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庭治理与亲属关系处理

家庭治理与亲属关系处理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北铺村的家户治理以户为单位,由当家人治理,其家户治理规矩主要有请示制度、座位制度和请客制度。当家人在家户治理的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儿子们长大成家后,河北铺村村民都会让其分家。母亲作为内当家的则管理家内的家务事。

家庭治理与亲属关系处理

河北铺村的家户治理以户为单位,由当家人治理,其家户治理规矩主要有请示制度、座位制度和请客制度。当家人作为家户的权威中心主要负责财产处理、家庭公共事务、人口管理和家庭外部事务。

一、 家户治理主体

河北铺村家户治理以户为单位,由当家人治理。当家人在家户治理的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当家人掌管家中一切事务,是个“出心力”的活。当家人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但是,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是要具备足够的治家的能力,二是要有忠实可靠、大公无私的品德。爷爷、婆婆、父亲、母亲、长子、其他儿子都可以成为当家人,具体由谁当则因家庭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一) 爷爷

在没有分家之前,爷爷在世,且身体好、头脑清晰,具有当家的能力,那么就由爷爷做当家人;爷爷在世,但是身体不好,不具备当家的能力,那么则不能做当家人。爷爷做当家人期间,如果犯参与赌博或抽大烟等错误,那么家人会不允许其继续当家。

(二) 婆婆

在没有分家前,婆婆一般都是作为内当家的协助当家人管理家务,料理家中的如做饭、添置衣服之类的事情。但是,当家的爷爷去世后,作为内当家的婆婆如果能力较强,具有当家的本领,而儿子们还不具备当家的能力且不反对的话,那么则由婆婆做当家人。但是,婆婆做当家人的话,一些对外的事务她还是得让家中其他的男性去做。

(三) 父亲

所谓“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儿子们长大成家后,河北铺村村民都会让其分家。分家后,各小家都各管各的事情,父亲就是当家人。父亲作为当家人主要管理田间和对外的事务。母亲作为内当家的则管理家内的家务事。

(四) 母亲

分家后,如果父亲没有当家的能力,且儿子们都还小,那么母亲也可以做当家人。父亲听从母亲的安排,家中事务都交由母亲管理。

(五) 儿子们

在没有分家之前,如果父亲没有当家的能力,母亲也不善于当家,儿子们已经长大,那么就可以由儿子们当家。具体由哪个儿子当家不看年龄大小,而是一看其能力,“你是大哥,不一定你当家,你有这个当家的能力,才让你当。”一看其能力,二看其品德。“如果你当家了,家里的钱都给你媳妇用,你光顾自己家,你哥哥、弟弟怎么办?”村中老人说。儿子当家后,如果发现其不行,那么家人可以将其换掉。

二、 家户治理内容

(一) 财产处理

河北铺村家户治理以户为单位,当家人对家庭私有财产享受绝对的管理权。

第一,在租用或买卖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方面,已经长大懂事的儿子们可以向当家人提出自己的建议,享有建议权。但是,最终由当家人决定。家中的女的则不管。所谓“疑人不靠,靠人不疑”,在土地的租用方面,大财主家会将此事交给管家管理,让其享受一定的管理权;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当家人那。

第二,家中的农产品一般由当家人拿去集市上出售。如果当家人自己不去,那么他可以指派家中其他人去。被派去出售农产品的人卖完农产品后要将所得的收益都上交给当家人。如果亲戚朋友家困难,内当家的可以做决定送其一些家中的农产品。除了当家的和内当家的,家中其他人都不能私自将自家农产品拿去买卖或是送人。

第三,村民家中的现金都由当家人管理。家人如果要现金的话得问当家人,告知其用处和所需数目,然后当家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给多少。春节前,当家人会主动给内当家的、儿子、儿媳们一些零花钱,让其买些衣服之类的东西。具体给多少则依据家庭条件。旧时,媳妇回娘家要带比较多的礼物,所以媳妇回娘家的时候,当家人都会给其一些钱买礼物。如果家庭遇见困难需要借钱,得当家人去,家中其他人不能去。

第四,当家人的钥匙由当家人保管。儿子们都不能动;内当家的能不能动则看其有没有管理的能力,管理得了就可以,管理不了就不行。如果当家的要出去一段时间,家里可以有代理当家的。走的时候,家里不是那么重要的钥匙可以给代理当家的,重要的钥匙,如装有房产证之类东西的柜子的钥匙还是由当家人保管。如果家里有了新当家的,那么这钥匙就给新当家的。

(二) 家庭公共事务

在家庭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当家人享有绝对的主导权,但是内当家的也享有一定的决定权。有些事情当家的会让内当家的做决定。

