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省发展的道路该如何探索?

甘肃省发展的道路该如何探索?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殷切嘱咐“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奋斗目标。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摘帽退出。从甘肃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并存,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矛盾同在的局面。二是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甘肃省发展的道路该如何探索?

发展的定位明确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好目标和路径的问题。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殷切嘱咐“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从以下五个方面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好。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是“百年目标、全党使命”,也是甘肃的头等大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扛起政治责任,紧紧围绕提高脱贫质量,坚持“五个一批”工作方法,着力夯实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工作作风“五个基础”,狠抓问题整改落实,持续抓好“一户一策”,全力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重点领域主要指标基本实现清零,“两不愁,三保障”任务清零达标。2016至2020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6.8亿元,2020年省、市、县投入与中央下达甘肃省资金的比例超过1∶1,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摘帽退出。至此,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全部脱贫,多么令人激动啊!我在朋友圈转发这条消息时加了15个字“伟大的创举、人类的奇迹、甘肃的骄傲”。

但是,我们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甘肃仍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很多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高山区和林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立地条件非常差。这些贫困村大多是产业发展滞后,经营主体带贫能力弱,背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即便是脱贫摘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难度和任务不亚于脱贫攻坚,部分脱贫户稳定增收的难度大、任务重,依然存在潜在返贫风险。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如何有效衔接,从我多次调研来看,作为财政部门在出台政策时需要认真考虑和调和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针对性与整体性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发展的整体性,在个体农户发展能力总体较弱的现实条件下,必须通过有效方式让农民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而现阶段我国的贫困特征,决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超常规帮扶举措,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因此,政策举措主要以贫困户为对象进行投入,如易地搬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精准的帮扶政策,准确高效地解决了贫困户的温饱和增收问题,但是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产生隔阂、原有社区内部的利益平衡被打破、互助共济的传统受冲击等情况,这有可能使一部分乡村内部的集体动员、集体行动能力有所削弱。

二是特惠性与普惠性的矛盾。脱贫攻坚政策强调帮扶对象的特惠性,而乡村振兴的政策取向则更加重视普惠性。在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精准扶贫对于贫困户高度集中的政策帮扶和物资投入同步进行,易于引发一些非贫困户尤其是临界贫困户的不满情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部分非贫困户可能出现争取各类优惠政策的补偿性心理。如何既坚持原则又合理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坚持乡村振兴普惠性政策不走样,推进贫困地区实现整体性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是福利性与效率性的矛盾。脱贫攻坚政策具有显著的福利性特征,重视对贫困群体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机会的赋予。因此,扶贫政策除了完成刚性收入增长目标外,相对更加关注解决住房、养老、就医等生活福利性问题。向贫困户提供帮扶物资是各地通行的普遍做法,而对于改善乡村生产条件这一更具持续性效益的政策投入虽然已经得到重视,但目前仍然相对较少。政策的福利性对于解决贫困群体温饱问题效果十分显著,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自我造血”问题。对于贫困乡村而言,由于生产条件和发展能力的改善仍在进行之中且是一个较长周期的过程,因此,脱离外部帮扶资源之后,部分乡村可能出现发展后劲乏力的问题。

