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演变

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演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侯村是以姓为名的村庄,然而经过黄灾、匪患、战乱等的重大影响,村庄历史出现了许多断层,形成了“夏侯村无夏侯氏”的情况。本部分将从原住居民、他姓入村、片区居住、迁徙返乡四个部分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由来与形成。其他宗族于何时、因何入村,村民有着口口相传的说法。另一支于中华民国中期,从夏侯村西北30余里的黄德镇搬迁至此。

夏侯村是以姓为名的村庄,然而经过黄灾、匪患、战乱等的重大影响,村庄历史出现了许多断层,形成了“夏侯村无夏侯氏”的情况。夏侯村距离北宋都城汴梁不足30公里,然而经过南宋混战、元朝征服,昔日“皇城脚下”的盛景已经难寻。目前夏侯村历史最悠久的原住居民是于明洪武年间为响应朝廷号召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搬迁至此的孙氏宗族,在夏侯村落脚已有600多年。在此期间,虽有迁入迁出,其历史记忆却得到了延续。本部分将从原住居民、他姓入村、片区居住、迁徙返乡四个部分考察传统时期夏侯村的由来与形成。

一、 天灾人祸,不毛之地

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封丘县志》记载,自东汉末年至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于封丘期间,战乱从未停歇。东汉献帝三年(192年),汉献帝委金尚为兖州刺史,曹操伏兵于封丘,截击金尚,尚败投袁术。献帝四年(193年),曹操大破袁术于封丘。唐僖宗四年(884年),黄巢农民义军于封丘大战李克用。五代时期,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大将段凝率兵五万进驻封丘。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契丹大举南侵,四月解景延广北还,夜宿陈桥驿,景怕受辱,乘守军不防扼喉自杀。后晋天福元年(947年),契丹主耶律德光入侵后晋,攻陷汴梁,纵胡骑四处掳掠,封丘受害很大。后汉乾祐三年(950年),郭威自邺回军,屯兵封丘北郊,与慕容彦钊激战于县城南七里的刘子坡。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于封丘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此后封丘县进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人口增长,人民安居。然自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年),封丘再次受战乱影响,后来元朝人征服中原,烧杀抢掠,实行民族压迫,历史出现了断层,至今仍流传着元朝时期汉人被残酷虐待的很多传说。直至明朝建立,洪武移民,封丘虽然仍处战乱的中心,但夏侯村村民的记忆得以延续。

相传,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瘟疫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1) 。据《封丘县志》记载: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黄河决口,改道南流。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七月,黄河决堤白沟,冲毁封丘。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黄河决堤延津县,洪峰直冲封丘县。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决堤于阳武,封丘由黄河南岸变为黄河北岸。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黄河从封丘决口。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元泰定三年(1326年)、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黄河屡次决堤,水淹封丘。截至明洪武六年(1373年),封丘县仅剩余百姓不足一万。

二、 响应号召,迁居移民

据夏侯村孙氏族谱记载:

吾夏侯孙氏始祖孙华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迫与家族离分,始迁封丘;夏侯孙氏、孙塔孙氏与辛安店孙氏同祖不诬,后世谨记。

据《封丘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迁山西省泽、潞两州和长治、青城等地农民,开垦黄河以北荒地,部分定居。

结合夏侯村孙氏族谱和《封丘县志》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得出结论:现存夏侯村历史最悠久的原住居民是山西洪洞县孙氏宗族中的孙华,为响应朝廷号召,同时迫于朝廷压力,被迫离开家乡,到黄河以北19公里处的夏侯村旧址,开垦荒地,并在此定居,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三、 姓氏交融,分片居住

孙氏宗族是村中公认历史最久的原住居民,在一段历史时期中,也是夏侯村中唯一的居民。然而截至1949年,村中人口形态呈现孙氏宗族350余人,王氏宗族200余人,康氏宗族200余人,杨氏宗族100余人,闫氏宗族100余人,赵氏宗族10余人,李氏宗族10余人的复杂情况。其他宗族于何时、因何入村,村民有着口口相传的说法。

1. 王氏入村

夏侯村王氏宗族没有族谱,故据村民回忆:夏侯村王氏宗族有两支。一支于明清时期从黄河北20里新乡卫辉的小芝角村迁入。原因是某年黄河发大水,王氏宗族原住地被淹没,因孙氏族人与王氏族人中有姻亲关系,就收留了王氏宗族的很多人,因此定居夏侯村。另一支于中华民国中期,从夏侯村西北30余里的黄德镇搬迁至此。原因是得罪了人,到夏侯村投奔亲戚,但是具体是哪一宗族的亲戚,村民说法不一。

