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思维及其关系的介绍,经验思维与思维关系

思维及其关系的介绍,经验思维与思维关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本节将从经验思维、务实思维、循环思维、中庸思维、平均思维五个方面去考察传统时期河北铺村村民们的思维与思维关系。河北铺村村民重视勤劳致富。关于河北铺村村民的中庸思维,此处从“财不外露”和“头难当”两方面来加以阐释。

河北铺村的村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为此,本节将从经验思维、务实思维、循环思维、中庸思维、平均思维五个方面去考察传统时期河北铺村村民们的思维与思维关系。

一、 经验思维与思维关系

传统时期,河北铺村村民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经验及自身阅历的积累。村民们的经验主要包括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

(一) 生产经验

长期以来,村民们经过自身的积累和学习总结了一系列的生产经验,并将其编成农谚。如:“白露不出头,割倒喂了牛”,“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蒜瓣”,“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石榴等九年”,“会扬场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高粱要深沟,芝麻影住身”,“谷雨麦挑旗,立夏麦秀齐”,“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等等。村中老人说:“农谚可靠得很,错过这个季节就不行。农谚让生活也有了个安排,如农活多的时候就吃点好的,不然容易累。”这些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被编成农谚后,村民们起小就从家中长辈那儿习得。

旧时,河北铺村村南的耕地都种小麦,村北都种棉花。即便棉花的价格上涨,村民们也不会改变地里的农作物,因为村南的耕地不适合种棉花,种的棉花产量低。河北铺村有句话叫“庄稼不收年年种”,即便某种农作物的价格高、销量好,村民们也不会随意改变自己耕种的农作物。“今年行情好,不一定明年行情也好。这是前后看不来的东西,少了就贵了,多了就便宜了。”村中老人说道。

(二) 生活经验

旧时,河北铺村村民们积累的很多生活经验也被编成了谚语。譬如“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穿上棉”,“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早烧(云)阴,晚烧晴”,“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少盐多醋,勤走少怒”,“手舞足蹈,九十不老”,“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酒多伤身,色多伤人”,等等。“这些让家里的生活安排有了规矩,早、中、晚都有个安排。如果今年没有春,就是个黑年,姑娘出嫁的时候要戴两个盖头。”村中老人说。

村民们的生活经验除了靠自己积累外,也从家中长辈处学。但是,对于家中长辈们说的一些道理,后辈们并不是全部接纳,而是有选择地吸收。 “一般大人不让孩子说,都认为自己说的对,觉得孩子不懂。有些大人说的不对,说的是‘拗理’,说的不是理还愣说。”村中老人说道。对于长辈们说的“拗理”,会掌握事态的后辈不会明着反驳长辈,而是会顾着长辈的面子,再重新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跟长辈好好商量。不然,后辈硬是要跟长辈说,那么这不仅会伤害长辈的自尊心,双方说了不高兴,而且还解决不了事情。村民们说,不管怎样长辈总是为了后辈们好,不会让后辈们往坑里跳。

二、 务实思维与思维关系

务实思维是村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思维。长久以来,村民们流传的一些谚语、俗语可以反映村民们的务实思维。如“人要实,火要虚”,“有钱难买老来瘦”,“纸里藏不住火,雪里藏不住孩”,“地荒一季儿,人荒一辈儿”,“干活不随主,天下二百五”,“年年防歉,夜夜防贼”,“到城随城,到乡随乡,到了彭城就捏缸”,“身安抵万金,无病是神仙”,“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要受穷”,等等。

河北铺村村民重视勤劳致富。对于靠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村民们说挣得多就多花点,挣得少就少花点,这钱用得心安。对于那些来路不明的钱,村民们说“常在河边走,不怕不湿鞋”。“贪污的钱,总是心里有鬼。今天这个送点,明天那个送点,这个吃了得倒霉。贪污多了,人家就告你,让你进监狱,总有被人抓的一天。”村中老人说道。在生产、生活中村民们都尊重长辈们的意见。但是,对于长辈们做的一些他们觉得具有长远利益的决定,如果后辈们也觉得这决定正确,那么会按照长辈的意思做;如果觉得不对,还存在弊病的话,那就不会按照长辈的决定做,或者与长辈协商后换种更好的方式进行。

