的问题,只需将大门朝大街开,即可方便出行。庄8、庄9、庄10在传统时期被村民称为“包袱庄”,就是被包围的庄,其建房必须考虑留胡同问题,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庄1—7都已经建好房子,且中间没有胡同,短时间之内没有重新建房的计划。此时,庄8、庄9、庄10的农户就必须找庄11—15的农户商量,看看谁愿意将自家院墙往后退一些,留出一个胡同;同时庄8、庄9、庄10的农户必须协商一致,大门必须朝着有胡同的方向开。例如庄11的农户计划将西边的院墙向东移,在西边留出胡同,则庄8、庄9、庄10三个庄的大门都向西开,同时各自留出胡同,且要共同出钱给庄11农户修新墙。这时,庄8—10的农户都在西边胡同通行,向南走,在地里建一条小路,向东至大街通行。
第二,庄1—7的农户有人愿意将自家的院墙拆毁,让出一个胡同。例如,庄2的农户同意将南墙拆毁,让出胡同。则由庄8—10三家农户出钱给庄2农户重修一堵墙,随后庄8农户大门向南开,庄9农户大门向北开,即可通行。此时,庄10的农户必须与庄9农户商量,能不能在庄9的东边或西边留下一条胡同,供庄10通行。一般情况下庄9农户会做个顺水人情,留下一个胡同;但是如果庄9农户不同意,则庄10农户不会参与给庄2农户修墙,而会寻找庄4、庄11、庄14或庄15的农户商量留胡同事宜,并与庄9农户交恶,互不往来。
第三,庄1—7的临街农户计划重新建房,则建房者必须留下一个胡同,供包袱庄农户通行。如果不让,会与四邻交恶,被人骂;同时,让出的胡同越宽,越会得到赞扬,被认为“不计小利”“胸怀宽广”,并得到四邻的尊重,所以一般都会让胡同。
庄5、庄7、庄11—15的临地农户建房,不能将院墙紧挨着地,同时大门一般朝着地开。一是地的主人不同意把房建到地里,会破坏农作物;二是地里会上粪,气味不好闻;三是庄的主人为了方便自己通行,一般会在庄和地之间留下一条小路(胡同)。
(四) 建庄规约
传统时期夏侯村呈现庄连庄的村落布局,集中居住、集中建房的同时必须有着一定的规矩才能避免矛盾。村民在集中居住的同时呈现宗族片区居住特点,因此传统时期的左邻右舍往往是本家亲戚。亲戚之间虽然“有话好商量”“都是自家人”,但是也会因为树枝过墙而引发小纠纷。为了避免因集中居住而引发的小矛盾、小纠纷,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村民之间形成了一系列不成文的建房规约或建房默契。具体来讲,有以下八点:其一,院墙与院墙、房屋与房屋之间要各自向后退一尺,留下2尺左右的滴水或旮旯,不能挨着。不是亲兄弟,一般不会共墙。其二,房屋不能过高,不能把别人家的阳光全部遮住。村庄排房总体呈现出西边房子不能高于东边房子,南边房子不能高于北边房子的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情况。其三,如果临街道建房,一般情况下距离街道较近的房屋不能高于距离街道较远的房屋,就是所谓的前排房不能比后排高(距离街道最近的房为前排房,此时不讲究东南西北,以此优先)。其四,在自家庄内建房,不能使房檐或墙檐紧挨着灰橛线,必须主动从灰橛线后退八寸(约28厘米)。其五,房屋后边一般不能加墙。除非将房屋建造得距离灰橛线很远。其六,房屋之间不能挖排水沟,为了避免自家进水,只能将墙脚垫高。其七,建房之前要与四邻打招呼,扒开灰橛让四邻都到现场查看,没有意见之后,方能开工建设。其八,留胡同原则,所留胡同的大小,必须能够容纳8个人抬棺材通过。留胡同遵循新房子给老房子留胡同的先来后到原则。
传统时期,无论农户多么有钱有势,只要在夏侯村建庄生活,都要遵循上述建庄规约。据村民孙占秀回忆:
孙长祚家有钱有势吧,我们村最大的地主,但是孙长祚家有两片庄,分开的,一片老庄在一道街跟后街(交叉口)的东北,一片新庄在一道街跟后街(交叉口)的西南,他肯定想两片庄合一起啊,但是建庄必须给村里修路让路。另外孙长祚本来是想把新庄里的房建高点的,但是他就是不能比北边的房高,北边的他这个亲戚还可穷,盖不起房,他也顶多盖得和这个穷亲戚一样高,绝对不能比北边房高。
