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刚刚开年,三个全球并购大单拉开了新一年的序幕,中国再次显示出将要掀起第六次并购浪潮的能力。中国化工集团对德国橡塑企业的并购、万达集团对美国传奇影视的并购,一个创下了中国对德国企业并购金额之最,另一个创造了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并购规模。而著名的海尔集团在采用自主投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十年之后,终于和世界著名企业、被称为传统产业经营管理教科书的GE家用电器集团结为连理,以54亿美金的规模实施并购,同时和GE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万达的一系列并购值得回味。纵观万达集团所有的海外并购,我更看好这次对传奇影视的并购,由此万达集团进入到世界主流影视文化产业市场。既不像中国化工集团那样典型的“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模式,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装备制造水平,又不像复星集团那样的金融资本并购模式,通过并购、整合最终要退出变现获利,万达集团首先是转型,迅速通过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使万达走出中国商业地产、中国城市综合体老大的影子,结束中国房地产过剩行业龙头老大的称号。对于万达来说,王健林依靠地产这个主营业务成为中国首富之后,面对产业过剩的到来,他在旅游地产、文化地产拼杀突围,之后并没有选择诸如互联网、高科技、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大健康等产业,也没在金融领域大做文章,而是选择了文化体育,并且在尝到甜头之后把文化体育产业链的打造从中国推向了全球。传奇影视的并购,是万达集团在全球文化影视产业战略投资的最重要的布局,相当于拥有了整个产业链的心脏。
我可以把万达集团对传奇影视的并购称为万达所有海外并购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我在2013年和加拿大的投资银行家艾尔先生讨论过美国著名影视集团米高梅的并购,知道全球影视娱乐行业已经被六大集团整合了,行业集中度非常高,老牌影视娱乐企业米高梅经历多次并购、重组、整合之后,就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影视公司了,其最著名的版权就是007系列电影。昔日黄昏的一个公司开出的并购价格也有几十亿美金,中国资本或者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全球影视娱乐行业战略投资非常困难。而万达集团先是早年在万达城市综合体以最不容易卖出价格的物业和时代华纳中国公司合作,创办了电影院线。后来中国禁止了外资投资电影院线的机会,而万达从此进入电影行业,很快利用其自有物业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影院线,后来又创办了万达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再到青岛打造了影视文化主题地产。这些动作还没有走出地产商的转型轨迹。
并购美国院线,重组后上市,万达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有了最大的电影销售渠道,这是万达走出房地产的重要一步。而并购传奇影视,使万达在全球影视娱乐行业战略投资产业链上从重资产结构迈向轻资产结构,从房地产迈向全球影视文化产业战略投资,也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而这一步是确定万达在全球影视产业地位的一步。这已经不是“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模式了,而是依托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开启了“全球并购、全球整合”的新时代。万达集团通过这个并购,有机会向全球六大影视娱乐集团发起严峻的挑战。万达集团下一步不是去超越“六大”就是去并购“六大”。因为万达坐拥中国影视渠道和全球影视渠道老大的席位,中国的市场优势很难让全球“六大”分享。未来的万达国际国内影视制作所拥有的优势世界“六大”都没有。万达中国拍中国片,有中国市场;万达控股的传奇影视拍国际片既有中国市场又有全球市场;万达还可以拍表现中国与国际相关元素的影视节目,同样有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所以,万达如果奠定了在全球这样一个战略投资地位,很有可能成为世界影视文化领域的领头羊。
海尔对美国GE家电部门的并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15年前,海尔在白色家电中国市场稳稳占据领导者地位之后,进军美国市场,在美国投资建厂。我当初确实对海尔的这个举动不持赞同的态度。中国产品在中国制造产品后出口国外有低成本优势,尤其在发达国家,而要在发达国家生产制造中国品牌的产品难度非同一般。艰苦拼搏15年之后,海尔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只有不到10%。为什么没有在最初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美国呢?15年之后才对美国家电三大品牌之一的GE家电实施并购也许更有道理,也更符合中国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法则。TCL是采用并购方式进入欧洲市场的,但是损失惨重。海尔用15年艰难的步伐从产品层面获得美国市场和美国消费者的认可,可谓卧薪尝胆。有了这个15年才有了并购的信心和整合的信心。同时,海尔也用15年完全熟悉了美式文化和价值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那么这是“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模式吗?显然不是,海尔并购GE家电已经是强强对话,GE家电与海尔的中国市场已经没有太大的协同性,如果在中国市场同时出现海尔控制的双品牌产品反而会造成市场冲突。所以,海尔实际上用的是“全球并购、全球整合”的逻辑。虽然54亿美金的价格比较高,但是海尔的领导们一定清楚,自己投资15年都达不到的目的,一朝并购所实现的市场份额也许是再花15年自主投资也达不到的。
如今,中国有这个能力的企业还不多。万达、海尔还是凤毛麟角,中国能有能力参与“全球并购、全球整合”的企业数不出十家来。但是我相信每年都会有增加,在“全球并购、中国整合”这个商业模式里锻炼几年就有机会进入全球整合的视野。
