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未来愿景:中国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建造

未来愿景:中国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建造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隔24年之后,新中国第四任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首度撰文公开证实:“海军广州舰艇学院专门举办飞行员舰长班,目的就是为将来的中国航空母舰培养舰长。”刘华清毫不怀疑,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20多年后如期建成服役的话,它的首任舰长,乃至航母编队司令,将从他们中间遴选产生并获得任命!刘华清渴望有生之年见到中国的航空母舰服役成军。

未来愿景:中国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建造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工业制造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这个大系统的集成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和产物。

航母是一个绵延了近百年的中国梦。毫无疑问,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航母梦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刘华清上将。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刘华清任舰艇研究院院长时就着意留心世界海军强国航空母舰的发展和应用,思考过航母研制问题,并于1970年亲自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航母工程报告,组织领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航母研制专题论证。1975年9月,刘华清第二次建言造航母。在那篇《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的万言书中,他向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大胆陈言:“尽早着手研制航空母舰!”1980年5月15日,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率团访美,先后参观了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首次登上美国的航空母舰。

如果说,以往刘华清只是从“外围”观察和思考航母问题,那么担任海军司令员之后,航空母舰在其心中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了”。从1983年开始,他有条不紊地在海军组织开展了航母的前期论证工作,并定下了航母研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然而,1987年2月下旬,却传来了中央军委常务会议讨论全军“七五”装备发展规划时,拟将海军装备发展排在末位、延缓航母发展与新一代核潜艇研制的消息。刘华清心急如焚,“要让军委总部首长全面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他毅然决定向总参汇报,“不然等上级规划好了,再放马后炮就难办了!”

1987年3月31日,刘华清亲自主持汇报会,并重点围绕“海军核心力量建设”问题,全盘托出他的思考与主张。关于海军装备规划顶层设计,刘华清开门见山:“第一是航母。我们设想用15到20年时间搞航母的预研,到2000年后形成战斗力。第二是新一代核潜艇。这两个问题涉及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这两种装备搞出来,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刘华清特别强调,“这两种装备不仅为了‘战’,平时也是为了‘看’,‘看’就是威慑!”

“我们设想,”刘华清定下航母研制时间表,“‘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刘华清的汇报,在总参、国防科工委产生了重大反响,并对中央军委研究制定军队中长期装备发展规划形成了直接影响。

刘华清很释然,也很淡定。汇报会过后,他将海军军校部长和干部部长召进办公室。“今年秋季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一期‘飞行员舰长班’。”刘华清下达指令,“这个班人不在多,10个足矣。关键是综合素质过硬、年轻,要优中选优,百里挑一!”

“他的这个设想深深鼓舞了后来人。”时隔24年之后,新中国第四任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首度撰文公开证实:“海军广州舰艇学院专门举办飞行员舰长班,目的就是为将来的中国航空母舰培养舰长。”

刘华清毫不怀疑,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20多年后如期建成服役的话,它的首任舰长,乃至航母编队司令,将从他们中间遴选产生并获得任命!时间是公正的,它为刘华清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作出了客观的历史见证。

在中央军委任职10年间,特别是担任军委副主席以后,刘华清更是矢志不渝谋划航母建设。

“我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作为邓小平亲自点将的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主帅,在海军装备发展战略上,刘华清对航母情有独钟,“如果问我航母和核潜艇以后如何排队,我说海军缺少的航母应安排在先!”

