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企业管理水平分为5个境界:
1.有没有?比如说有没有财务分析角色。
2.对不对?比如财务分析角色是不是在做对的工作。
3.专不专?比如财务分析角色对所做的事情专业不专业。
4.精不精?比如财务分析角色对所做的工作精通不精通。
5.强不强?比如财务分析角色强不强,能不能引领行业实践标杆。
当时该事业部的预算管理水平就处于第一个境界:还没有预算体系。各层人员都对花费和利润没有什么概念,更谈不上经营的意识。具体表现就是在一次开会时,总裁问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知不知道事业部上一年的利润,所有人面面相觑。(www.daowen.com)
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该事业部建立其费用预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建立流程。我们列了一个预算制定的时间表(见11-14)。先有财务部提供包含销售收入、产品成本、销售费用、培训、人工等各项费用历史数据的模板,依据这个模板,事业部负责人牵头变革小组制定各项费用科目的预算依据、方法,作为各区域、省区制定预算的指导意见;然后由各区域和省区负责人制定该区域的预算,并汇总至变革小组进行评审;之后签批执行。
图11-14 费用预算制定流程的建立
2.梳理逻辑。流程和时间是容易梳理的,逻辑才是要点。我们主要依据两个逻辑来框定预算:第一个逻辑是历史数据,原则上各项费用科目的预算都必须比历史数据在占比上应逐年下降。如上一年销售产品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为30%,则今年应该下降到29.8%或者更低。这意味着经营效率要逐年上升,转化为对销售行为的要求,就是要抬升价格或者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更多高利润产品;第二个逻辑是单项费用,即术语所说的“零基预算”。这个一般是一些新项目,单独进行预算,如增设培训投入等。
费用预算模块的变革,我们进行了逐项分析和研究,研究了事业部当时的费用结构、各项费用的影响因素及历史变化趋势,结合业务增长需要,预测了各项费用预算。同时,从中发现了诸多可以提升集团利润率的着力点。例如,调整产品结构,以低成本率产品替代高成本率产品,这也为“利润分享”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认为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事业部总、区域总、省总开始具备了“经营意识”,真正承担起了“经营区域”的职责。相比于看到销售业绩的增长,我更愿意看到销售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因为销售业绩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只是短期成功,而销售组织能力才是持续成功的关键。赚钱并不难,难的是持续赚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