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计基本假设及其应用解析

会计基本假设及其应用解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各个国家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年度内,再划分为季度和月份等较短的期间,这些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统称为中期。

会计基本假设及其应用解析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为会计基本前提,是指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对象,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为会计主体,一般来说应具备的三个条件:①拥有独立的经济资源;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③有独立的账簿体系,定期编制财务报表。会计主体假设,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或事项作出正确判断、对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作出正确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它既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相混淆,也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会计事项遗漏或转嫁。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或称法人),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是一个非独立的法律主体,如分公司、分厂、车间等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它一般是根据内部的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状态和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也不会停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的经营活动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既定用途使用所持有的资产,按既定合约清偿债务,只有这样,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会计核算才能正常进行。当然,任何企业也不会永久、持续经营下去的,一旦企业不具备持续经营的前提,即将或已经停业,则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www.daowen.com)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持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各个国家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年度内,再划分为季度和月份等较短的期间,这些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统称为中期。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等,据以按期结清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特定会计主体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为了实现会计目的,必须综合反映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尺度。企业经济活动的计量,存在着多种计量单位,如实物数量、货币、重量、长度、体积等。人们常把货币以外的计量单位称为非货币计量单位。由于非货币计量单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在量上无法比较。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即货币计量尺度。货币计量隐含币值稳定假设。

会计核算的四项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存在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