为推进航母研制进程,刘华清做了大量工作。他多次主持召开航母规划研讨会议,领导完成了航母全系统论证预研,批准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出国考察,并聘请国外航母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技术资料。为掌控航母核心技术,凸显后发优势,他采取多种解决方案,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促成航母早日立项建设,他在军委高层会议上,多次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刘华清渴望有生之年见到中国的航空母舰服役成军。毋庸讳言,未能在军委任期内促成航母立项开工建造,是其漫漫70载辉煌军事生涯留下的最大遗憾。

“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刘华清的这一明志誓言,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12]

令刘华清欣慰的是,继他之后的历任海军司令员和海军领导班子,为早日实现中国航母梦,进行着马拉松式的接力赛。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事情。

1998年,澳门一家名为“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老板徐增平,通过竞标买下“瓦良格”。2000年4月1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经理再度受命出征,负责把“瓦良格”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托运到大连港。与此同时,海军某舰艇支队退役支队长、大连造船厂副厂长唐士源也受派前往增援指挥海上拖运航行,但在欲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到土耳其政府阻拦,并命令退回黑海,开始了此后五百多天在黑海上的徘徊。经过中国政府的多方努力,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漫长周折(从1999年7月算起),行驶1.52万海里(约2.82万千米),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抵达了大连港。(www.daowen.com)

作为中国第一艘航空目前的总设计师朱英富回忆说:“‘瓦良格’拖到大连时,几乎就是个空壳子,只有船体和几台主机,我们刚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之前从来没接触过航母设计,也没有任何图纸参考。”此前有传闻说买回瓦良格号时还顺带运回了几卡车图纸,但事实上是没有的。有报道称此前瓦良格号完工60%到70%,这应该是真实的,但是这艘船在乌克兰放了很长时间,里面很多建好的设备后来又拆掉了,事实上等于从头再来。我国也曾试图联系瓦良格号的设计方提供一些帮助,但被对方拒绝了,还曾邀请过建造瓦良格号的乌克兰船厂专家前来,但能够提供的帮助也少之又少。瓦良格号到我们手上时就像是一栋“烂尾楼”,我们必须要完工,而且还要建得满足我们的需要。因为苏联设计航母的思路和美国完全不同,更强调单舰的全面能力,舰上甚至布置了反舰导弹的位置,这并不符合我国海军的需要。

“我们需要的是编队作战,依靠舰载机,更靠近美国的思路。”朱英富说。

从2004年中央决定续建,到2012年正式服役,8年时间,朱英富和团队成员把“烂尾楼”变成了一艘现代化航母。001A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苏院士曾说:“还有我们一位副总设计师,可以说他一辈子都在做航空母舰的研制。当时这个刚刚启动以后,我当时记得非常清楚。我跟他在一起谈工作的时候,他爱人还探头进来:‘你们还在聊啊,怎么还不去吃饭啊?’因为那时候已经很晚了,但没过两天,说他爱人查出非常严重的癌症来,但是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同他的夫人。在不久后他一次远距离出差的过程中,他没能跟爱人见上最后一面。确确实实,他把他的整个心血、整个智慧、整个经历全部投入到了我们航空母舰的研制中。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感召,有他们的表率,在整个设计师团队的努力下,如期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就是我们辽宁舰的这样一艘航空母舰的设计研制工作,使得我们首艘国产航母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无论设计的质量,建造的速度,应该说是速度快的、质量好的、成本控制也很好的。就是通过这样一艘航空母舰的研制,也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设计师团队。有一个系统,从策划,从设计,从安装,从设备生产到实验,前前后后花了五年时间,没有节假日,‘五一’‘十一’、春节全在现场。我们这帮年轻的设计师团队,非常非常年轻的,就硬是把我们这样一个关键的系统,从设计到实验到这个科学规律的探寻,到边界条件的获取等等,成功了!这个系统可以说决定了我们这个既有外在的颜值又有内在气质的非常非常关键的系统,我们没有耽误我们这艘航空母舰整个工程进度。”

如果说“辽宁”舰的整修让中国开启了航母之旅的话,那么001A型航母的设计建造则真正让中国完全掌握了一艘航母的全部秘密。2017年4月26日上午,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新航母001A型航母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中国还有在建航空母舰,其作战能力能否取得飞跃,电磁弹射器的上舰问题是关键,解决电磁弹射器上舰的关键人物是马伟明院士,被称为“国宝级”专家。

2016年8月5日,湖南省政府与海军工程大学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出席签约仪式级别最高的领导是湖南省长杜家毫和海工大校长韩小虎。值得关注的是,《湖南日报》在介绍其他人员时如是表述: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出席,海军工程大学副政委沙成录、副省长张剑飞代表双方签约。按惯例,省级党报时政报道中,一般只有副部级以上领导才会列名。那么仅以教授身份亮相的马伟明,为何不仅列名,还排在校领导和副省长之前呢?

