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夏侯村自然形态及气候特征分析

夏侯村自然形态及气候特征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部分将从气候特征、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土壤品级、交通概况五个方面考察夏侯村的自然形态。(一)日照1.日照概况夏侯村光照时间总体较长,在河南省属于高值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0.4小时。(三)降水1.降水概况夏侯村总体降水较少,且年际分布不均。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亦是夏侯村降水的常态,具体情况如图2-1所示。

夏侯村自然形态及气候特征分析

本部分将从气候特征、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土壤品级、交通概况五个方面考察夏侯村的自然形态。

一、 气候特征

夏侯村位于暖温带南部,接近北亚热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总体特征呈现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秋多雨、春冬干旱,且春秋短、冬夏长。

(一) 日照

1. 日照概况

夏侯村光照时间总体较长,在河南省属于高值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0.4小

时。光照十分充足,光照率为52%。“长不过五月,短不过十月”。一年之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是农历五月,在此时间段内,平均早晨4—5点日出,晚上8—9点日落,一天的日照时间在15—16个小时之间,最多达到17个小时。每年日照时间最短是在农历十月期间,在此时间段内,平均早晨8—9点日出,下午5—6点日落,一天的日照时间在9—10个小时之间,最短可以达到8个小时。

2. 日照与农业劳动的关系

过去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夏侯村村民认为,夏天是一年中劳动时间最长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最累的时期。村民秉承着顺应自然观,认为只要太阳升起,万物就会生长,农田中不仅有粮食作物在生长,其他杂草也在生长,如果不能及时除草,就可能导致粮食的减产,甚至绝收。据村民讲述:“冬天基本上不用除草,就开春之后,草才开始长。到了夏天,一个月最少除两遍草才中。”

(二) 气温

1. 气温概况

夏侯村属于温带,气温年际变化非常大,极限高温一般出现在三伏天,极限低温出现在数九寒冬中的一九、二九天。根据《封丘县志》记载,1959—1984年间,封丘县的极限高温达到42℃,极限低温达到-17.5℃。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判断气温高低往往根据人们的日常行为动作,例如“伸不出手”“耳朵掉了”“脚麻了”,是指天气非常冷,“汗发流水”“晒脱皮了”指的是天气非常热。

2. 气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据村民回忆,1949年前的天气没有现在这么热,但是比现在冷,冷的时间也长。由于夏侯村属于纬度相对较高的北方地区,因此寒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远比炎热要大。据村民讲述:过去(1949年前)都是盼着暖和,暖和了庄稼才能长。进入深秋以后,气温就要低于0℃,如果不能在深秋之前将所有的粮食都收割完毕,作物就会被冻伤、冻死,导致不能食用,因此秋季是民最为忙碌的季节。入冬之后更是冰天雪地,大部分农作物在数九寒冬、都会冻死,只有小麦可以顺利越冬,因此小麦是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在冬季唯一可以种植的粮食作物。

(三) 降水

1. 降水概况

夏侯村总体降水较少,且年际分布不均。据《封丘县志》记载:封丘县多年平均降水615.1毫米,年际变化大,1964年降水多达973.5毫米,1966年只有269.2毫米,相差700多毫米。如果农作物年需水量在300毫米以上,则夏侯村每百年中有95年可以达到需求;如果农作物年需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则每百年中只有14年可以满足。

据夏侯村村民回忆,传统时期夏侯村的雨水比当下(2000年以后)要多,尤其是较好的年景,“三日一风,五日一雨”,但是这样的年景非常之少。尤其是“七七事变”之后,“该下的时候不下,不该下的时候乱下,一下都是大暴雨”,村民称这样的雨水“不应景”。

总体来讲,夏侯村的雨水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亦是夏侯村降水的常态,具体情况如图2-1所示。“春雨贵如油,秋雨遍地流,”是指春天麦苗抽穗正需要水分的时候,很少下雨。农历五月,麦苗金黄,即将收获,非

图2-1 夏侯村降水季节分布图

常怕下雨,尤其是连天的阴雨,可能导致麦子腐烂到地里,或者被大雨打落、打湿,而此时却又比较容易有雨水。夏季雨水较多,是黄河泛滥和内涝的高发期,一旦雨水过猛,平原村庄无处排水,便会产生盐碱和内涝。冬天降水主要以降雪的形式表现,“瑞雪兆丰年”,但是冬天降水却比较少。

