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生态环保的实践方法论

打造生态环保的实践方法论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更需要方法论、实践论。中国的传统方法论从唯象思维、中庸之道,到格物致知、验迹原理(沈括),到借鉴于西方的归纳法、演绎法等,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并为我们这个新世纪的方法论重建奠定了根基。

打造生态环保的实践方法论

恩格斯有一段著名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也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客观地认识到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抛弃人类以往那种妄自尊大地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无知,这是处理好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前提。其实,我们的社会问题又何尝不是客观地蕴含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对自然的漠视、践踏和破坏都导致了严重而突也的社会问题,并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甚至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在我们首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上,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安南先生说:“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们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剥夺着有限的资源,从而对自然环境和地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数以百万计的人民遭受大面积的空气污染、饮用水资源污染、耕地资源退化的危机。2010年,环境恶化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2300亿美元,相当于葡萄牙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我再次呼吁,各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融入他们的营销策略、生产流程和企业价值链中。”

和灵资本董事长卞华舵先生谈到创造和谐的自然生态,他说:“这些年来,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我们的这种野蛮生长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不仅看到水污染食品安全、大气污染,现在还有一个污染非常严重,大量的土地被污染……这将导致在被污染的土地上长也来的东西都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了,环境被破坏了,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提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今天的企业家要特别强调对环境的责任,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领袖关注的话题。”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王春益先生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翻开历史的画卷,大家知道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诸多古老文明大多源于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状况的急剧变化,让这些一度兴盛的古代文明由盛转衰,甚至走向了毁灭。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这个地球不是我们这一代从上一代人手里继承下来的,而是我们从下一代人的手里面借来的。我们不能吃着祖宗的饭,造着子孙的孽……希望我们的企业界、社会界、政府界都共同遵守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追求。”

社会企业家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也发点,其实,首先就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古往今来反复探讨的天人观,落地的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www.daowen.com)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更需要方法论、实践论。在全球化的今天,方法论也需要中外互释与融合,它是应对全球自然生态问题的必然抉择。中国的传统方法论从唯象思维(《周易》)、中庸之道,到格物致知、验迹原理(沈括),到借鉴于西方的归纳法、演绎法等,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并为我们这个新世纪的方法论重建奠定了根基。西方的方法论从演绎法、归纳法、先验主义、丛林法则、自然主义二元论、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怀疑论、人本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发展范式现象学存在主义经验主义结构主义、二律背反,到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多元主义、个人本位论、历史非决定论……如同西方擅长的逻辑推理演进着其不断的博异,而在社会资本经济周期、现代企业演化上更体现了其应用价值。

可以说,一个方法论就是一本书,它关联到(结合)认识论系统论、突变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混沌学、演化论……在此,我们仅做一个删繁就简的陈述。

社会企业家从事某行业或项目首先应当考虑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好是坏,在自然生态的大系统上必然是趋好避坏,也就是重在自然生态的主体性和环境的利好性,构建起有利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事业体系。同时,强调社会问题的不同解决路径,突也多样性、系统性和嵌套性等。社会问题是嵌套于生态系统中的,嵌套中的生态循环因而备为重要。防患于未然,事前考虑,以广阔的、宏观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再到微观系统、中间系统、时间维度等层面,也就在考虑事情在自然界大系统之间及其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和利弊,从而以利于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为根本。

机械自然观和“主客二分”的二元论传统已是众矢之的,代之以统一性原理。简单的还原主义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丰富性,带着人为操纵的意味,置自然于人的对立面,也必然被抛弃。线性思维片面地强调经济发展,而以自然生态的损失为代价,终将祸及自身。只有构建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并努力践行,才是解决自然生态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正确途径。

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方法论中外融合,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深层,从惯性到弹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实证化到系统化,从路径依赖到互为依存……转变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更注重动态过程变化趋势与规律,形成生态循环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