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07年2月3日,第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进一步提高北斗一号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进行了北斗二号系统的相关试验。4月14日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2012年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12月27日,宣布建成北斗二号系统。与北斗一号系统相比,北斗二号系统进行了重大技术变革,主要表现为定位原理的不同。
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07年2月3日,第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进一步提高北斗一号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进行了北斗二号系统的相关试验。4月14日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2012年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12月27日,宣布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同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其英文名[1]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
与北斗一号系统相比,北斗二号系统进行了重大技术变革,主要表现为定位原理的不同。前者采用主动式定位(有源定位),用户既要接收来自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又要向卫星转发该信号,进而由地面中心站解算出各个用户的所在点位,并用通信方式告知用户。这种主动式定位容易暴露自己,缺乏隐蔽性,难以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后者则采用与GPS、GLONASS相同的被动式定位(无源定位),用户只需接收来自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便可自主精确地解算出自己的位置参数。(www.daowen.com)
该系统可为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服务,除还不能达到全球覆盖,以性能而言已经与美国GPS不相上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中国装备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