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及其灿烂的成就与其创始人管彤贤的个人精神、追求和魅力是分不开的。
管彤贤,高级工程师,上海振华重工公司创始人及首任总裁。1933年在北京出生,1951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北京工学院学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二批大学生。虽然一生经历坎坷,但管总始终对事业、对理想有着坚韧不拔的追求,这一点对振华此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时任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的管彤贤到上海港口机械厂蹲点,意识到了这个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行业在中国的前景。1992年,59岁的管彤贤下海,由交通部出面,并由当时上海港口机械厂引进资金,成立了上海振华重工有限公司。
“我有一个优点,可能年龄大一些,经历的事情多一点,追求的目标就和有些年龄的人想法不一样。”
管彤贤提起自己在59岁毅然决定“下海”的往事时,无限感慨地说:“当时,就是几个热爱港机事业的人,聚在一起做了点儿事,有些机会如果放过去,可能以后都追求不到了,可遇而不可求啊。”
26年前,管彤贤审时度势,向交通部提议,要自行筹建一家专做出口集装箱装卸机械的独立企业。当时已经59岁的管彤贤,凭着一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力陈产业的大好春光,要求交通部批复。果然,交通部同意成立一家注册资金10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于是,1992年,一切从零开始。13个人,100万美元投资,振华重工开始蹒跚学步、奔跑、腾飞。(www.daowen.com)
“振华的发展是赶上了好机遇,拼命往前跑,就跟上去了。”管彤贤谈起振华重工的发展历程,言语间总是带着一份云淡风轻的从容,似乎当年那些“没资金、缺技术、连模仿别人都费劲儿”的岁月,只是为振华重工如今的辉煌业绩做铺垫。
在管彤贤看来,当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已经进入大发展期,而船舶大型化时代的到来,也要求港口装卸机械更新换代能够实现快速装卸,这正是振华重工需要的发展机遇。但是,企业成立初期举步维艰,不但缺乏资金和技术,而且当时的振华重工并不是著名品牌,参加海外投标曾屡被拒绝。“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去投标人家不要,当年我们投新加坡,大概投过五次标,一次都没中。”管彤贤回忆道,“港口机械属于耐用工业品,人家首要看的是品牌,而不是价格,(在这行中)知名品牌体现了你的质量、你的技术。”
面对如此艰辛的开局,管彤贤并没有轻言放弃,他始终坚定地相信,振华重工的产品一定能够以“可靠的品质、有竞争力的价格”得到客户的认可。终于,几经波折,1992年底,振华重工拿下了第一份海外订单。尽管这份来自加拿大温哥华港的订单并没有给振华重工带来太多的利润,但这是振华重工第一次被世界港口接受和承认,是振华重工开拓海外市场的“开路先锋”,也成为“中国制造”和“ZPMC”走向世界的起点。[1]
振华重工第一条运输船的诞生也是管彤贤不言放弃的最好例证。1992年,国际上运输船是由荷兰垄断,荷兰方面提出的要求是,两台机器150万美元的运输费,而且送达时间不能确定,同时要求机器送到后三天必须调试完后卸完。面对荷兰方面提出的这一无理要求,管彤贤拍案而起:“没有自己的运输船,就等于没有脚,我们的产品走不出去,振华的产品运输不能受制于人。”于是,公司决定自己买船。但当时振华的业务刚刚起步,缺乏资金,于是向港湾集团打报告,请求给予支持。港湾集团组织专家论证后,否定了振华的意见,当时在会上,管彤贤就与各位专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此后,管彤贤又多方奔走,征求支持,经过多次努力,港湾集团允许振华自力更生进行造船,但是不给钱。在此情况下,管彤贤又找到了当时上海市的副市长徐匡迪,徐匡迪对振华的事业、努力较为肯定,亲自指示计委(现发改委)贷款给振华。最终,振华从计委得到了贷款,但不够买新船,于是花200万美元买进一条装煤炭的旧船,自己牵头改造,切割组装。没有图纸,就组织技术人员去学习请教,经过4个月的努力,振华成功地改造了废船,并顺利通过了试航。振华重工将其命名为“振华2号”。随后,振华2号满载货物于1994年4月5日扬帆起航,四台起重机也都按时交货。从此,振华有了自己的腿,在各大洋上畅行无阻。[2]
管彤贤的毅力使振华拥有了自己的运输船,在经营上占据了很大的主动权,而不用受制于人。更重要的是,这种毅力在振华的发展中对其他员工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轻易不言放弃、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已经成了振华员工的主要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