第一,旧时,耩、犁、耢、耙之类的活都是男的干,女的就在家里磨面、干家务活。所以,村民家中的农活安排都由当家人决定。当家人在前一天晚上就会安排好第二天的农活。如果当家人也下地干农活,那么当家人会领着儿子们一起干。如果家里的大儿子可以领头干活,那么就会让大儿子领着其他的儿子去干活。“大儿子年龄大,懂得多。兄弟小,除一垄地,大儿子就得除两垄。一般都是大的干得多,小的有照顾。”村中老人回忆道。对于当家人安排的农活,有些家里懒、淘气、调皮的孩子就不会好好干。为此,村中老人回忆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以前,村里有户人家的父亲安排孩子去把地里的草除一除。那孩子去地里后就在那躺着睡了一觉。醒来后就直接回家了。回到家,父亲问他除了多少地。孩子回答说:“闹了一觉。”父亲很高兴,还表扬他。吃完饭后父亲去地里一看,发现一垄地也没除。回来后就问孩子这怎么回事。这时,那孩子回答说:“是睡了一觉。”听后,父亲啪的一巴掌就打下去了。从此以后,这在村中也成了一个笑话

第二,旧时,村民们都很节俭,不会随意添置衣服,有需要的时候才添,不需要就不添。如果家里有许多孩子,一般都是给最大的孩子添置新衣服,其他的孩子就穿哥哥姐姐们的旧衣服,家里的衣服孩子们一个个轮着穿。衣服的添置一般由内当家的决定,当家的会给内当家的一些建议。关于添置衣服,村中老人有一个这样的回忆:

以前我结婚的时候家里为我做了个新的大褂子。但是,这大褂子我就结婚和过年的时候会穿,平时都不穿,挂在家里舍不得穿。邻居、乡亲们都知道我有件这样的大褂子,他们结婚的时候都来向我借。所以,最后这件大褂子净用来借给别人结婚的时候穿了。

第三,村民们从小上私塾就被教育“黎明鸡起,打扫厅厨,要内外整洁”。所以,清晨早起,当家人就会将院子打扫干净。结了婚的儿子各人都有各人的房间,各人房间由各自的媳妇打扫。如果家中有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老人,那么当家人会安排家中的妇女为其打扫。没结婚的孩子的房间,如果他自己爱干净、会打扫,就自己整理;如果不会,那就由内当家的或是安排嫂子们给他打扫。腊月二十三是扫房日,当家人会召集全家人一起打扫卫生,无论男女都干,并且做好分工,男的干重活、女的干轻活、老人干些细活。

第四,一般经济条件的家庭做饭都由内当家的管,当家人不管。吃饭吃什么菜、吃多少都由内当家的决定,家人如果有想吃的可以跟内当家的说。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要吃、买什么菜则由当家人决定。“过去的菜都是自己种。过年的时候买些菜之类的就当家的管,背着布袋去买葱姜蒜之类的。以前是爷爷管,分家后就我爸爸去买。”村中老人说。村里有钱的财主家则会专门请婆娘做饭,买菜之类的事情交由管家负责,当家人不管。

(三) 人口管理

除了财产和家庭公共事务,当家人还要管理好子女以及长短工们,对其做出相应的安排。

当家人对于子女们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旧时,大多数村民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太好,负担不起所有孩子的学费。所以,当家人一般都让大儿子在家里干活,小的去读书。但是,如果儿子们年龄相差不大,那么就看哪个读书比较厉害,哪个学得快。二是工作。当家人会让脑子灵活、有口才、有心计的儿子去做生意。生意不是谁都能做、谁都会做的,所以那些心眼少又老实的儿子就让其在家中干农活,不然怕赔本。三是婚姻与家庭。村民们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村民们的婚姻都由当家人决定,不能自由恋爱。结婚后,父母会与儿子们分家,让其成立自己的小家庭,自力更生、自谋生路。(www.daowen.com)

村民家中的长短工一般由当家人负责管理。如果家里面有管家,那么可以将长短工的管理权交给管家,让管家管理其生活并安排农活。干农活的时候,如果东家的儿子和长短工都去地里干农活,并且东家的儿子管事,那么当家的会把管理权交给儿子,让儿子支配长短工干活。如果儿子不管事,什么都不懂,那么长短工和儿子就都听从当家人管理。但是,东家的儿子和长、短工一块去地里干活的时候,长短工会把比较轻松的活让给他干。