二、 人祖共居
传统时期夏侯村并没有祠堂,夏侯村各个宗族的祖先都居住在祖轴中。所谓祖轴就是写满祖先名讳的一张画布,村民每逢清明节、春节要祭祖时,都是将祖轴悬挂于本宗族中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长辈家中,本宗族的所有农户都要前来探望这些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老人,同时在老人家中拜祖轴。祖轴的具体情况如图2-6所示。
图2-6 夏侯村孙氏宗族的祖轴
除祖轴之外,村民普遍会在自家院落的堂屋之中摆上父母、爷爷奶奶的画像或牌位。大部分农户在清明节、七月十五和春节期间都会摆上供品,在家祭拜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有些农户为了缅怀自己的父母,在每顿饭吃饭之前,都会将父母的画像请到饭桌旁边,意味祖孙共同吃饭。普通农户家中没有祖牌,据说只有过去做过大官的人家才有牌位。据村民回忆,1949年前,家里有牌位的只有一人,叫孙钏(21) 。据见到过孙钏家祖牌的村民描述:“他家里共有6个牌位,都是木头做的,有的是柳木,有的是榆木,非常精巧,确实不是一般人做出来的。祖牌高一尺半,牌位上戴有红缨帽。每次他祭祖牌和大家拜祖轴一个时间,我们拜祖轴,他祭祖牌,谁去他家都要先给祖牌磕头。他把祖牌摆在堂屋,弄了一个大条几(一尺半宽,3—4米长),一字排开,辈分最高的在东边,越往西辈分越低。他也想给老爹老娘做祖牌,就是没有人会做。”
无论是祖轴、牌位还是画像,都会摆放在村民家中祭拜,以示对祖先的思念,呈现出一种人祖共居的空间形态。
三、 人神依居
中华民国时期,夏侯村中的牛王庙和马王庙已经被村民的民居所包围,但是据孙氏宗族的老人回忆:“我们也是听家里的老人说,再早一些的时候(民国以前),牛王庙和马王庙都是在村边的,就现在牛王庙那个位置(二道街和后街交叉口西北),是没有人住的。后来姓康的搬过来之后,才成现在这个样子。马王庙那里(二道街和前街交叉口东北)也没有人住,一开始都没有前街,是后来姓康的和姓王的搬过来之后才修的街。”
因此在最初修建牛王庙和马王庙的时期,牛王庙和马王庙并未与夏侯村村民同村居住,都是修建在村庄的边上,与村民相依而居。神庙附近是没有人敢在那里住的,孙占炳、孙占邦老人描述为:“人跟神(菩萨)住一起,不是瘆得慌?万一你吵着神仙了,那还得了。”夏侯村村民认为,人和神要保持一段距离,人神殊途,住在一起显得不够尊敬神灵,是对神灵的亵渎。村民还认为,院子和神庙挨得太近,对农户不好,容易影响农户家的风水,影响农户的运势。因此民居大多与神庙保持一小段距离。但是也不能距离太远,村民认为:“把庙修得太远也不中啊,那庙里的菩萨保佑谁了?”因此村民认为,人的院落与神庙既不能距离太远,也不能紧挨着,将神庙建设在村边是最好的。
坐落于夏侯村东的淳于古寺相传是嵩山少林寺在此地区的分寺。也有传说认为是由西汉时期淳于缇萦建造的淳于院演化而来。无论淳于古寺如何建立,其占的始终是夏侯村的地,这一点也被周边所有村庄所承认。淳于古寺坐落的方位距离夏侯村民居约有500米,村民认为:“淳于古寺里供奉的菩萨多,法力更大,(人居建筑)肯定得离得更远一点。”但是淳于古寺占用夏侯村的土地最多,村民认为没必要惧怕神佛,毕竟自己提供了神佛在人间居住的土地,因此夏侯村的院落始终呈现出与淳于古寺相依而居的形态。直至今天,仍然没有农户在淳于古寺附近建房居住,只有一所小学紧邻淳于古寺。牛王庙、马王庙和淳于古寺与夏侯村的空间关系如图2-7所示。
图2-7 夏侯村神庙方位
第五节 夏侯村自然变迁与实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大跃进”和集体化运动以来,夏侯村村民积极响应伟大领袖“人定胜天”的号召,向传统时期旱涝不均、盐碱风沙和缺水板结的恶劣自然状况发起挑战,不仅成功治理了黄河水灾和盐碱,更是单纯依靠人力挖出了一条引黄灌溉的人工河流——文岩十支排渠,村庄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部分从盐碱地改良、黄患的治理、麦作的延续三个方面考察夏侯村的自然变迁与实态。
