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DI的产生与发展
从一般的交易过程看,传统的贸易过程通常是参与贸易的有关各方通过电话、电传、传真和邮递等方式进行贸易磋商、签约和执行。有关的贸易文件的制作和传输要通过人工来进行处理和邮寄。一个贸易过程要经过如银行、海关、商检和运输等环节,含有同样交易信息的不同文件要经过多次重复的处理才能完成。这就增加了重复劳动量,增加了额外的开支,增加了出错的机会。同时,由于邮寄的延误和丢失,常常给贸易双方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自从计算机技术开始使用,人们就一直探索用电子手段来代替传统的纸面的信息记录和信息传输方式,这可以使人工干预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会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消除信息的第二次录入,大大减少出错的机会。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就是模拟传统的商务单据流转过程,对整个贸易过程进行简化的技术手段,但传输的内容仍是贸易信息。有时也译为无纸贸易。香港译为电子资料联通。美国国家标准局EDI标准委员会对EDI的解释是在相互独立的组织机构之间所进行的标准格式、非模糊的具有商业或战略意义的信息的传输。国际标准化组织将EDI定义为一种电子传输方法,用这种方法,首先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中的报文数据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进而将这些结构化的报文数据经由网络,从计算机传输到计算机。EDI的概念可以概括为:EDI是贸易双方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标准贸易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在参与贸易各方计算机间进行传输和自动处理。
EDI不是新的技术,EDI的发展至少经历了30多年,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已经充分显示了商业领域对其重视程度。早在20世纪70年代,EDI的应用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以及后来出现的行业商业数据的传输等。EDI最早在商业上的应用就是开始于纸面单据及其信息的标准化,但是较早的EDI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存在传输延时的问题、数据的兼容性问题。因此,当时EDI的应用基本上是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数据传输。
实际上,EDI的应用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企业想与自己的供应商和客户建立电子数据交换和联系;另一方面就是有些行业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供应链网络,通过实施EDI改善整个行业的整体社会效率。因此,EDI系统较早应用在北美、欧洲、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的汽车制造行业、运输行业和日用生活用品的批发行业等。这些行业从EDI的应用中得到了非常好的效益。例如,美国的汽车行业从EDI的应用中使每辆车节省200美元的成本。
然而,最初EDI的应用毕竟要克服许多障碍,例如多个企业间的电脑通信问题、通信网络及其管理问题、不同的传输协议问题、软件问题,以及单据、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因素促使EDI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电脑系统连接和集成技术的发展、全球通信协议的不断统一,特别是90年代联合国EDI-FACT标准被得到广泛的认可,国际电脑网络服务商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适时的库存管理手段,于是EDI逐步从伙伴到伙伴之间关系连接发展到适时的库存管理,从企业内部的数据传递发展到企业之间的交易和电子转账和清算系统等。
相对于目前通用的电子商务,EDI是一种大企业专有的“特权电子商务”,是由初期电子商务到现代电子商务的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由“商务电子化”向“电子化商务”演变过程中产生质变的关键一环。
从商业角度去看,EDI作为一项高级信息技术应用,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和传递方式,而且也是联系国际生产和国际商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桥梁。
(二)EDI的标准与组成
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
1.数据标准化
EDI标准是由各企业、各地区代表共同讨论、制定的电子数据交换的共同标准,可以使各组织之间的不同文件格式,通过共同的标准获得彼此之间文件交换的目的。
2.EDI软件及硬件
实现EDI,需要配备相应的EDI软件和硬件。EDI 软件具有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交换的能力。虽然EDI标准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但由于每个公司都有其自己所规定的信息格式,因此,当需要发送EDI电文时,必须用某些方法从公司的专有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并把它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进行传输,这就需要有EDI相关软件的帮助。
