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执行者在执行任务时,通常会优先考虑流程中被特别制定的部分或涉及考核的部分,而不会从流程的全局或流程的整体利益考虑。这会导致流程各处的执行松紧度不一,流程的整体运转率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执行错误,因此流程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第七章中已经阐述过对流程执行的检查,但那是外界干预对流程进行整体检查。如果能让流程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自检,无疑将极大提升流程执行的效率,也将助力未来流程的整体检查。
自检的目的有二:一是检查出执行过程中因个人原因造成的错误,二是检查出流程设计本身隐藏的不足。
一项好的流程质量管理工具是“PDCA循环”——戴明环。工具的名称中有“循环”,说明这是一项反复检查的工具,因此更加适用于反复运转的流程中。
因为流程反复不断地进行,检查也应反复不断进行,毕竟问题不能一次性都被检查出来,而且流程每次运行还会因为各种内外部因素而引发新的问题,因而检查需要持续进行。虽然自检也不能保证执行的万无一失,但可以尽量接近无差错。
“PDCA循环”由美国管理专家爱德华兹·戴明博士首先提出,所以又称“戴明环”。PDCA是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首字母组合。含义是将流程质量管理分为P、D、C、A四个阶段,并且将各项检查工作按照“作出检查计划→实施检查计划→检查实施效果→处理具体错误”的顺序进行。检查完成一次后,又回到第一步再次开启循环进行检查(见图10-1)。
图10-1 PDCA循环
如图10-1所示:
P(计划)——对当前正在执行的流程制订检查计划,包括流程目标的确定、流程规划的制订等。
D(执行)——根据已知信息和已有资源检查具体实施的流程布局,再根据流程布局检查具体运作的过程。
C(检查)——总结流程检查的效果,分辨检查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可继续执行,哪些出现了不足需要改进,并且找到引发问题的关键因素。
A(处理)——对检查后总结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正确的执行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不正确的执行进行纠错,并制订改正方法。至此,一次PDCA循环执行完毕,对流程的查验也进行完毕,找出了一些问题。但一定还会有未发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流程在执行过程中会因为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因素而形成新的问题,因此查验循环需要周而复始地反复进行。一次循环完了,发现并纠正了一些问题,随即开启下一次循环,继续查找问题。(www.daowen.com)
PDCA循环是一个前环连后环,大环套小环,不断循环,不断提升的流程查验方法。因此,我们总结出了该循环的两种常用检查模式,一种是螺旋上升检查,另一种是嵌套模式检查。
先看看螺旋上升检查——不断循环、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如同爬楼梯,循环运转完成一次,对流程的查验就完成一次,流程的执行质量就提高一些。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再运转、再查验、再改进、再提高(见图10-2)。每一次循环查验的内容与上一次循环查验的内容是相同的,但采用的具体方法或具体查验执行人可以不同,以便能从不同角度对流程进行检查,发现更隐蔽的不足。
图10-2 PDCA循环的螺旋上升检查
如图10-2所示,PDCA循环呈阶梯上升,每循环一次就会发现一些流程设计或执行中的问题,在问题得到改进后,流程的质量就会提高一些。
有一点必须注意,流程查验的次数可以不限,对流程执行的质量可以追求越来越好,但不能追求完美,因为几乎没有能达到完美的流程,流程的质量只有在不断检查、不断改进中得到保证。
再看看嵌套模式检查——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PDCA循环作为流程查验方法,不仅要适应单体流程(一个流程)的查验,还要适应多体流程(多个流程)的查验。通常情况下公司的流程设计都是多体的,有总公司级别、部门级别,也有小组级别和岗位级别。有时是某一个流程独自运转,有时是多个流程组合运转。当多个流程组合运转时,涉及的资源调动和执行人数很多,对流程的查验就更为重要,需确保每一个流程都能得到优质执行,才能实现整体流程的全部实现。
此时就需要多体流程查验,即对所有被执行的流程进行查验,此时PDCA循环将化身嵌套模式(见图10-3)。
图10-3 PDCA循环的嵌套模式
如图10-3所示,大循环负责查验大级别流程,中循环负责查验中级别流程,小循环负责查验小级别流程。这种嵌套查验模式与流程的嵌套模式相符,因为在流程级别中也是大级别嵌套小级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