一、 盐碱地改良
据《封丘县志》记载:
封丘县是历史上老盐碱区,1957年全县有盐碱地22.7万亩;1958年平原治水以蓄为主,大引黄河水,重灌轻排,地下水位迅速上升,造成次生盐碱地高速蔓延,至1962年猛增至50.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3%。至1982年,全县盐碱地总面积下降到22.76万亩,与1957年持平。
1949年初至1950年代,盐碱地治理采取刮土淋碱、深耕改土、开沟躲盐巧种、平整土地等措施;进入1960年代,采用修筑台田和条田的办法。1965年以后,在中科院的帮助下,采取增施肥料、水旱轮作、种植绿肥、井灌井排压盐、渠排洗盐、化学改良等科学办法综合治理。
(一) 井灌排盐
1966年,中科院在封丘实行“十万亩井灌井排中间试验”,至1969年共打机井397眼,连年抗旱抽水,使地下水位普遍降至3米以下。据村民回忆,井灌排盐效果比较显著,因为降低了地下水位,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土地返碱,并加速了土壤脱碱。
(二) 渠排洗盐
“大跃进”期间,全县人民齐上阵,挖出了文岩、十支两大干渠,成功实现了引黄灌溉。由此夏侯村村民有条件利用渠水来洗盐。(www.daowen.com)
(三) 增施农家肥,种植绿肥
1949年以后,随着时局的稳定,村民有了更加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尤其是集体化以来,村民得以对农业生产方法进行改良和探索。村民发现,增施农家肥是改良盐碱土的重要措施,有着“牛瘦生藓,地瘦生碱,肥能吃碱”的经验总结。
(四) 深翻平整土地
土地波状起伏、高低不平是形成盐斑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地局部高出地面的地块,土壤含盐比周围平地高2—4倍。同时,深耕可以有效破坏盐隔层,可以改善盐碱,增加粮食产量。
(五) 瓦碱的化学改良
瓦碱的治本方法是中和碱度,治标办法是治理板结。但是瓦碱的板结是由碱化引起的,克服了碱化作用就可以改良板结。总之,瓦碱的改良以化学改良为主,其核心原理是中和土壤酸碱度。但是普通农户很难掌握这门技术,控制不好酸碱度,所以这种办法在夏侯村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1980年代以前,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之下,夏侯村百姓对盐碱地发起了挑战,但是据村民回忆,“都没有治好,还是那个样子”。直到19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造成了水污染和水浪费等诸多问题,使得地下水位连年下降。据夏侯村村民回忆:“过去挖井,三五米都有水了,现在最少得15米,并且越打越深,打得浅了,水有味儿,不敢喝。现在(指2016年)的井,只有30米以下还敢喝两口。近两年,村里通自来水了,一般也不喝井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盐碱地问题自动消失。
二、 黄患的治理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对黄河都有治理,但是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和民国时期战乱的影响,黄河大堤多年失修、千疮百孔,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功效。进入1949年之后,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得黄河的治理进入“历史的崭新纪元”。