2. 降水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在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认为降水多少都是龙王爷或老天爷掌管的事情。那时期的“年景好”主要指降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年景不好”主要是指“该下不下(下雨),不该下,下个不停”。能否获得丰收基本看天(降水),村民称之为“靠天农业”。

二、 地形地貌

(一) 地形地貌概况

传统时期夏侯村地形地貌总体属于黄河大冲积扇平原。排除1949年以后人工修建的沟渠、河流,村域内海拔高度落差不超过2米,基本在68—70米之间。

由于受到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决口泛滥的影响,夏侯村地形地貌变化十分复杂。村民只记得夏侯村曾是黄河故道,但是具体怎样,已经没有人记得清楚,也无从准确表达。在较长一段历史中,封丘县境内的黄河都是一条地上悬河,河床的海拔高度要高于县城和夏侯村。黄河高滩高出河平面4米左右,海拔在75—82.5米;黄河低滩高出河平面1—1.5米,海拔为70—80米。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蒋介石为抵抗日本军队,“以水代兵”,制造了著名的“花园口决堤”事件,直到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方修筑河道,使黄河归位。在此期间,封丘境内的黄河河床一直是干涸的状态,村民来往于开封、中牟之间不用渡河,可以直接走过去。夏侯村附近都属于黄河泛滥地貌,地下水位较高,内涝和盐碱均比较严重。夏侯村在方圆10里之内属于地势较高的村,比其他村子普遍高出1—2米,所以周围村子为躲避洪水,都会到夏侯村投奔亲戚朋友。

1949年前,夏侯村内一马平川,除人工挖掘的8个坑之外,无沟无渠。1949年之后,夏侯村的地势地貌随着“与自然做斗争”的一系列工程的开展发生变化,具体来讲有放淤平地、放淤微高地、夹堤岗地、盐土堆、引黄灌溉、挖河等。村北1里处,经过数十年的挖掘,形成了文岩十支渠,东西走向,河宽5—10米,南通黄河。

据村民回忆,1950年代,为响应政府抗洪号召,在夏侯村周围修建了一圈土围堰,将夏侯村围了一圈,村民进出都必须放桥或爬墙。土围堰厚约2米,高3—5米,黄土制成。建造土围堰需要大量黄土,村民将夏侯村周围10米之内的农田挖低了1—2米,就地取土,方修建成功。

(二) 地形地貌与农户的关系

1. 地形地貌与作物品种的关系

较为单一的地形地貌决定了传统时期夏侯村农作物品种的单一性。彼时的农作物基本上都是旱地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

2. 地形地貌与劳动工具的关系

较为单一的地形地貌繁衍出较为单一的劳动工具。传统时期夏侯村每家每户的劳动工具都基本相同,除部分大型劳动工具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买得起之外,所有的小型劳动工具如铁锨、木锨、锄头、镰刀等,家家都有。

3. 地形地貌与劳动协作的关系

深厚的土层和平原旱地的地质特点,表面看来是大片平整的田地,给人耕种较为简单的假象,事实上干燥深厚的土层异常坚硬,但是一遇雨水又异常泥泞和湿滑,在劳动工具较为落后的传统时期,简单的耕种就显得异常艰难。单纯依靠一家一户的力量很难完成所有的劳动程序,尤其是耕地、犁地、耙地等程序,往往需要几家几户一同劳动或进行搿犋等劳动协作。

4. 地形地貌与居住格局的关系

一马平川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村民聚居的居住格局。一方面,一马平川的地形地貌非常容易产生大风,平原没有山林对风力加以阻隔,以致产生平原多大风的气象特点,集中建房,随后在村庄周围建一圈树,就可以有效抵御大风的侵袭。另一方面,同样的地形地貌使得农户容易遭受同样的自然灾害,如内涝、盐碱和风沙,集中居住可以互相照应,在灾难来临之时互帮互助,有效缩短援救距离,有利于村民的安全。第三方面,集中居住有利于村庄防御和家户安全。平原地区没有山川、河流之类的天险保护村庄和农户,如果分散居住,农户一旦遭遇土匪、流民或部队,必定毫无还手之力。集中居住可以聚人势,大家互相帮助,能有效抵御外来侵袭。

三、 自然灾害

传统时期夏侯村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具体来讲,较为常见的有涝灾、旱灾、暴雨、风灾四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村民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可以体现出丰富的社会关系

