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点

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90年代,Rousseau发表了《组织中的心理与隐含契约》,她提出的心理契约概念不再是一种“双方”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个体意识层面的一种主观信念。Rousseau提出心理图式[3]的概念,认为个体修正心理图式的过程就是心理契约形成的过程。二是个体因素;个体对于输入信息的解读对心理契约的产生影响更显著。

心理契约理论是Argyris于1960年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而第一次对心理契约进行概念界定的是Schein(1980):“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该概念强调了心理契约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自从有了完整、清晰的概念界定,心理契约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直到90年代,Rousseau(1990)发表了《组织中的心理与隐含契约》,她提出的心理契约概念不再是一种“双方”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个体意识层面的一种主观信念。我国学者陈加洲(2001)在系统阐述西方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将心理契约的概念引入国内组织中的研究,他提出了适合中国情境的心理契约定义:“雇用双方对雇用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2]

理解心理契约内涵需要从研究心理契约是如何形成的入手。Rousseau(1994,2001)提出心理图式[3](Schema)的概念,认为个体修正心理图式的过程就是心理契约形成的过程。而如何修正,正是影响心理契约形成的关键。主要有两种影响因素:一是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组织氛围等。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成的心理契约具有较大差异,如美国员工会因提高薪酬与快速晋升产生心理契约。英国员工则更在乎安全的工作环境(Thomas and Anderson,1998)。二是个体因素;个体对于输入信息的解读对心理契约的产生影响更显著(Rousseau,1995)。个体的心理编码过程主要受稳定的价值观、态度、道德取向、性格特点等影响。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得出心理契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主观内隐,心理契约是个体主观的一种独特感受。二是动态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心理图式会不断充实扩展。三是时代特点,由于心理契约会受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心理契约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4]其变迁过程可参看表3-1。

表3-1 过去心理契约与现在心理契约的比较(www.daowen.com)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