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全球并购首先要把自己搞清楚,还要分清是产业并购还是金融并购。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并购。还有单一业务并购战略与多元化企业的并购战略。
传统产业里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要非常小心,因为难度很大,关键在于你不如人家,凭什么能够把外国美女娶到家还要很幸福。在新兴行业领域,中国企业在技术上不一定落后。
作为常规的产业投资者或者实业企业,定位自己,首先是看自己属于什么行业,企业规模多大,是不是上市公司,自己的财务状态是否正常。并不是说只有企业到足够大的规模才具备国际化和参与全球并购的条件。很多规模很大的企业也不一定具备海外投资并购的能力。在欧洲,因为国际化程度很高,一些销售收入也就是几千万欧元的企业,不管是产品布局还是投资布局都有可能是全球化的。而中国很多大型企业国际化程度非常低,甚至数百亿销售额的企业也和国外没关系。
非上市公司参与海外并购主要是出于产品、技术、品牌、市场的需要。海外并购主要是选择在产品、技术、市场、品牌这些方面和自己有协同性的目标企业。不必考虑并购交易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关系,仅仅是从企业的角度去研究。例如,我们曾经给华为推荐过并购标的——加拿大黑莓手机,华为反馈的信息是:我们既不卖儿,也不买女。当我们在研究VERTU手机是不是适合卖给华为的时候,我就说,华为一定不会买。后来,参与并购VERTU手机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确实找过华为,华为的回复就是只对品牌感兴趣。但是,非上市公司如果去并购海外的上市公司,则要关注并购本身和海外资本市场的关系,会不会涉及要约收购,会不会构成关联交易或者同业竞争,以及并购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等。
如果是上市公司,定位自己就有很多考究了。我们实际上可以把上市公司定位为金融平台。这个说法估计从来没有过,也许很多人都不同意。我为什么这样理解呢?我对于金融的理解和传统学术部门的理解不一样,我把金融理解为资本金融与货币金融。资本金融是指资本的经营与融通,资本是货币在实物范畴的虚拟存在与价值体现。上市公司虽然是一个经营实体,主要职责是利用公司组织的合法经营活动给公司带来利润,创造价值。但是除此之外,由于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由成千上万的分散股东所有,分散股东可以通过与具体经营无关的股票买卖获得投资与回报,公司资本在每天的买卖交易中不断增加或减少,不断流通转让,使上市公司成为一个公众性的投资融资平台。所以,上市公司实际上也是一个金融平台。如果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充分理解了这个规律,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这个资本金融属性,可以实现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创造出非上市公司完全无法实现的经营效果。
在中国掀起的这轮第六次全球并购浪潮里,由于非上市公司普遍实力不够,规模偏小(少数如华为除外),难以成为并购的主流,同时,中国企业在直接到海外并购整合方面还存在很多自身缺陷,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成为“金融在前”的操作主流。德奥通航(前伊立浦)以及斯太尔(前博盈投资)都是这种状况。德奥通航前身是伊立浦,是一间从事小家电生产制造的企业,这个行业已经是充分竞争的行业,难以产生很高的回报,经营利润率很低。如果从实业经营的角度来理解,让伊立浦这个公司直接去收购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企业,在商业逻辑上是完全不成立的。伊立浦公司的小家电行业与直升机这个航空产业相差十万八千里,生产小家电的技术、管理小家电生产的理念和卖小家电的销售方式与航空产业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但是,竟然有另外一群人,通过伊立浦这个上市公司的资本金融功能,投资于这家上市公司,然后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和上市公司融资,把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技术、产品、专业团队和资本金融经营技巧带进了伊立浦,甚至连公司名称也从伊立浦改成了德奥通航。这样的操作解决了几个问题:第一,解决了投资研发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资金来源;第二,给投资直升机的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的价值放大效应找到了赚钱退出的通道;第三,解决了小家电企业直接收购直升机难以逾越的障碍以及文化冲突。