(一) 涝灾

1. 涝灾概况

夏侯村的涝灾又被称为内涝,根本原因是因为地势内低外高。灾害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暴雨或连天阴雨,是一种伴生性自然灾害。地势内低外高是指村内土地低于水平面,尤其是低于黄河河床,一旦黄河发生洪灾,河水倒灌,即可形成。

夏侯村的土地属于常涝地和易涝地,村民称之为“裤裆地”。据村民回忆:一旦暴发洪水,黄河鲤鱼都游到家门口了,整个村子都是齐大腿深的水。另据《封丘县志》记载,1949—1978年30年间,受涝灾的年份有24年,平均十年八遇,灾情最严重的有1957年、1963年和1964年。

2. 农户对涝灾的应对

虽然内涝不严重,水深至多1米,对于居住地地势较高或房屋较高的农户很难产生任何实质性危害,但是对于居住地地势较低或者房屋较低的农户,往往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农户抵御涝灾的办法一般都是两种:第一,建造房屋时,将房屋地基尽可能垫高。第二,挑选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建造房屋,或者搬迁至地势较高的地方重新建房,这也是夏侯村村民为何认为地势高就是风水好的原因。

3. 宗族对涝灾的应对

宗族在应对涝灾时,显得力量更为强大,因而应对措施也更为有效,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办法:其一,抢占地势较高的地段居住。对于夏侯村村民来讲,主要是孙姓、杨姓和王姓之间的争夺,其中孙姓和杨姓进村时间最早,均于明洪武年间搬迁至此,因此其对居住地的抢占也最早。宗族之间的抢占往往都会直接诉诸武力,哪个宗族人口较多,势力就比较大。一般情况下人口较少的宗族是不敢和人口较多的宗族抢地盘的,这也是村中小姓大多在地势较低或较为偏远的地方建房居住的原因。其二,挖坑蓄水。在本宗族居住片区之中,集全宗族之力,在地势最低、最容易内涝的地方挖一个大坑,用于存水,并且将多余的水导流至坑中,以缓解内涝。其三,对受灾较为严重的农户施以援助。若本宗族之内遭受内涝,使得某些农户无家可归,那些地势较高、没有遭受内涝的农户都会将这些亲戚接到自家居住;对于农田受灾的农户,族里会让其耕种老坟地。

4. 村庄对内涝的应对

村庄应对内涝的措施同宗族无异,只有当内涝较为严重,单纯依靠某个宗族的力量无法应对之时,才会产生整个村庄对内涝的共同应对。最常用的措施就是挖大坑。在夏侯村北的大坑,占地二三十亩,坑的面积涉及孙氏宗族、王氏宗族和杨氏宗族共同居住地,之所以挖这样大的坑以存水,就是因为严重的内涝。

(二) 旱灾

1. 旱灾概况

据村民回忆,1949年前年年都缺水。当时粮食产量低,除红薯外,基本都是亩产100斤左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水利条件,没办法浇地。另外村里不是没有蔬菜种子,连粮食都喝不饱水,菜根本都没法活。

据《封丘县志》记载,封丘县年年有旱象和旱灾,在河南省属于重旱区。旱灾可以出现在某一季,也可以连季,还可以连年。旱灾最主要发生在公历4—6月。小旱、短旱、季节性旱年年发生,不同程度危害小秋播种和大秋生长。夏侯村的旱灾按照节气可以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四种。春旱最多,十年八九遇;初夏旱、伏旱次之,十年五六遇;秋旱最少,十年三四遇。春旱可能大,夏旱影响重,十有四年麦种迟。

2. 农户对干旱的应对

由于传统时期夏侯村年年有旱象,干旱少雨、降雨不均是生活常态,因此家家户户自然而然进化出了一套应对旱灾的生产生活习惯。具体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种:其一,节约用水。据夏侯村村民回忆:“过去(1949年前),都是成年(整年)不洗澡的,要洗也是坑里有水的时候跳坑里涮涮。女的不能去坑里洗,都是打一盆水,回家擦擦身,都算洗澡了。”其二,不灌溉。据夏侯村村民回忆:过去就没有浇地这一说,要旱得很了,人都喝不上水,谁还管庄稼了。其三,水缸存水。传统时期,夏侯村家家户户都有大水缸,水缸中的水足够全家人喝3天以上。(www.daowen.com)