(四) 家庭外部事务

家庭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与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人情往来。首先,在红白喜事方面。村民们自家的红白喜事由当家人决定如何办,由当家人出面请总理或总管来家中主持。别人家的红白喜事由当家人参加,随礼的大小由当家人根据礼账簿决定。其次,在走亲戚方面。走亲戚的时候一般由当家人带着家人一起去。走亲戚的花费由当家人决定,买什么礼品、买多少都听当家人的。但是,有时内当家的也有决定权,如儿媳回娘家。儿媳妇回娘家首先要跟内当家的说,然后再由内当家的跟当家人说,并让拿些钱买东西。媳妇不能直接去跟当家人说。“不然婆婆会生气,说你不把她放在眼里。不要把婆婆甩一边,不然会被说闲话。说你不尊敬她,不拿她当回事。”村中老人说。儿媳妇回娘家具体住多少天要向内当家的请示。

第二,互助合作。在生产、生活上,相互间关系好的村民会互助合作。如秋天五月农忙的时候相互帮忙割麦子,相互借用农具、耕牛。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得由当家人去请,自家人是否帮别人、如何帮也由当家人决定。但是,如果家人觉得当家人做的决定不对或是不好,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一起商定该如何做。

第三,摊派劳役。旧时,村民们不仅要向政府交粮差,还要向黑团、联庄会缴纳摊派。粮差和摊派都由当家人去缴纳,如果儿子已经长大成人,那么当家人也可以让儿子去缴纳。旧时,日本人会在村中抓“义务性”的苦力去东北的煤窑挖煤。所以,如果知道家里被派了苦力,当家人会让儿子们逃走或是藏起来。如果逃不掉非要去的话,那么当家人会让家里比较聪明,在外面吃不了亏的儿子去,并且让其逮住任何逃跑的机会跑掉。

三、 家户治理规矩

(一) 请示制度

村民们向当家人请示的时候口头上说就行了。请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生产活动的请示。土地的经营、各项农业生产活动由当家人说了算。但是当家的可以和儿子们商量,儿子们可以向当家的提建议。家里有长工的,长工也可以享有一定的建议权。家里有管家的,管家也可以做决定,然后吩咐长工去做。但是,无论是长工还是管家,都得听从当家的,有不好决定的事情还得向当家人请示。家里的老人如果不直接参加生产经营活动了,则不需向其请示,由后辈们自己做决定;同时,在生产活动中如果遇见不懂的可以向他们请教。

2. 家庭生活的请示。在没有分家之前,家里的吃穿由内当家的决定。吃的饭菜,家里人如果有想吃的也可以跟内当家的说。衣服由媳妇们负责制作,做多少、给谁做都由婆婆决定,想要做新衣服的要向内当家的请示。家里的生活用具,由内当家和当家的一起商量购买,家人可以提意见。置办田产、房产是家中的大事情,主要由当家的管,如果孩子们大了也可以提出建议,与当家的一起商议。孩子到了读书年龄的时候,可以上得起学的家庭当家人会主动催其去上学,而且孩子上课回来后当家的有时候还考查他们,看其有没有认真上课。分家后,则是各个小家庭各顾各。

3. 对外交往中的请示。家里的女的去庙里烧香只需跟着内当家的就行,当家的不管。赶集、走亲戚则要向当家的请示,还要问其要零花钱。媳妇回娘家则向内当家的请示,不能直接向当家的请示。如果要在外面结交朋友如拜把子之类的,那这必须经过当家人的同意。向别人借粮借钱必须由当家人去,家庭其他成员不能去。

(二) 座位制度

村民们招待客人讲究座次,入座的时候遵照“左为上、右为下,内为上、外为下”的规矩。如果两人面对面坐着,则客人坐内、主人坐外。如果都是坐桌子旁侧,则客人坐左、主人坐右。此外,还要讲究辈分。

1. 家里日常的座位制度

财主家有太师椅。太师椅一般是家里的长辈坐,晚辈只有在长辈让他坐的时候才能去坐。如果家里来了比自家长辈还大的长辈,那么自家长辈得给客人让座。长辈如果坐在炕上,邻居或是儿子来了则可以让他们坐太师椅,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太师椅就只能是家里的长辈坐。爷爷坐左边,奶奶坐右边,左上右次。儿子们挨着父亲都在左边坐,媳妇挨着婆婆都在右边坐。如果爷爷不在了,那就奶奶坐左边。如果奶奶不当家,家里选了新的当家人,那么新的当家人坐右边,其他的儿子就挨着新当家的在右边依次往下坐,媳妇们则挨着婆婆在左边依次往下坐。这些讲究在一般的农民家没有。