同样,并购斯太尔发动机的博盈投资这个上市公司,在并购斯太尔之前是做汽车零部件的,而斯太尔发动机是远在奥地利的柴油发动机研发企业,一百多年来积淀了几十项柴油发动机专利技术。博盈投资原有业务体系的经营者在已有的业务领域已经难以给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带来符合大家预期的收益,业绩难以提升的同时,大股东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实力改善公司的战略或者提高盈利能力。同样是一群懂得将上市公司作为资本金融平台的专业团队,能够获得市场资金的支持,有着很强的市场执行能力,可以将博盈投资改造为斯太尔。将博盈投资从一个没有竞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改造为一家以生产世界著名柴油发动机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所以,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定位,才有可能清楚自己要什么。但是,如今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不懂得将上市公司作为资本金融平台开展正确的资本运营的;另一类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不懂得怎么经营实业、产业,把上市公司当成了单纯的资本金融工具,不断利用上市公司资本金融的游戏规则而游戏人生。这些人利用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平台,和市场上一批资金贩子专门捕获上市公司热点信息和资产,利用所谓的“一二级联动”和“市值管理”,投机套利,操纵股价,甚至弄虚作假。
中国的上市公司,一定是“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最大的群体。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多层次资本市场。按照这个层次,上市公司分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2016年将要推出的战略新兴板。按照这个层次,每个板块就有每个板块不同的定位。主板市场未来主要定位于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包括大型央企、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大型制造、食品、化工、冶金钢铁、农业畜牧业、医药医疗、电子电器、造船运输、大型金融机构等。这些领域的上市公司未来是传统蓝筹股出没的地方,目前特征还不太明显,盘子参差不齐,蓝筹不蓝。但是,这个板块未来一定是“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生力军。就目前来看,一大批主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突出,行业优势不明显,盈利能力也不强,股票市值在50亿元至200亿元人民币这个区间,这类上市公司如果可以抓住有利时机,选准行业,搞清定位,完全有机会通过几次全球并购,成为行业性战略投资公司。例如,50亿元人民币市值左右的上市公司至少可以并购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的外国企业,大约50亿元人民币现金就可以100%获得股权;如果用上杠杆,增加25亿元人民币市值,只需要75亿元人民币市值,就可以拥有一个5亿元人民币市值的上市公司,如果按照中国目前主板龙头股市盈率水平来算,这个交易完成后,公司市值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不是难题。在此基础上,将海外并购的公司和中国市场、产业一整合,业绩如果再增加50%,市值到250亿了。如果以这个市值水平,再稀释50亿市值,加上杠杆因素,又可以并购到10亿人民币净利润,后面的账不用我来测算了。所以,主板上市公司一类的优质企业可以往世界级蓝筹股方向发展,海外市场2015年十大并购标的最后一位都到500亿美金了,中国碰一个先正达,报价420亿美金已经是中国天价并购了,空间还大着呢!另一类是需要转型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不管是老股东发力也好,还是老股东不想玩了,换手给新贵,都可以在并购上市公司同时,并购国外的优良资产,一箭双雕!