3. 村庄对干旱的应对

村民应对干旱的最重要措施就是挖井,水井是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获得饮用水源的唯一途径。夏侯村中有5口水井,只有一口水井是孙氏宗族独资修建,并且据村民回忆“是日本鬼子(强行)让村里大地主孙长祚挖的,说是为了弄个(开垦一个)菜园”。其他4口水井都是由各个宗族联合挖掘的。水井大多在宗族与宗族交界处的大街上(具体情况见本章第二节“水井”部分)。除挖水井之外,村庄并无应对干旱的有效措施,只能祈祷水井不干涸。一旦遇到大旱,水井即将干涸,只能到寺庙中进行各种各样的祈雨仪式。

(三) 暴雨

1. 暴雨概况

暴雨是指日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可能导致平地积水、河道漫溢,严重时造成房屋倒塌、人畜死亡。伴随暴雨而来的往往有冰雹、雷电等强对流灾害性气象。被村民认定为气象灾害的暴雨主要是指不应景的大雨,如果春天麦苗出穗,下了一场大雨,则不叫灾害。据《封丘县志》记载,中华民国时期的暴雨灾害如表2-1所示。

表2-1 中华民国时期的暴雨灾害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1994年版《封丘县志》的记载整理而成。

2. 农户对暴雨的应对关系

据夏侯村村民回忆:“过去(1949年前)对暴雨是没有啥好法儿的。不过咱们这旱的多,雨越大,天晴得越快,下不了多大时候。”因此普通农户对暴雨没有任何应对措施,只能等暴雨过后才能处理灾情。村民认为只要暴雨不引发黄河泛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黄河泛滥,村庄被淹,只能全家外逃,一般都是投奔到附近地势较高村子的亲戚家中。如果没有亲戚,就会逃往更远的、地势更高的地方。等暴雨洪涝过后,再返乡修建房屋。

3. 村庄对暴雨的应对

如果暴雨非常大,引起黄河泛滥,1949年以前村庄没有任何好的措施,只能集体外逃避难。据夏侯村村民回忆:“我们村还是比较高的,一般都是其他村的人来我们村躲水。要是我们村都淹了,事儿就大了。跑呗,还能咋着?”

人民公社时期,集全社之力,在地势较高的夏侯村周围建设了一圈土寨,土寨最高处约5—6米,寨墙厚约2—3米,寨墙底下挖有深1—2米、宽约3米的寨沟,专门用于抵御暴雨洪涝灾害。每逢遇到洪灾,周边所有村民都会聚集到夏侯村内,拉起吊桥,以土寨来抵御洪水。

(四) 风灾

1. 风灾概况

据村民描述,夏侯村从古到今大风天多,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没有东西阻隔,大风一刮千里。尤其是1949年前,树很少,房屋低矮,不防风,一刮大风,瓦片乱飞,房屋破坏严重,有时候风大得把墙都刮塌了。春天天干,大风卷着沙土,吹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嘴。尤其是麦收的时候,一有大风,那就完了,麦籽刮一地,“麦收刮大风,减产四五成”。

据《封丘县志》记载,封丘大风(1) 天主要集中在每月上旬,上旬的大风日数是中、下旬之和。多年来每月11—13日几乎没有大风出现。封丘县的大风分为三路:第一路是中东路冷空气大风,主要是北风和东北风。此类大风持续时间最长,最长4天,且此类大风来路偏东,空气湿润,常带有降雨天气。第二路是西路冷空气大风,此类大风是从西路而来的冷空气顺黄河故道直下豫东,主导风向的是西到东北风。大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几个小时,平均天数是3—5天。此类大风常带来降温、扬沙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可以使小麦大面积露根,风蚀死亡。第三路大风是雷雨大风,多发生在夏季,持续时间短,风速大,时常伴有冰雹、雷暴天气,危害性大,但影响面积较小,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建筑物、农作物造成毁灭性伤害,尤其是传统时期泥瓦和砖瓦结构的房屋。

“风多风大”是传统时期及当下夏侯村的气象常态。如今的夏侯村每逢初冬、春季依然平地起大风,不仅危害农作物生长,而且对房屋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更会产生扬尘、沙尘暴等天气,经常使人“灰头土脸”。传统时期封丘县大风灾害发生时间及描述如表2-2所示。

表2-2 传统时期封丘县风灾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1994年版《封丘县志》的记载整理而成。

