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就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一体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及国际物流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标志着世界物流模式的发展方向,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大型跨国公司所关注、探讨和实践的热点。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服务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客户将更加依赖于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和调整,世界各国以及区域经济组织都非常重视物流水平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物流保障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支持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平台。一个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前就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一体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及国际物流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标志着世界物流模式的发展方向,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大型跨国公司所关注、探讨和实践的热点

(一)物流一体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第三利润源泉”。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就提出了物流一体化的现代理论,应用和指导其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它们的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亚太物流联盟主席指出,物流一体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组成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物流供应链。它出现在物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随着物流业的高度发达,物流系统日趋完善,物流一体化已成为社会物流服务的主流服务。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逐渐确立,运输、仓库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善,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物流联盟,也即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能从中获得专业化和提高国际分工程度,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施、设备,发挥专业化物流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第三方物流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和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专司物流职能的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国外常称之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第三方”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服务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第三方物流企业同货主企业的关系应该是密切的,长期的“伙伴”关系,而不是零星的业务往来。

(2)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帮助企业建立物流系统,通过合作共同优化其供应链。

(3)第三方通过先进的集成供应链解决方案,能为货主企业的供应链运作产生更多的价值。

(4)第三方和货主企业公平分享利益以及共同分担风险。

(5)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有物流作业能力,它可以灵活运用自理和代理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

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是物流企业。纵观国内外物流业现状,物流企业种类繁多。以下两种分类方法对于认识和指导第三方物流是十分有益的。

按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两种。功能性物流企业,也称作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按照其主要从事的物流功能,可将进一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着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

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物流自理企业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物流企业。物流代理企业按照物流业务代理的范围,分成综合性物流代理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包括运输代理企业(货代公司)、仓储代理企业(仓代公司)和物流加工代理企业等。

当前,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特别需要物流集成商。它提供的是一个计算机接口、一个接触点、一份合同、一份集装单,买卖双方把所有与物流有关的业务交给这一个公司全权代理。不管它是自己运作,还是再去转包给别人,反正这个第三方是与货主联系的唯一的接触点。

(2)第三方物流的利润空间巨大,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方物流除了给第一方、第二方带来利润以外,自己也获得收益。如果利用更加严格的内部成本控制和更好的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随着第一方、第二方市场扩大,第三方的市场也跟着扩大。

(3)客户将更加依赖于第三方物流。因为第三方有现成的、比客户自己做要好得多的物流解决方案,所以客户都非常愿意把这个东西外包出去,从而第三方物流和客户之间就构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供应链关系。

(三)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方式,虽然能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但不能整合社会所有的物流资源和全面解决物流瓶颈,无法使物流整体运作达到最大效率。虽然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其运作是高效的,但从地区、国家的整体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受到地方主义的影响各自为政,不能充分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行业最佳”的解决方案,因而规模效益也很难达到最优。另外,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的推动,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仓储和运输公司转变而成,自身缺乏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在实际的运作中,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此时,就需要一个新型的物流服务商,集合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系统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真正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和区别于传统的外包业务的真正资产转移。这是任何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都无法实现的。于是,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FPL或4PL)应运而生。

目前,关于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说法。一种定义是:“第四方物流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另一种定义是:“第四方物流是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供应链解决办法的供应者。”而最早提出第四方物流概念的安盛咨询公司提出:“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角度,从广义上和狭义上各抒己见。第一种定义强调了第四方物流是一个具有集成各种知识的总承包商设计了总体方案,其他物流企业只是一个完全按照自己意图运作的分包商而已,不具有参与设计的能力。第二种定义强调的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利用自己的优势结合其他企业或者客户的优势为客户服务,涉及的领域集中在自己擅长的,并不一定集中客户需要的各个方面,只是提供的方案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能和其他的优势资源进行互补。第三种定义强调的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利用各种互补性资源为客户提供基于客户供应链的综合解决方案。三个定义的共同点:一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具有提供综合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二是通过优化客户所在的供应链为出发点来提供物流服务的。以上三种定义各有侧重点,都有不全面之处,特别是较为广泛使用的安盛咨询公司的定义具有片面性,第四方物流应该是一种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而不仅是一个集成商。

总之,第四方物流不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简单组合,而是在供应链外包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我们认为,第四方物流定义为如下的更为确切:第四方物流是一种现代物流运作的模式,它是由具有电子信息技术和第三方物流运作等知识能力的第四方拟定一套供应链总体解决方案,并负责对该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第四方物流的主要核心能力在于能控制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并对整个供应链提供解决方案,再通过电子商务把这个过程集成起来,以实现快速度、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有别于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范畴,是在平衡第三方物流能力、技术服务提供者的能力、企业流程经理人能力的基础上,为客户组织提供跨功能的整合与更广泛的经营自主权。

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统一的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而只有通过咨询公司、技术公司和物流公司的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

(2)供应链过程协作和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第四方物流最高层次的方案就是对原供应链方案的再设计,供应链过程中真正的显著改善或者是通过各个环节计划和运作的协调一致来实现,或者是通过各个参与方的通力协作来实现。再设计过程就是基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巧,使得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供应链策略协调一致。