2. 康氏入村

夏侯村康氏宗族没有族谱,据村民回忆:夏侯村康氏宗族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搬迁至夏侯村南9里处的斑鸠寨村。清朝时期,因遭黄河水患,村子被淹,村民就一路向北躲避水患,见到夏侯村附近地势较高就前来投奔。夏侯村当时人少,村南部有荒地,康氏族人就在此开垦荒地,定居下来。因为夏侯村与斑鸠寨村距离比较近,逢年过节有交往,当时居住于夏侯村的孙氏族人、王氏族人和杨氏族人对康氏族人没有排斥,而是大方接纳。后期经过不断的交往、通婚,关系更加亲密,就融为一村。

3. 闫氏入村

夏侯村闫氏宗族没有族谱,闫氏族人也不清楚自己的来历。据孙氏族人回忆:姓闫的是清朝时期由长垣县搬迁过来的,来的时候只有一户,是奔着淳于古寺的名号过来修行的。本来是准备在淳于古寺出家当僧人,后来看中了孙氏族人的一位姑娘,就在此结婚生子,定居夏侯村了。

4. 赵氏入村

夏侯村赵氏族人只有2—3代人,并于1948年因逃荒举家搬迁至山西稷山县,目前村中已无赵姓村民。据村民回忆:赵氏宗族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山东省东明县逃荒至夏侯村,来的时候只有赵永生和他的两个妹妹。后来,两个妹妹都嫁给孙氏族人结为姻亲。孙氏族人赠送给了赵永生一小片地,娶妻生子,就定居下来了。

5. 李氏入村

夏侯村李氏宗族在1949年时只有1户,约10人,于中华民国中期由村东1里左右的李淳于村搬迁至此并定居。原因是李姓村民本与夏侯村孙氏族人是姻亲关系,孙氏族人的女儿嫁到了李姓村民家中,后来洪水旱灾和虫灾导致李姓村民无法生存,就变卖了自家的土地和房屋投奔姻亲,缓过灾荒之后重新在夏侯村买地买庄,定居下来。

表1-1 传统时期夏侯村他姓入村情况表

  *相关数字均为约数。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的居住格局与当下有所不同,村民是按以宗族为单位的片区居住,各个宗族之间都有大街或胡同隔开,很少有姓氏混杂的情况。例如:孙氏宗族居住在村中偏东,占据最大片的土地;随着孙氏宗族的发展,在长门人数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又分为路东支派和路西支派,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宽约5米的胡同隔开。杨氏宗族和王氏宗族居住在村中偏西,与孙氏宗族之间有着一条南北走向、宽约7—8米的大街隔开;杨氏宗族与王氏宗族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宽约7—8米的大街隔开;杨氏宗族居于路北,王氏宗族居于路南。闫氏宗族位于村西,与杨氏宗族之间有一条宽约5米的大街隔开。康氏宗族与王氏宗族、孙氏宗族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宽约6米的大街隔开。

图1-1 传统时期夏侯村居住片区示意图(www.daowen.com)

大街和胡同没有名字,根据街道的南北方位,北为前街、南为后街;根据街道的东西方位、自东向西分为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其具体布局如图1-1所示。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传统时期夏侯村的片区居住并不是绝对的片区居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位宗族中的族人不守规矩,“不照路”或者出现“败家子儿”,都可能将自己的居住地卖给其他宗族成员。或者于灾荒、战乱之年,某些家户无法生存,变卖族产之后外出逃荒,也会出现宗族片区中进入外姓的情况。也有招上门女婿之后,在某个宗族片区出现外姓当家人的情况。尤其是在土地改革时期,地主、富农的居住地被瓜分,导致居住片区被进一步破坏。

四、 迁徙返乡,叶落归根

安土重迁、叶落归根是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的基本思想之一,历史上饱经流离之痛的夏侯村人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居所,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夏侯村村民一般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使迁出,大多数也会返乡。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迁徙返乡的原因表现为逃荒和避难两种形式。

(一) 逃荒

1. 原因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外出逃荒的总体原因是在家无法维持生活,如果坚守故土,一定会被饿死。但是导致无法维持生活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具体来讲有以下五点:其一,家里土地所出产的粮食只够两个人生存,而家中却有4个人,那么就必须有2个人去逃荒才能生存下来。这是传统时期夏侯村中绝大多数人逃荒的原因。其二,过继到叔伯家,叔伯只让干活,不给找媳妇,而自家的粮食又养活不起,赌气逃荒。如“疙瘩”等村民。其三,家中土地被土匪征用。山庄村土匪老巢“小寨”的修建,使得很多农户失去土地而被迫逃荒,如董月廷、董海廷等村民。其四,家中本就十分贫穷,只有1—2亩地,靠做小买卖生存的村民,由于附近村民大多数去逃荒了,买卖也做不成了,只能到外地逃荒做买卖。如孙长江、孙运城、孙运发等村民。其五,家中非常穷,无法生存,借女儿出嫁远走他乡,家人跟着女儿去生活。如孙兴德、麦蓉、“残坏儿”等村民。