2. 农户与风灾的应对关系

据夏侯村村民回忆:“过去(1949年前)家家一生个小孩儿,都种上一棵树,这树还都是种在村边上。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兴(时兴)这个,我们也不知道为啥,有可能都是挡风的吧。”因此农户应对风灾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村庄周围种树。第二种应对措施在上文中有所提及,就是农户大多采用集中居住的办法,尽可能通过房屋的阻挡,减少风灾的产生。

3. 村庄与风灾的应对关系

村庄对风灾的应对主要体现在村庄对于农户相邻建房中约定俗成的风水规矩上。首先是村庄房屋全部为坐北朝南。夏侯村村民认为,一年之中威力最大、破坏性最强的风一般都是冬春季节的西北风,这样的风干冷冰寒,最容易伤人,东风、南风、东南风等从南边吹来的风相对温暖湿润,即使是大风,一般也不会产生破坏力,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可以最大限度抵御风灾。其二,房屋高低顺序约定俗成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据村民讲述,这样的格局使得各家各户风水上不会彼此影响。但事实上,这样的房屋高低布局同样有利于抵御风灾。其三,在村庄周围种树,并以“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的形式流传至今。

四、 土壤品级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根据土壤的不同,将土地分为好地和孬地两类,又根据不同土地中土壤的特点,将其分为沙土地、碱场地、淤地和硬地等类别。土壤品级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甚至还能影响家庭条件、土地买卖等。本部分将从土壤品级概况、土壤品级与家庭条件的关系、土壤品级与作物类别的关系、土壤品级与土地买卖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土壤品级形态。

(一) 土壤品级概况

传统时期夏侯村的土壤土质普遍较差,虽然人均占有土地不少,但是由于单产过低,十分贫困,即使村中大地主孙长祚拥有500多亩土地,依然供不起孩子到县城读书。村中土地普遍为淤土地,土质黏重,透气性差,且容易盐碱化,村民称之为“碱场地”。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好地非常少,主要分布于村东一小部分。好地的产量非常高,村民常说“一亩好地等于五亩孬地”,如村民孙长礼家中仅有四五亩土地,但多为好地,在土地改革时期被评为中农;而一般情况下村中拥有10亩以下土地的村民都被评为贫农。土壤的品级十分重要,品级不同,土地买卖价格相差很大,一亩好地的价格可以等于或大于二三亩孬地的价格。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总体上将土地分为打粮食的好地和不打粮食的孬地,具体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3 传统时期夏侯村土地品级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村民对土地的描述是口语化、非正式的,考察土地的学名需查阅《封丘县志》。据《封丘县志》记载:封丘县土壤,主要来源于西北黄土高原,是由黄河携带泥沙或大风吹卷长期积累形成的。据1981年土壤普查,全县土壤可分为潮土、风沙土2大类,黄潮土、褐化潮土、盐化潮土和风沙土4个亚类,9个土属,64个土种。根据分类,夏侯村的土壤属于潮土、风沙土2大类,黄潮土、盐化潮土和风沙土3个亚类,包括沙壤土、两合土、淤土、盐化潮土、固定风沙土等5个土属。据村民分析,固定风沙土面积占到全村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淤土占十分之三,盐化潮土占十分之四,两合土占十分之一,沙壤土占十分之一。

(二) 土壤品级与农户的关系

1. 土壤品级与家庭条件的关系

村民指出:“地的好坏影响大得很,过去(1949年前)没有化肥,一亩好地打的粮食比五亩淤地都多。为啥有的家儿30多亩地才是中农,有的家儿30多亩地都是富农,有的家儿四五亩地都是中农了?就是地不一样。”据夏侯村村民回忆,村民孙长明家中有30余亩土地,由于其中一半以上是好地(沙土地、黄土地),因此在土地改革时期被评为富农。而村民孙长振家中有30余亩土地,由于其中大部分是孬地(淤地、硬地、碱场地)而仅被评为中农。村民孙长礼家中仅有四五亩地,却被评为中农,原因就是孙长礼家中的土地全部为打粮食(产粮多)的好地。

2. 土壤品级与作物类别的关系

夏侯村村民认为,啥地种啥粮食是一定的。沙地适合种花生、红薯,黄土地适合种棉花、小麦、玉米,淤地能够种植高粱、谷(小米)、芦苇。碱场地上不适合种植任何作物,种植任何作物产量都非常低,很多情况下农作物都难以存活,一般都种植一些高粱、小麦。碱场地上千万不能种红薯,种出来的红薯煮不烂、咬不动,根本不能吃。