(1)转换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将计算机系统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或是将从翻译软件接收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2)翻译软件。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或将接收到的EDI标准格式翻译成平面文件。
(3)通信软件。将EDI标准格式的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再送到EDI系统交换中心的邮箱,或由EDI系统交换中心将接收到的文件取回。
EDI所需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电话线。由于使用EDI进行电子数据交换需通过通信网络,目前采用电话网络进行通信是很普遍的方法,因此Modem是必备硬件设备。此外,如果传输时效及资料传输量上有较高要求,可以考虑租用专线。
3.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EDI通信方式有多种,第一种是点对点,这种方式只有在贸易伙伴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使用。随着贸易伙伴数目的增多,当多家企业直接电脑通信时,会出现由于计算机厂家不同、通信协议相异以及工作时间不易配合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许多公司逐渐采用第三方网络,即增值网络(VAN)方式。它类似于邮局,为发送者与接收者维护邮箱并提供存储转送、记忆保管、格式转换、安全管制等功能。因此通过增值网络传送 EDI文件,可以大幅度降低相互传送资料的复杂度和困难度并提高EDI的效率。
(三)EDI的应用模式
传统的EDI主要通过增值网络(VAN)进行,存在着技术复杂、费用高的缺陷,使得EDI在企业中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基于Internet的EDI系统容易实现,技术上并不复杂,使商业用户可以使用其他一些电子商务工具,如多媒体能力和交互式EDI通信等,还可帮助与那些没有EDI的交易伙伴进行EDI活动。
1.基于E-mail的EDI(www.daowen.com)
(1)基于E-mail的EDI的特征。传统EDI的专用报文处理系统是一个基于广域网的系统,在使用时对用户所在地域的网络环境和用户的网络知识有一定的要求。通过使用E-mail功能来实现报文数据交换的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与广域网直接挂钩,用户只需要通过电话拨号就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方便了广大中小企业应用EDI。
(2)基于E-mail的EDI的工作流程。在使用E-mail进行EDI时,用户通过应用程序接口从其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或管理信息系统(MIS)中获取所需的数据,并经EDI用户前端程序处理后形成标准EDI格式的报文后,再通过加密处理后交由E-mail客户端程序发往提供E-mail EDI服务的EDI服务商,服务商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报文后,将它转发给接收方的E-mail信箱。接收报文时,用户从自己的E-mail信箱中收取报文,经解密后还原成标准EDI报文,再通过翻译程序将标准E-mail报文翻译成用户平面文件,并根据用户需求与用户数据库相连接。
(3)基于E-mail的EDI的优点与局限。使用E-mail是Internet上最早的EDI应用,ISP代替了传统EDI依赖的VAN,解决了信道的廉价问题,并具有使用简单的特点,但不太适应交互式实时报文传输的需求,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它局限性:
1)保密性问题。E-mail通过Internet进行明文的传送,保密性差,很不安全。虽然电文加密、电子认证和应用级的确认部分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但还是约束了其应用的扩展。
2)不可抵赖性问题。从技术上讲,E-mail很容易伪造,并且发送者可以否认自己是E-mail的作者,这对网络交易的正常秩序将带来影响。
3)确认交付。E-mail的发送服务器无法保证E-mail的发送成功,以及E-mail的正确交付,E-mail传递所花的时间、是否丢失都无法确知,将会影响正常的商业流程。
2.基于Web的EDI
(1)基于Web的EDI特征。Web EDI方式被认为是目前Internet EDI中最好的方式。Web EDI的目标是允许中小企业只需通过浏览器和Internet连接去执行EDI交换。Web是EDI消息的接口。典型情况下,其中一个参与者一般是较大的公司,针对每个EDI信息开发或购买相应的Web表单,改造成适合自己的数据格式要求,然后把它们放在Web站点上。此时,表单就成为EDI系统的接口。另一个参与者一般为较小的公司,登录到Web站点上,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表单,然后填写,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后,通过服务器端程序进行合法性检查,把它变成通常的EDI消息,此后消息处理就与传统的EDI消息处理一样了。很明显,这种解决方案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负担得起的,只需一个浏览器和Internet连接就可完成,EDI软件和映射的费用则花在服务器端。Web EDI的应用只需做很小改动,就可以方便、快速地扩展成为EDI系统应用。
(2)基于Web的EDI流程。当用户希望发送报文时,利用浏览器直接浏览Web EDI服务提供商的Web页面,根据Web页面的指示选择需要的电子表格,并填写表格后提交。Web提供商的服务器收到提交的内容后,对提交的内容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EDI报文的各项规定,若符合则将提交内容转换为标准EDI格式的文本,作为电子邮件发送给指定的接受方,同时给提交方反馈正常提交信息;若不符合规定,则将不符合规定的地方指出,并反馈给提交方修改。