中小板及创业板可以选择国外一些技术型、轻资产、现代服务、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奢侈品行业公司进行并购,将上市公司打造为盈利能力高、市盈率高、极具投资价值的成长型公司。(www.daowen.com)
新三板市场既有可能存在一批垃圾公司,也有可能发展出一批很有价值的公司。在这个板块,可以利用市场估值作为定价机制,并购海外同样非常具有创新价值的项目来实现新三板公司的发展定位,使新三板公司找到符合自己发展特点的特殊通道。
我相信除了上市公司之外,未来全球并购最主要的生力军一定是各种各样的海外并购基金。目前中国的海外并购基金还没有真正形成气候,整个全球并购还处在早期的培育阶段,以2014年为例,全年对外并购和投资刚刚突破1000亿美金,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个数字每年应当在5000亿至10000亿美金。所以,中国应该专门针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之间的整合协同性关系,设立一批专门从事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海外并购基金。为了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建议这些基金都有专业性的定位,按照产业的发展方向设立。可以设立全球汽车产业并购基金、全球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全球医疗产业并购基金、全球金融服务并购基金、全球航空航天产业并购基金、全球农业产业并购基金、全球娱乐产业并购基金、全球高端消费品并购基金、全球文化传媒并购基金、全球可持续发展并购基金等,通过这些大规模专业化并购基金的设立,培育出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市场生态。
2015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学概念:“供给侧结构改革”,很快就被解读为“习近平经济学”。仔细研读之后,觉得和这本书写的东西非常相关。整个中国目前的产业生态就是一个低生产水平、过剩产能、中低消费饱和的循环,投资就是重复,出口没有优势。几乎中国所有的上市公司也都是这个生态圈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生产制造和产业结构上升级,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现在市场供给的东西。但是怎么才能够实现供给侧改革呢?我们缺乏高水平的生产能力,高端制造与高端消费品品牌都在欧洲、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本书前面所介绍的所有案例几乎都符合这个逻辑。我们提高了消费水平之后所要消费的高端商品的生产制造几乎也不在中国或者也不是中国拥有的。所以,我这才发现,本书要倡导的“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竟然完全符合“供给侧改革”所提出的内容。全球并购的标的定位,只需要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去找,一点也不会错。
关于标的的定位,取决于并购主体的市场和产业取向。如果是上市公司,标的首先是要符合你的主营业务,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大多数都处在产业水平的低端。例如,我们在德国发现了一个高水平保健品公司,希望这个公司和中国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合作。我们把中国保健品行业所有达到100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找出来,一共八家,我敢相信,没有一家公司的产品能够达到德国这个公司产品的水平。这就是供给侧结构的需要。例如,整个中国消费品产业竞争都非常激烈,包括服装、家具、饰品、珠宝等,这些领域的企业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下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难以进入全球产业链的高端,那么,就要瞄准全球这个行业的著名企业作为并购标的。
两年前,我的朋友、世界著名并购投资银行拉扎德中国区前总裁史晋京给我推荐过一个土豆片项目,一开始我没当回事。中国是土豆大国,这些年来中国土豆种植技术提高了,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优质土豆产区,包括甘肃的陇西、定西,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等,土豆都成了名牌了。我的同事告诉我,超市里面有很多土豆片品牌,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价格上相差很多,我专门买来作了比较,国际品牌的确在包装、产品品相、口感等方面比国内品牌强很多。每次去日本,我都会买上一大堆日本的点心,后来发现上海的一些点心产品也在包装、外观设计方面向日本学习,但是买来一尝,就是达不到日本产品的水平。所以,几乎全球所有高端消费品都可以成为中国资本的并购对象。
中国的上市公司就应当根据自己的产业特点从产业的纵向、横向以及跨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定位全球并购对象。
产业方向定位清楚后,就要定位标的规模。到底是买比你大的,还是比你小的,还是差不多的,这并没有定论。并购比你小的可能比较容易,但是世界历史上从来不乏蛇吞象的案例。这完全是依个案来作分析,非常专业也非常复杂,每一个并购交易都要把自己和并购目标研究透彻才有成功的可能。
此外,还需要定位产业链和价值链。如果你是一家在产业链上游、有优势的企业,你可以往产业链的下游延伸,并购下游企业;如果你的公司有产品优势,需要进入国际市场,但是你并不掌握国际市场渠道,那就可以并购国外的渠道公司。江苏的三胞集团并购了英国位于伦敦牛津街的老牌百货公司,这是一个不错的并购标的,但是并购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许三胞集团看中了百货公司所处地段的物业价值,也许看中了它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但我可能更看重它的批发以及零售渠道和客户。有了这个渠道,就可以把中国一些优质、低价的百货产品以不错的价格打进伦敦市场。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产业集中度也不高,企业规模也不太大,国际化程度更低,所以在一开始进行全球并购的时候,尽可能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作为自己并购标的。以目前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可以选择的并购标的,大约在10亿美金以内的比较多。总体来说,尤其是欧洲,并购标的非常丰富。按照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目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甚至新三板的上市公司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海外市场并购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