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由中国发起的“全球并购”主要包括哪些产业呢?这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而又敏感的话题。总体来说,中国投资者对外投资和并购的需求非常广泛,关键在于投资并购的背后有没有整合效应。本书不讨论那些完全是为了移民、规避风险、转移财富的海外投资和并购,例如,李嘉诚在海外的大举投资和并购行为基本上就和“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没有关系。主要原因是李嘉诚并不是一个只站在中国大陆的角度去看中国与全球关系的商人。
从产业上进行全球并购,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后德隆集团在海外的并购实例。当年,德隆集团在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战略投资公司“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愿景是“致力于发掘传统产业的新价值”,也就是他们希望通过战略投资、战略并购来发掘“传统产业”新价值,核心在于传统产业之上,他们早早就发现,中国有巨大的传统产业发展空间,而这些传统产业的优势不在中国。同样在2000年,他们做了一个大胆而非常超前的尝试,唐万新在一次又一次到加拿大、美国观察学习之后发现了全新的商业机会,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并购美国的优质企业,当时用了2.38亿美金并购了美国著名的通用设备制造企业莫瑞。然后通过系列重组和整合,把这些企业的技术、品牌、产品、管理和中国市场要素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美国这些企业重新诞生活力,还给中国带进来这些产业要素,使中国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让唐万新领导的德隆战略投资公司获得巨大价值的回报。距今已经15年的时间,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唐万新的战略眼光的同时,感叹中国错失了15年最好的时光。
德隆战略投资公司提出的“传统产业”就应该是中国“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最适合的产业。传统产业是指哪些呢,实际上就是发端于欧洲,鼎盛于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产业生态。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传统产业因为中国融入这个贸易协定大家庭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至2015年,整个配置已经完成,中国在传统产业整个产业链和全球的关系上也已经用尽了WTO红利,西方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上的红利也已经释放完毕,这就是全球经济出现下行的根本原因。对于此刻的中国来说,最大的机会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大规模并购处于传统产业产业链中高端的企业再与中国产业进行重组整合就是中国全球并购的目标产业。
这些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哪些领域呢?
首先是汽车产业。全球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来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整合,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制造商的格局已经很多年。2011年,欧洲汽车巨头菲亚特实施对克莱斯勒的并购。中国汽车企业对世界著名的汽车企业的并购至今为止只有吉利并购沃尔沃可以算得上。中国汽车产量已经连续位居全球首位,但是,中国最大车企上汽集团在全球的排名仅为第十,而且上汽集团自己控制的汽车品牌中没有世界级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汽车产业的关系显然不合理。中国贡献了市场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利润。而且中国汽车有国有控股汽车产业集团,也有民营汽车产业集团,还与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形成很多家合资企业,非常分散。近几年,除了传统汽车产业外,又诞生出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除了整车之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更有60%以上被外资控制。仅仅汽车产业,至少有上千亿美元的并购机会。
其次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涉及面非常广阔,包括材料工业、高端机械制造、高端钢铁制品企业、大型成套设备、电气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汽车智能制造设备、光机电一体化企业、工业自动化领域、航空及航天产业制造、智能电力设备及储能技术、节能环保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和器械、大型制药企业等。这些领域至少有数万亿美元的并购机会。
最后是消费品行业。包括服装服饰、珠宝、化妆品、各类箱包、电子和家用电器、保健品、食品、医疗健康、体育、娱乐、出版、旅游、农业产业化等领域也是中国适合并购的领域。为什么消费品行业是非常适合并购整合的行业呢?消费品行业大致可以分为生产性消费品和服务性消费品。生产性消费品大约有这么几个特征:
随着贸易壁垒的打破,全球消费品已经形成全球性市场,发达国家的消费品可以到达的市场越来越多,产品生产的销售半径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产品的生产、产品原材料、仓储物流、市场销售进行重新配置,这个配置过程就是投资、并购的过程。
中国的高速发展不仅提供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同时也渐渐成为巨大的市场,中国的投资能力、消费能力也都在发生变化,逐渐从被动的发展形态改变为主动发展形态,导致全球消费品行业形成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商业生态的巨大变化。(www.daowen.com)
