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每天面临诸多决策,业务扩张、组织重构、人员调整……大的决策可能关乎企业的命运,甚至生死存亡;小的决策关乎运营效率的高低及一个部门或一群员工的得失。决策无所不在,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蒙甚至说“管理即决策”。
决策水平有三重境界:拍脑袋决策→集体决策→基于数据和分析的科学理性决策。
1.拍脑袋决策
尽管很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对待决策事宜的直觉非常准确,但这种决策的弊端仍显而易见。一是缺乏公信力,这种决策基于执行者对企业家个人的信任和膜拜,而其他员工可能就会将信将疑,执行力打折。二是参与度不够,未经充分讨论,甚至有时元老都不能理解这项决策背后的含义,执行力打折。三是难免会因直觉不准或企业家个人精力不足而出现决策失误。四是个人决策难免考虑不周全。五是这种决策的责任和压力全在企业家一人身上,不利于责任分担和下级的成长。所以,有一句话生动地描绘这种决策方式的不足:“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2.集体决策
这种改进的分式避免了第一种方式的一些不足,但仍有几个弊端。一是强势领导下,下级可能不敢发言,回到了第一种。二是盲从,可能集体中最积极发言或最善辩论的人的意见会左右集体决策。三是如果集体成员都对待决策事宜缺乏经验或真知灼见,那么也难以做出好的决策。集体决策事实上是一种基于群体理性的决策,然而可能出现“群体不理性”的时候,如疯狂的股市可以理解为不理性的散户群体做出的决策。(www.daowen.com)
3.基于数据和分析的科学决策
基于数据和分析的科学决策,就是将决策基于客观的数据分析,用数字预期决策对后果的影响。这种决策方式进一步优化前两种方式,将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都归结到逻辑智慧和组织理性。举一个例子,每年企业工资水平决策,在第一种方式下,企业家凭感觉和喜好定一个数字,这难免会引起企业内部矛盾。在第二种方式下,企业家抛出一个数,几个人说说看法,这个人说高了,那个人说低了,最后取了个大家感觉差不多的数字,决策完成。在第三种方式下,管理层讨论出决策原则(薪酬的行业竞争力或人工成本增幅控制),业务分析人员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和演绎,提出建议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是否满足高于行业平均10%、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比是否合理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等,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第三种决策方式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扩大经营规模的必由之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经营的原则不断得以确立、检验和优化,下级可以依据原则自主做出决策,不再“等、靠、要”,而企业家只需盯住大原则是否被遵循,而无须陷入细节,身上的日常经营决策压力逐步减轻,得以释放出更多精力着眼于企业的未来。这种科学管理方式正是当年“蓝血十杰”对福特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我经历的外资公司和民营企业的显著差异之一。当然,这种决策方式对企业运营数据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这是很多企业目前尚不具备,需要着手改善的。
参考阅读:业务计划的本质是建立决策的理性:从宋徽宗即位看民企决策
1100年,宋徽宗即位。我们后来人知道,这是北宋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次决策,因为这个决策直接导致了北宋王朝后来的动荡以至灭亡。那么这么糟糕的决策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现代企业经营又有怎样的警示和启发呢?让我们复原这一决策制定的场景,从中汲取企业经营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