2.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生动形象地将其归结为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甘肃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并存,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矛盾同在的局面。传统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在递减,以原字号、粗字号、重字号、国字号为特征的传统产业产品和所有制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还难以挑起大梁,远不能抵消和弥补传统产业动能减弱形成的缺口。所以,我们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也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把新旧动能的转换接续很好结合起来。特别是甘肃在发展路径上走过弯路,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得不偿失,是死路一条。所以,我们必须坚决摆正发展观念,要真正在提升质量中扩大总量,在保持必要速度下推动质量、效益、效率、结构、生态、安全等相协调、相统一,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找到甘肃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是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崛起,是当前甘肃经济发展最大的主题和追求,在全力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做好绿色发展文章。围绕这一目标,做出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等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崛起。总书记做出指示“甘肃谋划实施了‘十大生态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抓手,这个方向是对的,要一年一年抓下去”。我们设立的甘肃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放大效应,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投资,为转方式调结构、振兴实体经济、转换新旧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走好特色发展之路。这里,我重点谈一谈文化旅游和戈壁生态农业,这是我感到甘肃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发展领域。文化旅游方面,甘肃具有绝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回武汉经常讲,甘肃一个省就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的生态体验,甘肃除了海洋和岛礁没有以外,你可以欣赏到所有的风景;甘肃一个省就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的民族体验,56个民族,甘肃占了55个;甘肃一个省可以找到世界四大古文明的痕迹,汇聚了各路游客、各色人种、各方信徒。所以说,总书记把甘肃形象而又深刻的形容为中国版图上的“一柄玉如意”,是因为这里有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一带一路”生生不息的根脉。总书记一再讲文化自信,我们要领会其中深意,真正做好甘肃的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生态建设。戈壁生态农业方面,河西地区有1500万亩可开发的戈壁、沙漠盐碱地和废弃地等资源,如果能在这里做好生态农业这篇文章,就能打造出一个面向西北乃至中西亚、南亚和中东欧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我之前对河西戈壁的印象就是一片荒芜,但在调研时了解到,这个地区其实有着光照充足、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独特优势,而这些优势对于发展农业非常有利,如果利用好了,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我在肃州看到连片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当得知这些设施农业是通过集成有机营养枕、水肥一体化、保护地栽培及光伏新能源等系列先进技术,在不新打一口井、不新增用水总量、不改变地表结构前提下发展的,我深受震撼,深感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举。

三是走好创新发展之路。我们的陇南在大山深处搞电商、生产获世界金奖的橄榄油,甘南在雪域高原抓全域旅游无垃圾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自然条件差不是问题,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没有出路。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求变,主动作为,完全可以克服先天不足的制约,打开发展新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活跃思维、打开枷锁,超前谋、大胆想,大胆干、奋力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谋划推进项目和产业,积极破解投融资、现代农业、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及重化工业转型等难题,大力营造亲商、爱商、安商、护商的良好环境,以软环境之优补硬环境之短,推动经济突围破局。同时,注重借助外脑、借用外力、借船出海,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作、产业培育等方面,利用外部专业团队,以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推动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走好开放发展之路。甘肃处于西北内陆腹地,近些年在开放发展上“先天不足”,但现在我们再也不能这么说了,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让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一跃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说,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一带一路”。省委、省政府提出抢占“一带一路”文化、通道、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我认为,规划做得这么好,我们就一定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瞄准这“五个制高点”,布局和推动一批标志性项目工程,重塑甘肃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3.持续狠抓生态环境治理

甘肃的生态地位很重要,既是黄河长江、内陆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也是维护全国生态平衡的资源宝库,国家给我们的定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甘肃在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可以用“三阻一涵养”来概括。“三阻”:一是阻止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会合,民勤像一个半岛和叶片,深入两大沙漠中间,确保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二是阻挡沙漠隔断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一共18片绿洲,如果这18片绿洲没有了,河西文明不保,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就断了;三是阻隔整个沙漠向青藏高原南侵。“一涵养”是涵养长江、黄河和河西走廊三条内陆河的水源。甘肃中部还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重要区域。总之,甘肃在全国生态格局中的特殊重要性和其生态功能的不可代替性,对确保国家环境安全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但同时,甘肃的生态基础又很脆弱,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缺水。甘肃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因为缺水,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在甘肃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所以生态环境治理对于甘肃自身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前些年,甘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走过弯路、吃过大亏,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被媒体曝光、中央通报,可以说教训极其深刻,代价极为沉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知耻奋进的态度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强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整治工作得到中央回访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在这方面,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累计投入76.07亿支持祁连山生态修复,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撑。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顺应国家战略大势,破解突出瓶颈制约,紧扣省情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努力争取中央财政对甘肃省的支持力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甘肃真正取得实效。树牢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稳妥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该保护的地方要全力以赴保护好,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4.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www.daowen.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这两年来对财政工作的了解,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是最大的民生,这也是财政工作的职能所在和奋斗目标,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重大理论的有效实践。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对发展目的问题的回答。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方面要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持住用于民生领域财政支出的较大比例和较高强度,紧紧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下功夫,做到资金投入上有保障、资金投向上更精准、资金效益上再提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起“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的原则,事无巨细、刀刃向内,从自身严起,从细节管起,从严从紧控制部门预算,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节省资金统筹安排用于重大战略、重大改革和重点领域,确保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大管家”。