(3)实施流程一体化、系统集成和运作交接。一个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帮助客户实施的新的业务方案包括:业务流程优化、客户公司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系统集成,以及将业务运作转交给第四方物流的项目运作小组。第四方物流的最大的目标是避免把一个设计得非常好的策略和流程做无效实施。(www.daowen.com)

(4)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第四方物流可以承接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责任,其工作范围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的运作,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

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型由第四方物流的协同运作模型、第四方物流的方案集成运作模型和第四方物流的行业创新模型构成。

(四)国际物流

网络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凸显了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要以有效的国际物流作为保证和支持。目前,跨国公司正在由各国子公司独立经营的阶段,向围绕公司总部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而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型企业要进入世界企业100强或500强的行列,必须极大地提高我国国际物流的支持能力。

1.国际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所谓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简称IL),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的,即通过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

国际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国际贸易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方式。在买卖双方达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之后,如何在一定成本条件下,使合同规定的货物按质、按量,准时而无差错地从卖方处转移到买方处或其指定地点,也就成为国际物流的核心业务内容。国际物流的有效运作不仅能够提升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能够起到有效满足本国经济、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国内消费者需要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贸易在概念和运作方法上都是较为简单的,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以低价采购大量原材料,而以高价向发展中国家销售制成品,双方之间的贸易极不平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跨国投资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跨国生产企业内部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国际贸易总量以及运作水平上有了新的变化。相应地,国际物流也逐渐在数量、规模以及技术能力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并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国际物流发展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国际物流设备、工具大型化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国际货物包装集装箱化、集装箱船、集装箱港口快速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自动化搬运、装卸技术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物流信息化时代。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物流国际化阶段——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

2.国际物流的分类

(1)按照货物流向进行划分。按照货物流向进行划分,国际物流可分为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凡存在进口业务中的国际物流行为被称为“进口物流”,而存在于出口业务的国际物流行为称为“出口物流”。鉴于各国的经济政策、管理制度、外贸体制的不同,反映在国际物流中的具体表现既有交叉,又有类型的不同,因此加以区别。

(2)按照不同国家所划定的关税区域进行划分。按照不同国家所划定的关税区域进行划分,国际物流可分为国家间的物流与经济区域间的物流。这两种类型的物流,在形式和具体环节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欧盟区域间物流、欧盟与其他国家、欧盟与其他地域间物流的差异。

(3)按照国家间货物传递和流动的方式划分。按照国家间货物传递和流动的方式划分,国际物流分为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援助和救助物资物流等。

围绕国际物流活动而涉及国际物流业务的企业有: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物流公司、国际配送中心、国际运输及仓储、报关行等具体企业。

3.国际物流的特点

国际物流活动是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的,与国内物流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主要特点如下。

(1)物流环境差异大。国际物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不同的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下降;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由于物流环境的差异迫使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2)物流系统范围广。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很复杂,国际物流再在复杂系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企业物流是将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原材料从进厂到通过加工,将产品输送市场上的物流过程;城市物流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系统,它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而国际物流研究的领域大大地超过了企业物流和城市物流的范畴,其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中的物流现象及其规律。因此,国际物流一旦融入现代化系统技术,其效果会更显著。

(3)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在国内物流中,由于运输线路相对比较短,运输频率较高,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在国际物流中,由于货物运送线路长、环节多、气候条件复杂,对货物运输途中的保管、存放要求高,因此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尤其是国际多式联运是其主要运输方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4)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的快捷、高效、双向式传递是现代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国际化信息系统为支撑。Internet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商务通信和网上信息共享,为国际物流的通畅奠定了基础,但目前全球尚未建立统一的国际信息系统,主要是由于管理困难、投资巨大以及世界各国信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

建立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和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网,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状况,为供应或销售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国际物流是最早发展EDI的领域,以EDI为基础的国际物流将会对物流的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在网络经济中以网络信息为特征开展的商务活动和结算方式,需要与物流活动相适应的综合信息和物流经济体系,创造一个与网络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国际物流中心,会更好地解决商务与物流配送的问题。

(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要使国际物流畅通无阻,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是不能提高的。

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mm×1200mm,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形码技术等。这样,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车等许多方面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力。

4.国际物流与电子商务

随着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的快速发展,信息成为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要素,为国际物流的正常运转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决策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基于Internet技术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快速发展,为国际物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现代物流企业也日益加强了对国际物流系统中的信息管理,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提高作为达到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提高国际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提高国际物流效益和运行可靠度的发展战略。

由于国际贸易结构中传统的初级产品贸易逐步让位于高附加值精密加工的产品,为传统大宗商品提供位移服务不再是国际物流的主要业务;贸易需求的多样化也要求国际物流向多品种化和小批量化发展;高附加值、高精密度商品流量的增加也对物流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必然会大大增加国际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经营成本。而且现代国际经济政治局势日趋复杂,不可抗力因素越来越多,也使现代国际物流的风险性存在增大的趋势。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管理可以依托电子交易方式,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高利润,建立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更快、更方便、更精确的电子化联络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决策支持。企业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来实现全球化市场管理,统一调度企业内部的生产、市场、物资供应等部门,保证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时发货运输,降低库存,减少在途时间,并根据商品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起运地点、运输工具、装卸设备和运输路径,规划最佳物流方案,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