事实上,《湖南日报》省略了马教授的几个重要的身份。马伟明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军委两次为他记一等功。他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岗位级别是专业技术一级,待遇相当于中央军委委员级别。马伟明还是中国科协副主席和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大”上当选中候补的得票数比一些现任省长还要高。在中央委员中,像他这样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成员,屈指可数。

在此次入湘签约之前,马伟明已经因为一张风靡网络的图片为人所知。2016年6月底,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到海军工程大学参加活动,马伟明教授向他介绍情况。当时天空正下着雨,吴上将亲自为马少将打伞,赢得网友点赞无数,称此举是对“国宝级”专家的重视。马伟明曾当选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排名紧随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之后,是军队系统当选的唯一科技专家。

在电磁弹射器的上舰问题上,马伟明曾有一句名言:“哪怕少活十年,也要攻下特种电力技术难关!”

自2002年开始,马伟明带领团队开始对电磁弹射器原理样机进行科研攻关,于2008年完成,经过5年的不懈冲刺,马伟明带领项目组完成了样机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43项关键技术全部被攻克,申报国防专利32项。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7位院士在对这一重大成果评审时激动不已,其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随后,他又马上启动更尖端技术的研发。2015年时,马伟明表示,中国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他还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输美国,甚至更为先进!马伟明曾经说过:有人问我,你最缺的是什么?我说是时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很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存在着一代甚至几代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与发达国家赛跑,与时间赛跑,外国十几年搞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发挥后发优势搞出来。有人算过一笔账,一年365天,我们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基本上是“五加二”“白加黑”,天天在搞科研,1年顶别人3年。为了攻克难关,马伟明一心投入到科研,往往忽略了家人。他回忆道:“2007年,我父亲患胃癌到武汉做手术,当时我特别忙,天天在实验室,把已经联系好住院的事忘说了。老爷子见几天没动静,气呼呼地闯进实验室,对我吼了起来:‘马伟明,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家里事不闻不问,你究竟着了什么魔?’我一听懵了,这才想起来,赶紧安排送老爷子去医院。事后我也内疚,感到这些年来对家人确实亏欠太多。”

正如马伟明院士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时的获奖感言中所说:

有人问我,你这么拼死拼活,究竟图的是什么?我回答,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三不图官,就想实实在在为国家和军队做点事。我认为,盯着名利,科研之路注定走不远;盯着权力,科研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我和团队搞了几十项课题,我从不在别人的科研成果上挂名;我们拿了很多奖,一些人以为我们赚了很多钱,但知情人却称我们是“最穷的教授”“高智商的傻子”。说实话,如果我们只想个人发财,每个人都能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作为军人,不能只盯商场、忘了战场,只图赢利、忘了打赢!有一次,组织上到学校考察干部,一名首长提名要我当校领导。我当时想都没想,就婉言谢绝了。我知道自己的舞台重心在哪里,我们搞科研的人必须心无杂念,远离功名,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二三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13]

未来想:

第一,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拥有航母,国家的海上力量将出现立体化、体系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提升,将一个国家的海上活动能力从近海推向了中远海,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备力量。

第二,每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在充斥着太多利益和诱惑的今天,唯有坚守一份淡泊和清贫,才能潜心攻关克难,勇攀科技高峰。

第三,在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有很多像朱英富、孙光苏、马伟明这样甘于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们的奉献精神、攻坚克难精神在他们身上薪火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