从“全球并购、中国整合”到“全球并购、全球整合”需要有一个美妙的过渡。这个过渡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衔接。就是需要中国企业大面积地通过“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来解决中国企业、中国产业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企业和中国产业与发达国家无缝连接,这个连接形成之后再用目前在全中国普遍兴起的互联网+再造传统产业生态,这不仅会帮助欧洲走出困境,也会完成中国经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以及后工业社会的彻底转型。如果以现在中国的经济结构现状,仓促、草率地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形态和现有产业对接,几乎等于穿唐装打领带。例如,中国金融市场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财富集聚效应速度很快,资金的高度集中产生出强烈的投资、理财、资产管理需求,但整个金融市场不论市场产品还是市场机构、金融人才都难以承载这些井喷式的需求。金融从业人员的非专业化、低龄化,金融监管盲区凸显,监管机构、监管机制、监管对象界限模糊,都导致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在传统金融市场问题百出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大规模导入,线上众筹的大规模开展,P2P的泛滥,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声浪不绝于耳,势必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失控。曾经轰轰烈烈的担保公司现象、小额贷款公司现象渐渐平息之后,非理性的众筹模式、P2P模式一定会在退潮之后到处都是裸露者的尸体。就像饱受病诟的淘宝网,一方面是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低价,另一方面尾随而至的就是劣币驱良币的不可持续的商业生态。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形态与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完成的低水平业态杂糅在一起,不仅让消费者怨声载道,也让许多注重技术、注重品质、注重品牌、注重商誉的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都被国际品牌主导的情况下,自主知识产权汽车与国际品牌汽车存在不小差距,不论是整车设计还是发动机制造以及汽车电子、汽车传动、研发投入,东西方并驾齐驱还需不少时日。为了片面追求轻量化、追求纯电动、追求各种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政府盲目制订弯道超车的跨越式发展计划,不惜大规模采用补贴刺激政策,到处充斥着骗取补贴现象,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随处可见,我相信很快就会泛滥成灾。传统汽车没造好,新能源汽车最终还是会像特斯拉这样的汽车品牌一样,让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在和国际汽车巨头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最近,我和德国非常优秀的企业家阿本德先生就他曾经供职担任CEO的企业并购,作了非常深刻的交流。作为一位在麦肯锡工作了25年的经济学博士,出任一家小企业CEO,他用9年的时间把这家亏损企业经营成为德国第一、欧洲第三的企业。由于他和其他管理者认为企业的股东已经没有能力加大投入,把企业带向更高境界和更大规模的可能,于是他们决定,寻找中国优秀投资者来收购这家德国公司,同时,帮助这个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多次交流下来,阿本德先生基本上把我原先构思的我自认为非常美妙的整合思路阻止了,原因就是他一定要保持“德国制造”的原汁原味,不要轻易通过中国整合而改变了德国企业纯正的血统。如果整合不好,不仅达不到整合目的,还会给并购带来更加负面的影响。他甚至希望当有一天这个属于中国资本的德国制造产品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消费者都不知道这个产品、这个公司属于中国某个上市公司,属于中国股民。中国工业在发达国家企业家眼里还是这样的印象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中国企业的优越感。(www.daowen.com)
我认为,“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是中国掀起世界第六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特征。用这个并购浪潮缩短中国和发达国家经济质量的差距,十年之后,中国将借第六次并购浪潮结束之势,开启“全球并购、全球整合”的时代。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发展到2025年左右,通过“全球并购、中国整合”这个商业模式,将全面打通中国企业、中国产品、中国市场、中国产业全球的链接。再过十年,几大特征的全面出现将会真正地将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推向最高峰。这几大特征是:
第一,通过十年“全球并购、中国整合”,中国将有一大批企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的行业里成为世界最大的企业。这个意义的最大企业和今天许多由于中国自身市场巨大而成为世界最大企业还不一样。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是世界最大银行,但它并不是国际化、世界性的最大银行;而这些中国资本控制的世界最大企业无疑都是“全球并购、全球整合”的佼佼者。
第二,相信中国一百多家央企在未来十年里会有一大批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市场化、国际化能力。这些企业也将会成为“全球并购、全球整合”的主要力量。
第三,一定会诞生一批以复星、安邦为代表的全球化金融平台,在金融领域或者通过金融作为平台在产业领域开展“全球并购、全球整合”的资本力量。
第四,也一定会有一批全新的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传统产业、资本金融为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的代表性企业参与到“全球并购、全球整合”中来。这类企业从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组织体系、治理结构都和今天的或者第二次工业革命所见到的企业形态不一样。它们像经济怪物一样出现在未来商业生态里。今天中国的乐视、美国的马斯克都具有这个类型企业的前兆。
一旦这样的特色形成,世界经济的动力将主要由中美两国资本控制的世界级企业形成。到2035年,中国通过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在“全球并购、全球整合”之后完全融入国际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生态也完全形成。中国经济也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抓住千年商机,涅槃重生,再次登上世界经济龙头地位的时候,带给世界的不是霸主地位,而是世界经济活力的增长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