三、 循环思维与思维关系

无论生产还是生活,村民们都按照季节、时令的转换而循环往复着。

(一) 生产与循环

河北铺村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长期以来,村民们总结了一些气候特征,如初霜最早在10月21日、最晚在11月8日,终霜最早在3月26日、最晚在4月21日,初雪最早在10月31日、最晚在1月22日,终雪最早在3月6日、最晚在4月9日等。在季节的循环更替中,村民们根据这些气候特征和二十四节气来决定种植什么作物,什么时候开始种,什么时候收。“每年都是一样地种,一样地生活。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把事情都安好了这一年就撵着走。”村中老人说道。(www.daowen.com)

(二) 生活与循环

传统时期,村民们的生活也受着循环思维的影响。如村中的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冻破槌臼,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寒不来,十九杨花开”,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民们一年四季大概的生活节奏。“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荞麦配小麦”,则向人展示了村民们在三伏天的生活情境。对于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生活,村民们说:“生活和干农活不一样。对于这不变的生活,人过时光都不往这方面想。都想着家里有几口人,女儿出嫁了没,儿子成家有房子没。都想这个。”对于生活,村民们说健康第一,质量才是目的,如果人活着整天吃药就是受罪。

四、 中庸思维与思维关系

中庸是村民们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重要思维。关于河北铺村村民的中庸思维,此处从“财不外露”和“头难当”两方面来加以阐释。

(一) 财不外露

河北铺村有些人家里很有钱,村民们也都知道他们的钱从哪挣来的,如医生开药房看病很挣钱,有人在外面买门市开店挣钱等。对于这些人家里有多少楼房、地产等村民们心里也都大概有个数。但是,有些人却不轻易露出来。他们看起来很平常,穿的、吃的都和其他人一样。有些有钱人还会帮助村中一些穷、吃不上饭的村民。“有钱人去帮助他们,他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忘。不仅自己不会忘,后辈也不会忘,这是自己家的恩人。”村中老人说。村中也有些人挣钱后“不成好”。他们将挣的钱挥霍浪费,专门做些下赌场、嫖娼之类不正当的事情。对于那些财大气粗、太过炫耀自己,也不注意跟别人说话的方式的人,村民们是看不起的。

(二) 头难当

村中老人说,是头难当,但也还是总得有人当。当头的人要会当,得有当头的能力。在表扬一个人的时候,会当头的人会讲究说话的技巧和艺术。他会先说那人哪里哪里好,然后再说给他一点“小建议”,哪里哪里有点“小毛病”要改进。这样,被建议的人不仅听着舒服,还会很感谢这当头的人的意见。村中当头的人有些是被选的,有些则是被默认的。如村中部分村民有练太极拳爱好,刚开始这些人是没有头的,后来一老人被村民们默认成了头。“学着学着,天长日久他就是个头。都维护他,还说要不是他,他们早就散了。”村中老人说。当队伍里面有矛盾、有纠纷的时候,当头的人还要肩负起协调的责任。

五、 平均思维与思维关系

传统时期,平均思维影响着村民们的行为方式。这里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 生产中的平均

河北铺村村民在家庭生产的内部分工中秉持大致相等的原则。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生产模式中,男的因为有劳力而干地里和家中的重活,女的因劳力小而在家中做家务、带孩子、纺花,偶尔去地里做些轻活,如摘棉花之类的。在农户与农户的生产合作上,村民们秉持“你帮我,我帮你”的原则相互合作完成生产,相互帮忙的时间和劳力大致相当。在生产工具的借用上,村民们秉持“互补”的原则相互借用自己没有而对方有的农具。如果借用的是牲口,那么借用的一方不仅要照顾好牲口,还的时候还要带上一些草料。

(二) 生活中的平均

家庭生活中的平均最主要表现在分家、财产继承和养老上。分家的时候,儿子们平等地享受财产的继承权,每个儿子按股平均分配家庭财产。当家人并不能单独为某个儿子多分配财产,家中也没有特别的继承物。父母的养老问题由儿子们共同承担,每人都均等地负责父母的养老钱与养老房问题。父母生病或去世了,相关费用也由儿子们均摊,既不能少出,更不能不出。

虽然说无论生产还是生活中的“平均”都是“大体均等”,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但是一旦有人违背平均的原则,或使他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那么他将遭到大家的反对。“按道理这个是说不过去的。同一个过道都是邻居,有的户就是不掏钱,这就是这个人不讲理,很过分。”村中老人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