发展依靠人民,这是在发展动力问题上的主张。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找准财政公共支出与公共消费、公共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结合点至关重要。首先,公共消费支出是财政预算中的经常性支出,也是社会总消费的组成部分之一,进一步加大公共消费支出规模必然能够带来社会总消费的扩张;其二,公共消费和居民消费具有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政府提升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消费投入比重,居民则可以将此类支出替换出来用于其他方面,产生消费的“挤入”效应,进而形成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联和良性循环;此外,加大公共消费性投资,也能够有效发挥提供消费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质量的作用,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平衡具有“治本”的作用。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发展趋向问题的阐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减税降费作为近年来实施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11月12日表示,全国新增减税降费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5万亿元,这既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通过全面落实改善营商环境,落实资金直达中小微企业政策,切实做好“六稳”“六保”等工作,使其政策效应持续发力,带动供需两端继续向好,市场主体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财政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我们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浸润在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中,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理财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足、用好、用活财政政策和资金,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坚定不移抓党建育人才

前面,我在分析甘肃省情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谈了当下甘肃发展的目标追求、着力重点和政策举措,谈了些认识和想法。之所以这样思考、认识和谋划,支撑我们的,也可以说是这背后的灵魂和根本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这个思想,办好甘肃的事情,就在两个“关键”上。

一是关键在党,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重要性不用我赘述。通过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中国人都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全体中国人民最可信赖的依托,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是人民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是关键在人,核心是发挥党员干部的勇于担当和拼搏奋斗精神。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只有靠实干。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再美好的蓝图也难以实现。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我们要有胆量、勇气和信心,更要有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先上,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在一些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在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的推进落实上,都要扑下身子、躬身前行,有的甚至就要一竿子插到底,拔出腿来两脚泥,勇当“拼命三郎”“施工队长”“敢死队长”,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力戒浮躁,力戒漂浮,力戒虚言、浮言、妄言,在本职岗位上踏实干好工作,为甘肃的发展奉献每个人的力量。