2. 谋生手段

根据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逃荒过程中谋生手段的不同,可将逃荒分为以下四种:第一,讨饭逃荒。夏侯村村民中外出逃荒的小孩子、妇女、老头、老太太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产工具,也没有知识和技能,只能“张嘴要饭”,靠挨家挨户地讨要来维持基本生存。哪里要的饭好,就长期在那里定居。第二,打工逃荒。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外出逃荒者中的青壮年男子,一般通过扛长工、打短工的方式获取生存资料。但是外出逃荒者需要主家提供食宿,所以工资非常低,通常情况下每年只有2—3担粮食,并且由于在外地,“寄人篱下把头低”,必须听主家的话,工作量比在本村打工大得多。第三,做买卖逃荒。夏侯村村民中很多逃荒者本来就是做买卖出身的,有自己独特的手艺,且对于做生意很有头脑和办法,就到外地继续从事自己的本行。此类逃荒者,到外地之后,生活条件普遍比单纯要饭、打工的村民要好。第四,出嫁逃荒。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中没有结婚的女性,往往会通过在外地找一户人家出嫁,达到生存的目的。

3. 逃荒地点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外出逃荒的地点根据谋生手段的不同,有着很大区别,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逃荒地点情况

  资料来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田野调查。

4. 返乡时间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有着强烈的根土情结,无论外出逃荒多久,在生活稳定后,都要回家探望亲人。一旦家乡灾荒已过或时局稳定,就会重新返乡。即使是在外地定居、举家搬迁的,也会在若干年后返乡认亲。传统时期夏侯村逃荒村民的返乡时间有以下三种:其一,过年返乡。外出讨饭、打工、做买卖的村民很多都会在过年时返乡探亲访友。尤其是家中有亲人没有外出逃荒的,每年过年都会返乡。家中没有亲人的,一般不会每年返乡,而是两三年回去一趟。其二,遗体返乡。外出逃荒的村民在外地病逝之后,亲属根据其遗愿,将其葬回老家。其三,子孙返乡。据夏侯村村民回忆:村民“残坏儿”出嫁于新疆乌鲁木齐,其出生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后被祖籍江苏的一名劳改犯看上,二人结婚并生下一子。“残坏儿”由于有病,30多岁便去世了,但是其子孙豪身体健康,相貌端庄。母亲在世时,经常对孙豪提起自己的家乡,想返乡探亲,但是由于行动不便,终未如愿。孙豪于20世纪80年代返乡寻亲,向本家亲戚和村民讲述自己的母亲,村民才知晓“残坏儿”的事迹。

(二) 避难

1. 原因

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外出避难的原因有以下三种:其一,家中有人干八路军,长期被土匪、官兵敲诈勒索,无法生存,只能远走他乡,如闫国勋、吴东舟、王希贤等村民。其二,与人结仇,怕地痞流氓报复,只能变卖家产外出逃荒。其三,本是地主富农,由于1947年第一次土地改革时,害怕八路军打击和没收其家产,提前外出到开封、中牟等地逃荒。

2. 谋生手段

因避难外出的村民一般会提前变卖家产。但那些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的,尤其是地主、富农,根本不需要变卖家产,只需要将自家值钱的金银首饰、银圆铜钱带上就够生活,基本采用吃老本的方式维持生活。

3. 避难地点

因家中有亲属干八路军和得罪人的村民外出避难,一般不会向村民透露避难地点,即使是最为亲近的本家亲戚、左邻右舍都不会告知。因躲避土地改革而外出避难的地主、富农,一般前往河南开封、中牟两地,因为两地人员混杂,国民党军队势力、土匪势力较强,且距家近,便于打探消息。

4. 返乡时间

因避难而迁徙的村民一般不敢返乡,即使返乡也不会再次居住于家乡,因为在出发之前已经把庄和地都变卖了,导致无处可居。因躲避土地改革的地主、富农则是八路军一走就返乡。传统时期夏侯村村民称外出逃荒避难的地主、户家为“地主还乡团”,这些人一旦返乡,就会打击报复共产党员、农会委员等积极分子,分给村民的劳动工具、家具、牲口、土地也都会主动归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