3. 土壤品级与土地买卖的关系

村民认为,好地一般都是自家耕种,卖地的首选是孬地。虽然买卖土地时买家会亲自前来“看地板”,但如果不是夏侯村或者村子附近的人,看地板难免有走眼的时候,如果孬地经过修整,卖出了中等地或者好地的价格,对于夏侯村村民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土地出售给本村人,谁家的地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很难欺骗。村民认为一亩好地的产量虽然可以顶得上5亩碱场地,但是一亩好地的价格是低于5亩碱场地的,因此土地出售一般都是先出售土壤品级最差的地。

五、 交通概况

传统时期夏侯村属于平原地区,道路较为平坦,修路成本较低,总体来看,交通比较方便。本部分将从道路概况、道路的修筑关系、道路的占地关系和道路的维护关系等四个方面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交通概况。

(一) 道路概况

1. 村内道路

据图1-1可以看出,夏侯村内有东西向街道3条,西北—东南向短街1条,南北向街道2条,胡同34道。具体情况如表2-4所述。

表2-4 传统时期夏侯村内道路情况(单位:米)

  说明:资料来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相关数字均为约数。

2. 村际道路

传统时期夏侯村的村际道路如图1-1所示,可以看出主要有4条,分别是通往连接赵庄村—夏侯村—刘淳于村—冯村的南北向大路,连接夏侯村—双炉村的东北—西南向大路,连接夏侯村—辛安店村的西北—东南向大路,连接夏侯村—李淳于村—田淳于村的东西向大路。村际道路与村内道路的情况略有不同,不是由村民修建,而是由官府修建,具体由谁于何朝何代修建已经难以追查。其日常维护由道路经过的村庄负责,每个村庄维护自己村庄“门口”的路。村际道路的具体情况如表2-5所示。

表2-5 传统时期夏侯村的村际道路情况(单位:米)

  说明:资料来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相关数字均为约数。

(二) 道路的修筑关系

据村民回忆,村里头的街都是本村人自己修的,村外边的路都是官府修的。传统时期夏侯村无论村内道路还是村外道路均属于土路,都是民众用铁锨将地铲平,随后用木桩砸实而成。修路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是较为辛苦的工作。村内修路,大多是各个宗族共同协商,在宗族与宗族房屋交界处,各自退后一段距离,将这片地空出来,随后两个宗族共同出力、共同修筑,因此夏侯村村内道路往往也是各个宗族居住片区的分界线。村外道路是官府号召,村民响应,并且各村出力共同修筑的。

(三) 道路的占地关系

在村内道路的修建上,据村民讲述,传统时期村民更在乎个人名誉和贡献,此外土地也并不值钱,因此大多数农户都会因为修路主动让出自家的庄地。“过去(1949年前)不存在占地、征地的问题。那时候人稀啊,地也不值钱,修个路对大家都好,如果说要占谁家一点地,都算是做贡献了,一般都会让的,没有人计较。你看现在村里的路都是笔直笔直的。我也是听我的父亲说,刚开始修村里二道街的时候,街上本来有孙有家的一个猪圈和王财家的一个厨屋,一听要修路了,说拆就拆了。也不知道是过去的人觉悟高?”(2)

修村外的道路时,如果官府占用了村庄的地,是不会给任何钱物补偿的,占地较多的村庄可以少出劳役。同时,修路对村民有好处,是为村民做好事,因此官府只是号召,具体是否修路由道路途经的村庄决定。如果因为某个村庄不赞成修路而导致道路没有修成,该村就会被其他村庄看不起,甚至引起纠纷和矛盾。

(四) 道路的维护关系

“路(村内路)修好之后,从谁家门口过,就谁家负责。一样的道理,路(村外路)从哪个村儿过,就由哪个村儿负责。”(3) 以村庄内部道路为例,村民各自负责各自门口道路的维护和修整,如果道路被破坏,或者因为下雨冲得坑坑洼洼的,就由道路经过的农户负责修理。如果道路两侧都有农户,则由大门正对着路的农户负责,大门背对着路的农户不负责;如果两家的大门都正对着道路,则由两家共同负责修整和维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