接收时,用户使用浏览器进入Web EDI提供商的页面,并提供用户标识和密码,EDI提供商的服务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对用户身份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为授权的用户。检查通过后,Web服务器检查该用户的电子信箱,若有内容,则经翻译后,以Web页面的形式返回给用户浏览,并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
(3)基于Web的EDI的优点与不足。Web方式的EDI适用于中小型缺乏专业人员的企业,是拓展EDI应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使中小型企业能参加到EDI应用之中,并且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但很难与企业内部系统整合,且不能提供交互式EDI的功能。
3.基于FTP的EDI
(1)基于FTP的EDI原理。使用FTP进行EDI与使用E-mail进行EDI的过程相似,只是报文传输采用FTP方式进行。发送报文时采用FTP上传文件;接收时利用FTP下载报文。报文的生成、翻译和解释在客户端进行。如果要通过FTP来交换EDI信息,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议必须包括一些设定的标准。通常每一个贸易伙伴要登入FTP,必须先建立一个账号,并包括密码的设定。将来每一个EDIFACT信息会存储在一个文档中,而贸易伙伴协议则必须定义信息文档与目录的命名规则。
(2)基于FTP的EDI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议。基于FTP的EDI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议通常包括FTP登录名称与密码,以及可接受登录的主机;目录与文档命名规则;文档加密协议与密钥;EDI资料的包装方式;信息格式的协议,即EDIFACT。
此种方式能实现与企业内部系统的结合,与基于E-mail的Internet EDI相同,它比较适合批式报文交换,但不适于实现交互式报文交换。
在国际贸易电子化的众多成功案例中,新加坡的国际贸易EDI系统(TRADE NET)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新加坡国际贸易EDI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是新加坡政府的一项全国性工程,其主要目的是要达到贸易过程的高效率。当时在新加坡贸发局的组织下,新加坡电脑局、海关等处理贸易文件的政府机构、贸易商会、货运商会等代表成立了一个领导委员会来规划整个系统。这个系统命名为贸易网络(TRADE NET)。委员会对政府机构对贸易文件的处理和海运、空运等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份综合性的贸易网络系统的设计蓝图。1989年这个网络开始了试运行,由50家公司上网试点,很快扩展到了大部分公司。1992年已经有90%的进出口批准证书的申请通过该网络进行。到1996年,在新加坡全国已经有14000多家公司使用该系统,并且有99%的进出口批准证书的申请通过该网络进行。而1%不使用该系统的进出口贸易主要是一些需单独处理的特殊控制商品,如武器等。
这个EDI网络的最大特点便是贸易企业可以通过简化和易用的电子方式向政府机构包括贸易发展局、海关、商检等呈交进出口报文,一旦报文被批准,批准证书便迅速地以电子方式发回贸易企业,该批准证书由贸发局和海关联合设计,包括了贸发局和海关两个部门需要审批的内容。因此,当贸易企业取得批准证书时,也意味着所有的审批手续,包括关税、处理费用和所有的报关要求都已缴纳和合格,可以凭批准证书马上清关出货或提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关处理报文的电脑系统全部联网,采用简化流程,统一的进出口企业编码,划一的电子数据通信界面和交换标准,使得报文在呈报之后能够在没有人为干涉在网络中自动处理。通过TRADE NET网络处理,一份报文由呈报到获得批准的时间由3~4天缩短到几十分钟的时间。
关税和消费税是新加坡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在EDI报关方式下确保税收,新加坡实行银行担保制度。担保金额每年由银行根据贸易企业的上年实绩确定。通常,银行担保有效期为一年,年终为失效期。额度可以周转使用,在一次报关完毕后,额度可以恢复。这样就把企业信用变成了银行信用。在货物进关或出关后,需要扣税的,海关可以通过与银行联网的电子划账系统,直接到担保银行的贸易企业账户中进行结算。
随着TRADE NET的成功运行,新加坡又进一步将EDI应用推广到其他与贸易相关的行业。实现了与港口网络(PORT NET)的联网。使得贸易网的用户可以通过贸易网直接进行电子订舱、预订港口设施等。
新加坡政府在为贸易企业提供电子单据传递服务的同时,还在网上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贸易电子数据库服务系统。它包括提供商业信息的商业网络(BIZ NET)和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网络(LAW NET)。两者都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帮助用户发现商业机会和在商业决策时当机立断。
据新加坡有关方面的估计,在使用了TRADE NET系统以后,新加坡贸易企业总体的生产力提高了30%,成本也相对降低了50%。随着政府对企业的EDI应用的扩展,贸易企业可以该网络进行电子订舱、电子划账和与国际EDI网络连接进行国际订单及相应商业单据的传递。这一切都提高了新加坡贸易企业、运输企业以及贸易和运输代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TRADE NET自运行以来,已经为新加坡政府和商业企业节省了数十亿新加坡元的庞大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