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的经验积累,人类逐渐学会使用星辰(北极星、太阳等)和地形地物来判断行进方向、确定所在位置。随着社会的进步,导航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天文导航、惯性导航逐渐发展为无线电导航,指南针、磁罗盘、牵星板、六分仪、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等导航工具也依次登上历史舞台。
指南针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雏形为“司南”,起初主要在陆上使用,至两宋已成为海上导航的重要辅助设备。北宋朱或《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亦称:“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则有“风雨其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的记载,表明指南针已与方位盘相结合,成为早期形态的磁罗盘。方位盘依十二地支作十二等分,在十二地支之间再等而分之,填以天干八字,构成每字相差十五度的二十四方位罗盘。若再以每两字之间夹缝为一方位,则可构成四十八方位罗盘图。使用时,先以子、午定北、南,再观察航向与方位字的关系,正好吻合某个方位字为“丹针”(或“单针”),称“某针”或“丹某针”,居某两个方位字之间则为“缝针”,称“某某针”。及至明代,应用更臻成熟,《顺风相送》已有“定三针方法”和“定四针方法”。其法今已不详,但多针同时运用,航向的测量当更为精准。与航向不同,船舶的位置由牵星板来确定。这种从量天尺发展而来的工具通过观察方位星(北半球常为北极星)的高度来计算船舶与陆地的距离远近和方向,从而确定船舶的位置和航向。《郑和航海图》附有四幅《过洋牵星图》,系郑和船队横渡北印度洋时的航海图,代表了15世纪天文导航的世界水平。(www.daowen.com)
“地理大发现”及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刺激了西方导航技术的进步。18世纪,六分仪和天文钟相继出现,前者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天体高度以获得纬度,后者则利用时间求取经度。1837年,美国船长T.H.萨姆纳发现天文船位线,从此在海上同时测定船舶的经度和纬度成为可能,奠定了近代天文定位的基础。20世纪20—30年代,无线电测向技术问世。利用电磁波在均匀理想媒质中沿直线传播,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度恒定,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的特性,导航设备能测量出载体相对于导航台的方向、距离、距离差、速度等参量,从而为船舶和飞行器提供精确导航。此后,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微波着陆系统(Microware Landing System)、伏尔/测距器(Very High Frequency Omni-directional Range/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罗兰C(Loran C)、奥米伽(Omega)、塔康(Tactical Air Navigation)和台卡(Decca)等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亦称地面无线电导航系统)相继被发明,成为主流的导航工具。不过,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普遍存在信号覆盖有限、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定位精度低等缺点,加之隐蔽性差、过于依赖导航台,其重要性逐渐被星基无线电导航系统(亦称空间无线电导航系统)所取代。尤其是以GPS为代表的第二代星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问世,开创了无线电导航定位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