吃饭的时候,有钱人家围坐在八仙桌上吃饭。当家人和儿子们一桌,媳妇们一桌,小孩不可以上桌吃饭。一般的农民家则没那么多讲究,装好饭后,有去饭场吃的,有回房间吃的。

一般农民家就一个炕,冬天取暖的时候一般会让家里的老人优先,孩子们则围着爷爷奶奶让“说个事”,就是讲故事。有的奶奶逗小孩的时候还跟孩子拉锯:“扯锯、拉锯,老娘门前唱大戏,亲闺女,叫女婿,亲外孙也要去,一巴掌打回去,看你淘气不淘气,淘气不淘气?”“不淘气。”“好,让你看大戏。”

2. 家庭宴请的座位制度

家庭宴请的时候桌子右上方的位子为贵,这位子属于最尊贵的客人。主人坐贵客右手边的位子,陪其一起坐在上席。陪客则坐在下席,帮忙倒水倒酒。入座的时候有以下讲究:

一是按辈分和年龄的大小入座,辈分高、年龄大的一般会被安排在上席。如果奶奶的娘家、母亲的娘家和自己的儿女亲家同时都在的话,亲戚们则按照主家爷爷、父亲、儿子的辈分来入座,一个个往下排。也就是说,奶奶的娘家人最大,其次是母亲的娘家人,最后是自己的儿女亲家。

二是根据职务及事情来入座。当宴请财主、村长、乡绅之类的人的时候,首先要看是因为什么事情请他们,请来的主要帮忙者要坐上席。其次,还要看他们各自的职务。即便是主要的帮忙者,如果还有职务更大的人,或是其家人的职务更大,也要将位子让给对方。

3. 大型宴请的座位制度

村民家里办红白好事的时候,一般是按照辈分和年龄安排座位的。但是,如果村长之类的豪绅来了,总理之类的管事人会为其安排首席、上席。村长之类的豪绅参加家里红白好事的宴席,一般都是来帮忙的,所以这座位便不按照辈分排,家里的长辈自己也会主动地让他们坐上席,即便以前是当老干部的人也会把上席让给他们。

4. 特殊宴请的座位制度

新房子盖好竣工的时候会“踩院”。踩院的时候会宴请亲戚朋友和泥匠、瓦匠之类的所有做工的人。坐席的时候,泥瓦匠的头会被安排在上席。但是,如果有村长之类的人来了,那么他们和泥瓦匠的头一起坐在上席,泥瓦匠会将主位让予他们。买地摆合食的时候,一般让辈长、年龄大、有威望的人坐主位,有时也让卖地的坐主位。纠纷调解后,让调解人坐主位。宴请帮工,则让帮工中辈分高、说话有威信的人坐主位。

(三) 请客制度

村民请客,也有一定的讲究:一是看事情,因事而定。这分为生产中的请客和生活中的请客。生产中的请客主要有买卖土地,农忙请帮工,家里特意请的技工和建房时的小工。生活中的请客则主要是红白喜事、瞧孩子、老人过寿。此外,孩子拜师学艺的时候,家长要提着礼品去师傅家,在师傅家吃饭;纠纷调解后,被调解的双方要请调解人吃饭。二是看关系,关系好的才请。对于村里的财主、村长、保长之类的人,一般是家里有事请他们帮忙的时候才请。分家的时候要把舅舅请过来。除了婚宴,其他请客的时候只要当家人去叫就好了,不需要写帖子。

宴请人的时候村中有个讲究,“请人不能隔辈”。所以如果宴请奶奶的娘家人,那得爷爷去请。酒席上的饭菜每一桌都是一样的,不能做不一样的菜,尤其是不能搞特殊化,专门为一些人做更好的饭菜。“如果有特别的招待,别人心里就会闹纠纷,心里会不舒服。不能把好的和赖的分开。只能是在事后另外再请这些人。”村中老人说道。村民们摆酒席一般都是在家里摆,家里摆不下就去院里,再摆不下就去马路上。办大事的时候,家里的厨具一般通过两种途径筹备:一是去租赁,赵家祠堂有碗筷、锅之类的出租。二是向邻居家借,管事的会吩咐人去借。

“贵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称。如果请别人来家里帮忙做事,那么这人会被称为贵客。贵客在席间会被让上座,但是招待贵客与其他人的饭菜都是一样的。对于有的贵客,还要专门安排陪席的人。陪席的人一是要会喝酒,在酒席上他既要让别人多喝酒、吃菜,把人陪好,自己还不能喝多,不能失态。二是要会说话,他要说得让人开心,不反感。三是要与被陪席的人身份、地位差不多,什么人让什么人陪,不然双方可能对不上话。四是要会划拳,划拳可以带动喝酒的气氛。陪席的都是男的,女的不陪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