由于各个国家、各国消费品生产制造和消费市场的巨大差异,消费品企业、品牌、原材料、工艺、市场、消费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关系上不断分化。
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中国的农产品一直强调自给自足,强调粮食安全。而中国总体来说不管怎么控制耕地数量,人均拥有的耕地资源还是不够,同时由于土地的分散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产品生产补贴负担加重,而巴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优势,全球农业产业资源的重组并购机会就出现了。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就成了中国企业的并购对象。与其在资源贫乏、成本很高的中国土地上生产农产品,不如到发达国家去并购农业产业企业来满足中国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再如医药行业,中国分为中药和西药。中药是中国的国粹,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文明成果,但是,由于工业革命,西方诞生了和中国医药行业完全不一样的理论和方法,导致中国在西药行业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中国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没有完全和国际医疗行业接轨,中国医药行业和国际医药行业的差距非常巨大。尤其是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环节,中国基本上只能成为发达国家药品生产的原材料提供商。西药产品主要由各类化学产品和药品中间体按照药品的标准配方生产而成,药品在保护期内,只能由药号拥有者生产或授权生产,中国在西药领域的原创产品非常稀少,所以中国西药厂家几乎只能生产国外的过了保护期的产品。虽然全球西药产业非常成熟,主要被美国强生、英国葛兰素等几家世界级企业垄断,但是经常有一些中小型制药企业开发出优秀的新药出来,它们都可以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并购的目标。
服务型消费行业同样如此,这个领域首推旅游行业。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旅游消费能力大大增强。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和最大的旅游人口输出国。这个市场的变化不仅带动了和旅游相关的制造型消费品产业的发展,如航空器的生产,同时又带动航空服务产业的发展。中国人源源不断地涌向日本、韩国、欧洲、北美、非洲、东南亚,为什么中国航空公司没有一家考虑去并购这些旅游热线的航空公司呢?为什么没有中国企业到海外大规模并购国际旅游服务公司呢?这些领域市场机会非常巨大。
资源行业,不论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如何低落,但是中国总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铁矿、铜矿、铅锌矿、森林资源都是中国需要并购的目标。
但是,中国却往往在这些领域里缺乏战略远见。记得几年前,中国由于投资拉动,资源需求旺盛,不管国有还是民营,不管矿业还是企业,甚至从来没有干过资源行业的资本,都全世界到处买矿。成熟的、投产的、有现金流的基本没有人去并购,反而到处进行风险勘探,到处并购获得开采权甚至只有勘探权的矿产资源。然后大规模投入资金建矿、开采,结果开采多少赔多少,开采越多赔得越多,都是惨痛的教训。如今,全球资源价格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时候,正是中国资源资本抄底机会到来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的国企、民企、矿业基金都不见了踪影。我曾有过两个世界级铁矿和金矿资源并购机会,居然中国若干家上市公司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们,他们只要在产的、有现金流的。完全是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荒唐逻辑。这个时候有净现金流的企业怎么可能卖给你?
还有一些领域是最应该由中国企业去并购的,那就是可持续发展行业。这是一个非常巨大、涉及领域也非常宽阔的市场。中国三十多年的粗放式高速增长,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在发展过程中躲过西方社会曾经犯过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错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代价就是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环境的持续破坏、对生态的持续破坏。在西方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已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中国几乎没有吸取教训。土壤、空气、水资源、生物、生态、自然资源都因为中国的发展而恶化。西方在工业革命后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通过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学的治理成为发达的可持续社会形态。不管是治理技术、治理手段、治理模式都是成功的、先进的,但是中国这些年来由于观念问题、立法问题、体制问题一方面继续在不可持续地发展,同时也没有很好地把西方已经形成的治理环境的文明成果很好地拿过来为我所用,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污水处理、大江大河治理都没有很好的方法。一个昆明滇池,治理十多年,投资数以百亿计的投入也没有将其治理恢复。
当然,除了传统产业之外,再过些年中国也将会成为新能源、生物技术、互联网这些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的有力并购领域。这些领域不在本书讨论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