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楼船:江海作战利器,历史与现代

楼船:江海作战利器,历史与现代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楼船,是适用于长江和近海航道航行作战的大型、多层兵船,它的船板上建有数丈或十数丈的楼台,战时可居高临下对敌船实施攻击,被称为“楼船者当陵军之行楼车”。吴国造的战船,最大上下五层,可载人3000。截至2017年12月,全市水路共拥有营运船舶638艘,总运力853.4万载重吨,其中沿海船舶572艘、851.8万载重吨,内河船舶66艘、1.7万载重吨。从船舶类型来看,拥有液货危险品船107艘、42.7万载重吨,多用途船28艘、17.8万载重吨、863

楼船:江海作战利器,历史与现代

战船是古代用于水上作战的船舶,是现代军舰的鼻祖。从甲骨文记载船只远征东部敌国看,至少在殷商时期,我国便有了战船。

春秋战国时期,战船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成为当时发展最快的舟船种类之一。战船最早是从民用船只发展起来的,但是战船既要配备进攻武器,又要防御敌方进攻,因此它在结构和性能上的要求都比民用船只高。吴国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越国吞并吴国后,吸收了吴国战船技术,也发展了诸多战船,包括“艅艎”“突冒”“楼船”“桥船”“须虑船”“戈船”“三翼”等多种舰艇。

艅艎,又称为“余皇”,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战船,战时作为指挥旗舰。

突冒,相当于陆战中的冲车。

楼船,是适用于长江和近海航道航行作战的大型、多层兵船,它的船板上建有数丈或十数丈的楼台,战时可居高临下对敌船实施攻击,被称为“楼船者当陵军之行楼车”。借楼船可以登高望远,及时发现敌情,仿照陆军中的楼车制成。当时的楼船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有水手操舟划桨,保证船能迅速航行;上层为作战和指挥的场所,设有金鼓、旗帜及各种刺杀射击的武器。楼船上士兵人数较多,是春秋战国时期集中体现造船技术水平的舟船形态之一。

桥船,是一种行动轻便的舢板,在水战中适合实施快攻、偷袭和运送士兵。桥船又被称为“赤马”。

须虑船(鹘鸼船),航行于我国南方,后代仍延续使用。须虑船自古应用于战争,越人尤擅此船。

戈船,主要是防御从水底来的进攻。水战时吴越水军从水底进攻舟船,出奇制胜往往成为关键。因此,将戈置于船下不但可以防止敌人从水下进攻,同时在日常航行中还可防止水中鳄鱼之害。直到汉代,戈船还见诸史籍,汉代有戈船将军。

水军的主要战舰是三翼,即大翼、中翼和小翼。其中大翼长10丈,阔1.5丈,可以载士卒90多人,有较高的航行速度。吴国就是凭借这些战船先后在汉水和太湖大败楚、越两国的。后来勾践卧薪尝胆,越国灭吴时的战船已经发展到300艘之多。

秦统一六国后,吸收了江南一带的造船技术,推动了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到了汉朝汉武帝初年,经济繁荣,财富雄厚,战船更进一步发展,例如戈船、桥船、斗舰、艨艟、楼船等。

有记载说,汉朝打一次战役,就能出动楼船2000余艘、水军20万人。而且舰队中配备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艨艟”,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www.daowen.com)

三国时期孙吴割据江东,造船业发达。吴国造的战船,最大上下五层,可载人3000。孙权乘坐的“飞云”“盖海”等大船更是雄伟壮观,多次派出大船队远航辽东及南海海域。

唐代大力发展造船业,设立专管督造舰船的水部郎中、舟楫署令等官职,在长江沿线和江南等地建造战船数百艘,用人力驱动运转的明轮船——车船出现。这种战船,操纵方便,行驶快捷,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上的杰出创造。

宋代,车船盛极一时,又发展海鳅、双车、十棹、大飞、旗捷、水飞马等战船。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明州定海(今镇海)水军统制官冯湛奉命打造战船。他仔细分析多种船只特点后发现:湖船底可以涉浅,战船的盖可以迎敌,海船的头尾则可以破浪。于是把各种船只的优点集中在一起,造出了多桨船。这种新型的多桨船性能极佳,江河湖海无往而不可,且能载甲士二百人,往来却极为轻便,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新式水军武器。

南宋实施义船法,征集民间船只戍守隘口。庆元府(今宁波)六县(昌国、鄞县、定海、象山、奉化慈溪)共管船7916艘,船幅一丈以上的大船1728艘。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江南后,一面发展海运,南粮北调;一面壮大原建水师,远征他国。宁波战船业继续发展,在昌国西部之岑港建造船基地,建造战船,且辟为泊船港口,造船技术臻于成熟。

明朝,因抗倭形势严峻,民船也渐改为战船。如嘉靖年间,宁波网梭船先为渔船,后因抗倭之需改制成战船。一船三人,首者拉帆,尾者执桨或橹,中者执兵器。攻守自如,布帆轻捷。因船之长度为一丈八尺,俗称“丈八河条”。后因船身增大,船一侧加装船肋者或两侧皆装船肋者,称之“单拦河”或“双拦河”。

明代海禁,对船型、船速有种种限制。宁波沿海是明代重要军事要塞,为战船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明政府在浙东宁波设立不少卫所,有临山卫、观海卫、定海卫、宁波卫、昌国卫,以及三山所、龙山所、余姚所等。初制沿边军卫,每所船5只,军100名。宁波府在嘉靖年间就有5卫20所,并置18个巡检司。观海卫的战船建造制定有《造船则例》和《修船则例》。《造船则例》中对大小官船、哨船等尺寸、造价都有详细记载。如风快尖哨船长4丈2尺,深3尺2寸,阔8尺,底厚5寸,连工具等项用银25两。

但在世界舰船已进入近代发展阶段的历史情况下,沿袭中国古代战船建造技术,建造或利用商船改造木质帆战船或帆桨战船,就显得形制杂乱,质量较差。到清代,曾居于强盛地位的中国战船业终于日趋衰落,失去了抵御西方殖民主义海上入侵的物质手段。

和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近代宁波造船业发展迟缓,1949年后才有较快发展。1960年,浙江省交通厅为了发展推广机械动力船,发展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对宁波地区的木质风帆船进行了普查,当时宁波地区仍常见的木帆船有百官船、乌梢船、卤蛋船、绿眉毛等。百官船多用于装载木材及什货,航行于宁绍水系;乌梢船一般都用以装运毛竹、木材、煤炭、黄沙、什货,航行于宁绍地区山溪支流和潜水地区;卤蛋船当时多用于装载矿砂、煤炭、鱼鲜及一般什货,主要航行于上海、宁波之间;绿眉毛多用于装矿砂、煤炭、粮食、木材及鱼鲜等,主要航线为温州—宁波—上海,但也能远航山东、福建、台湾日本、南洋群岛等。

20世纪70年代中,宁波籍钢质船逐渐开始远洋营运。如浙江船厂建造的“明州4号”就运营宁波至香港航线。现代宁波造船业基本采用数字化、模式化、标准化操作,所造之船也多为民用的散货轮、集装箱轮等,与古代已是大不相同。

截至2017年12月,全市水路共拥有营运船舶638艘,总运力853.4万载重吨,其中沿海船舶572艘、851.8万载重吨,内河船舶66艘、1.7万载重吨。从船舶类型来看,拥有液货危险品船107艘、42.7万载重吨,多用途船28艘、17.8万载重吨、8636TEU(标准箱),集装箱船26艘、51.7万载重吨、35628TEU。全市沿海船舶平均船龄10.8年,沿海货船平均吨位15263载重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