(一) 治黄方针
1948年“黄委会”提出“除害兴利”。1955年党中央提出“根治黄河水灾,开发黄河水利”这一治黄的总任务和总目标。1949年初提出“宽河固堤”,1955年提出“蓄水拦沙”,1970年代提出“上拦下排、两岸分治”,1980年代提出“调水调沙”。1990年代,随着黄河上多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尤其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黄患最终成为历史。
(二) 堤防建设
1949年后,封丘境内的黄河堤防有临黄堤、贯孟堤、太行堤、防洪堤,全长77.95公里。1951年临黄大堤复堤,5月20日动工,8月底完工,动员民工8000—15000人,共投资80.6万元。自1949年至1985年,堤防工程共完成土方857.1万立方米,使用人工511.1万个,总投资831.5万元。
(三) 引黄灌溉
据村民回忆,夏侯村北的文岩十支排渠(见图2-8)是村民在1956年至1960年期间单凭人力、牲口和小推车挖出来的,并且在1963年至1967年期间反复疏浚、修补。据村民连树桐回忆:“那时候(指1956年后)国家号召改善农村
图2-8 夏侯村北的部分文岩十支排渠
水利条件,提高农业抗旱防洪能力。每年秋收以后,都会安排挖河筑堤的水利建设任务,时间一般是一个多月,短的话十几天。挖河是政治任务,男女老少齐上阵,没有报酬,并且还要到外村、外县挖河。上级根据工程量和村庄的大小分配出工指标,生产队落实到人。挖河累啊,被称为‘四大累’(挖河、打堤、麦收、脱坯)之首。我那时候都去挖过河,我很瘦,饭量不大,但是一挖河都特别能吃,平常吃二三个馒头就饱了,挖河的时候,一顿饭吃十几个,还感觉饿。干着干着有人晕倒了,都不是让喝水,赶紧让吃两个馒头,人就醒过来了。”
三、 麦作的延续
进入1980年代以后,夏侯村村民面临更多的选择,但是由于夏侯村没有资源,且村民普遍较为贫困、没有技术,大多不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生活状态。村中大量青年村民外出读书、务工、经商,但是年龄
图2-9 现代化的机井站与麦作的延续
较大的村民都会返乡种地。加之打造中原粮仓、抓紧中国人的粮袋子、保耕地红线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大量建设农田机井站、取消农业税、增加种粮补贴等一系列鼓励措施的推进,夏侯村村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景气的市场行情往往选择返乡务农,绵延千年的传统麦作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着。
(1) 八级及八级以上的风定为“大风”。
(2) 根据夏侯村村民孙占秀口述整理。
(3) 根据夏侯村村民杨杰口述整理。
(4) 村民孙占邦口述。
(5) 村民孙占邦、孙占炳口述。
(6) 村民杨广坤口述。
(7) 村民班青云口述。
(8) 村民孙占邦口述。
(9) 村民孙占秀口述。
(10) 村民孙占玉口述。
(11) 村民孙占秀口述。
(12) 方言,即装有辘轳的井。——编者注
(13) 村民孙占邦口述。
(14) 村民孙占邦口述。
(15) 根据村民孙占玉、杨占榜口述整理。
(16) 村民孙占邦、杨杰、孙占炳口述。
(17) 村民王金凤、赵清枝口述。
(18) 村民孙占邦口述。
(19) 指大地主放高利贷时,有大斗和小斗两种容器,借出去时用小斗称量,收账时用大斗称量。据夏侯村村民回忆,大斗和小斗的容量相差至少1—2斤。
(20) 村民孙占秀口述。
(21) 据村民介绍,孙钏的祖先孙庆德于光绪年间在山西太原当过镇守,随后调入京城担任九门提督,卸任后前往山东养老,去世后葬回夏侯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