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的穆总经过多年的打拼才有今天的成就,由于年轻时受到别人的恩惠,所以他相信,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也应伸出援手。他每年春节都会多给员工一个月的工资,用穆总的话就是希望自己的员工能过个开心的春节。但是今年春节穆总却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他比较照顾那个新来的女员工,说他跟她有“关系”,还说“都干一样的工作,还是新来的,凭什么给他奖金比我多”。“我哪里照顾谁了?听着我就来气。其实根本不是那样的,每个人都多给一个月的薪资,我唯独多给那名员工500元,原因是我听说那名员工的爱人年前去世了,一下子家里没有了经济支柱,还有一个几岁的小孩,我才会多给她500元。没想到还有人传闲话,以后奖金我谁都不给!”穆总气愤地说道。
【典型特征】
以后奖金我谁都不给!
这些员工都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以后谁也不发了,谁也别想得到一毛钱!
【特征分析】
№ 钱的重要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最基础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例如呼吸、水、睡眠等。如果这些需要中有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理机能都无法正常运转。当人的生理需求满足后就要追求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和财产等。
管理者通过发奖金鼓励员工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如何用钱正确地激励员工的确是一门学问,如果操作方法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
№ 员工眼中的“平等”
就像穆总公司发生的例子,之前奖金都是一样多。但是由于管理者给某个人多一点儿,别的人就觉得自己吃亏,觉得受了委屈而产生抱怨。不仅对管理者产生抱怨,甚至还会排挤那名失去爱人的员工。发奖金并没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反倒是伤了和气,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甚至出现了一些不良言论。
管理者给员工多少奖金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给每个员工的一样多,这就是员工眼中的“平等”。“平等”是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的,如果出现一点儿对自己的不“平等”,部分员工就会大肆宣扬自己的“冤屈”。
很多管理者在面对发奖金这个问题时,态度就是放任自流,索性就不管了。最后,就造成了像穆总那样的表态——以后谁也不给了。(www.daowen.com)
№ 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听到管理者说“以后奖金谁也不给了”这样的话时,员工又会有新的想法:“这老板真抠,前两年还给点儿钱,现在却不给了,没良心!”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永远无法满足。当你采取一种持续性的方式激励员工,员工就会将这种激励认为是一种“制度”,激励员工的方式就会失灵。就像穆总的员工的普遍心态就是“老板不给我奖金就是没良心!”
虽然给奖金不在公司制度内,但是员工却将发放奖金认为是制度内应有的,员工不会对公司有任何感恩之情。本来金钱激励应该是拉近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结果却起了反作用。
【解决之道】
№ 管理者要对金钱发放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里说的不单是面子上的话语权,更多的是“我给谁钱,我说了算,你必须接受并且不许有怨言。”老板只有在金钱上有话语权,才能控制整个企业的舆论导向。
№ 管理者发放奖金要讲究无规律与有规律相结合
什么是无规律发放奖金?管理者今天可能给小张发奖金,鼓励他努力工作;明天可能给小李发奖金,奖励他办事认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觉得明天得到奖金的人可能是自己,从而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反正都有我的钱”。这就是无规律性。当员工的思维模式转变之后,对于奖金这种事就不会有太高的心理预期了。有规律性是指你要掌握发放奖金整体的尺度和节奏,不能多次给一个人过多的奖金,这样还会让他人觉得不公平。管理者对于金钱要有平常心,一定要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要对奖金放发做好监管。否则,金钱奖励就成为一种空谈。
№ 激励手段要不断革新
激励手段要不断革新,才能让员工有新鲜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比如,管理者可以对员工邀约客户进行审查,多少有效客户、多少无效客户,或者随时检查员工的工作状态。如果出现偷懒的现象,可以扣除他的部分薪资作为惩罚,同时把扣除的部分薪资给予表现好的员工作为鼓励。通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奖励员工,既起到了惩罚偷懒员工的作用,又达到了表彰优秀员工的目的。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使用“262”模式,就是说在一个团队里,分为20%业绩靠前的员工,60%业绩中等的员工,还有20%业绩靠后的员工。业绩中等的员工正常拿到底薪,业绩靠后的员工要拿出一部分薪资给业绩靠前的员工作为奖金。这种模式灵活多变,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现象启示】
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奖励方式,管理者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激励模式,使其更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我也要提醒各位管理者,凡事都有两面性,金钱用好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用不好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泥潭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