澥浦船鼓原先是当地渔民出海捕鱼前和谢洋归来时,送行祈福和迎归喜庆所用,后来逐渐用于民间庙会及各类节日喜庆活动。
早在600多年前,浙东沿海小镇澥浦是宁波一个著名的渔港。据宝庆《四明志》记载:澥浦即古所谓渤澥,俗讹为蟹浦。澥浦为龙山之南和镇海、慈溪、余姚之北“山南三北”的通衢隘口、军事要地和渔港商埠,史称“镇北重镇”。这个渔镇在清代市肆颇盛,热闹非凡。伴随着渔民出海和返航的渔事活动,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开始,源于渔民祭祀海神、庆祝丰收的澥浦船鼓逐渐流行,并一直受到附近渔民和普通群众的厚爱。后来,捕鱼作业南移,澥浦镇作为一个渔港的地位渐渐发生变化,很少有人再提及传统的澥浦船鼓了。年轻一代似乎更加远离了这个古老的民间表演形式。
澥浦船鼓是一种以打击乐加曲牌形式演奏的民间歌舞。船鼓演奏具有浓厚的喜庆气氛,曲调高亢,和声粗朴,节奏有力且起伏跌宕,形成虽欢闹却不噪的独特音韵,兼以粗犷奔放的舞蹈动作,非常适宜于场地演出,因而随意性也比较强。
每艘船配置三人,一人持船头,一人把船尾,中舱置一大一小两鼓,人站在舱内击鼓,形式与旱船舞类同。表演时,先奏一段短曲,船上表演者边敲边出边舞。表演时间长短灵活。
澥浦镇在明清年间是个很大的渔港。澥浦中的“浦”字是古语,意思是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澥”通“蟹”。合起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靠近水边、有螃蟹的地方”。当地有句民谚“三百号渔船回家转,三哥还在崇明县”,就是形容渔船之多。而渔民又多为河南籍和福建籍迁居来的,亲人们出洋捕鱼和谢洋归来时,河南籍的往往以敲锣击鼓示庆,福建籍的则常常以竹木条扎成船形载歌载舞。后来,二者逐渐融合,就有了这船形舞与锣鼓伴奏合一的船鼓队,每逢渔船满载而归,渔民们就以船鼓表演来庆祝丰收,并扩展至民间庙会及各种民间传统节日与喜庆活动。至清末和民国初最为红火,民间影响很大。
旧时的澥浦船鼓演出场地多为渔港空旷地,演出人数可多可少,多则数十人,少则七八人,由龙头作导,众人相随。表演者服饰以画有龙、虾、鱼等图案的渔民对襟衫为主,背景是画有海洋相关图案的渔船,表演的乐器由唢呐、大堂鼓、小京鼓和锣钹等响器组成。过去每年在游行时,船鼓是打头阵的,有气壮山河之势、汹涌澎湃之威。(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的澥浦船鼓,船身是由粗毛竹制成的,缠上各色花朵,两头连紧。人就在船中央,鼓系于撑船者前方。表演者斜挎一条粗布带,用以连起船身。有一只大鼓位于队伍最前面,以鼓声作指挥之用。船随着鼓的节奏,或前进,或后退,做出在海浪中行驶的状态。
1996年起,在镇海区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开展了对当地民间舞蹈的挖掘和抢救,在保留澥浦船鼓精华的基础上,赋予新颖的时代元素。2006年,浙江省群艺馆舞蹈专家辛冠中、作曲家刁玉泉在保持澥浦船鼓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从现代审美需求的角度进行借鉴与创新,对澥浦船鼓又进行了 提升。
图4-8 澥浦船鼓
现代的船鼓改革了道具,以一艘大渔船为主角,十二艘小渔船为配角,组成舞台阵容;原来由两人抬船、一人击鼓的“旱船”,设计成舟鼓合一的“单人蟹鼓渔舟”;设置了十六个手持镇海宝塔的渔姑,内容增添了渔民斗浪场景和渔姑企盼出海亲人平安归航的剧情。现代的船鼓还改革了演员的服饰,男演员的服饰以海蓝色为底色,饰以金色的渔网装饰。女演员则以红色为主,与手持的金色宝塔互衬,强化了舞台视觉的喜庆色彩。船鼓的曲调,在保留江南马灯调旋律的基础上,增强了江南丝竹的音乐成分。整个曲调以海潮波涛为基调,以号子鼓声为高潮,浙东特色非常强烈。现代的船鼓将浙东渔民文化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声势浩大,震撼人心。高亢朴实的曲调与粗犷奔放的舞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原汁原味的渔家风情。现代的船鼓演出以“开船啰——”作为引子,之后按照“出海、作业、搏海、丰收、归航”等5个反映渔民打鱼作业全过程的章节进行表演。同时,增加了笛子、大旗锣、川钹、水钹等器材,以增加演奏时的气势。经过提炼和再创作后的澥浦船鼓,不仅保留了适合于在渔港空旷场地表演的特点,而且具备了上舞台演出的条件。当澥浦船鼓这个几近失传的文艺表演形式再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立即显示出勃勃的生机,成为表现浙东沿海民俗风貌的文化品牌。
2005年6月,澥浦船鼓第一次亮相浙江省海洋特色体育项目比赛,便赢得了亚军;2006年9月,澥浦船鼓又获得了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金奖;同年还被列入《镇海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群艺馆又在澥浦设立了“浙江省新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建设——澥浦船鼓项目基地”和“浙江省新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建设——团队建设实验基地”。此船鼓队由澥浦当地农民组成(男18人、女16人),2007年7月31日进京参加“相约奥运·好运北京”演出,得到了奥组委的肯定。2009年,澥浦船鼓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