(三)财政部门如何作为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各行业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目标任务完成。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疫情防控压力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凸显。从行业部门上来讲,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金融义不容辞,必须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打好“组合拳”,集中精力做好宏观调控、供给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首先,要抓好宏观政策调控。着力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协调性、针对性,运用好逆周期性调节工具,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及时预调微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中央财政政策基调和方向十分明确:提高赤字率至3.6%、发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直达基层、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万亿元,财政调控政策“三箭齐发”,再加上减税降费2.5万亿元,这种力度前所未有。“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意味着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对冲经济增速下行。市场对赤字率讨论已久,赤字率3%通常被认为是国际安全线,我国一直坚守这一“红线”,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发达国家在发生危机时都突破了3%的界限。在今年这种极端特殊的情况下,要弥补一般公共预算缺口,提高赤字率是必要举措,也是符合现实的选择。增加地方债规模在“稳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建则是其重要投向,特别是投入到重点领域的“新基建”,可以同时发挥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向作用。而对于“发行特别国债”,更多是用于扩内需、促消费等方面。由于债券融资成本比较低,一定规模的债券发行是有利的,特别是甘肃,能争取到发行额度现阶段都是有利的。二是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今年以来央行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可以讲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这里跟大家探讨4个问题。第1个问题,如何理解我们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物价,鉴于通货膨胀各种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就业,较高的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总的来说,对长期性的就业状况、货币政策并不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周期性的失业率上升是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的。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从长期的角度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的。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各国对四大目标的选择和侧重并不一致,我国是在稳定物价基础上兼顾其他三大目标。这需要有高超的决策艺术,与财政相互影响非常大。第2个问题,货币供应多少为宜?中国人民银行日常用的公式:货币供应量(M2)-GDP-CPI的差率看,差率趋小,意味货币供应趋紧,差率趋大,意味货币供应趋松。这个差率一般以2%为宜。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一季度12.6%,二季度10.2%,三季度8.5%,明显偏松。第3个问题,怎样看“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何搭配二者的“松”“紧”则取决于客观经济状况。例如,当经济中出现货币发行过多但还未演变为通货膨胀时,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应急于收紧银根,回笼货币,而应采取增加财政收入、紧缩财政支出的对策,即选择“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的搭配;而当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时,就应采取紧缩银根、回笼货币的“紧”货币政策与扩大支出、减少收入的“松”财政政策,以压缩需求,增加供给,使经济增长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如,当经济发展中出现财政赤字但经济增长速度尚可观时,不应急于紧缩财政,而应减少货币供应、控制贷款,选择“松”财政与“紧”货币的搭配;而当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为财政赤字并伴随经济增长停滞时,财政应努力增加收入压缩支出,而银行则应放松银根、发行货币,即选择“紧”财政与“松”货币的搭配,借以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从目前实际上来看,由于通胀压力和赤字影响都不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呈现了一种双“松”的配合方式,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赤字出线、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所以双“松”形态不可持续,适当双“收”是必须的。我们要有逆周期调节思维,提前做好思想准备。第4个问题,怎样加强与货币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六稳”“六保”的同时,还应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坚持“有保有压”,对重点行业和产业进行规划和扶持,积极落实产业政策。一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做好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贷款,保持产业发展相对稳定。二要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三要体现科学性,增强前瞻性,加强项目储备,坚持产业政策导向,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微观主体将资金和资源投向符合产业政策的方向,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其次,要做好财政金融供给引导。在财政方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收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加强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专项债券资金加快用于中央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项目,带动民间投资,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财政贷款贴息和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等财政政策,支持和引导货币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将资本、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扶持一批撬动意义大、支点意义大、拉动意义大的项目,培育发展企业集群,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总部经济水平,提高工业经济、金融市场创税率。顺应服务消费加快新趋势,支持扩大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服务供给,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生产生活,持续扩大消费规模,推进物流流通领域和环节的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柱的财政收入格局。在金融方面,金融部门要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贸企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实现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改进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甘肃省近年存贷款余额和债券发行额一览表

表中数据显示:债券增长迅速,节约的费用十分可观;存贷比超法人机构上限(70%),表明各银行从全国调了数千亿资金支持甘肃;新增贷款变化大。我稍微展开分析一下:2018年新增贷款1669亿;2019年新增贷款1306亿,比上年少增363亿,但贷存比继续增长高达104%,表明能投的好项目少,贷款指标占用多;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434亿,超上年全年,且债券新增832亿,也超上年全年,“双松”明显,财政金融都很给力!

财政和金融在这些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关键领域共同发力,切实把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和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发挥出来,共同为各类社会资本流入这些领域创造良好环境,积极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畅通经济大循环。

再次,做好保障服务。前面谈了“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除此之外,保障政府和公共基础设施政策运转也是应有之义。近几年,甘肃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支出规模持续扩大,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甘肃省收入总量小、自给能力弱、收支矛盾突出的基本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9年甘肃省财政自给率仅21.5%,而且呈逐年下降态势;有43个县自给率不到10%,最低的碌曲县仅为1.7%(转移支付占比多少为宜)。疫情影响下经济形势严峻、群众收入降低,加之洪涝、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全省10个市(州)的46个县(区)、134.4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94.69亿元,单靠我们自身财力难以维持“三保”底线(如何防化风险)。这就需要我们紧盯中央政策,找准突破点,主动作为,在争取中央支持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大力支持办好普遍受益的民生实事,密切关注县级财政运行,特别是高度重视“三保”工作,坚持“三保”支出在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持国家标准的“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工作考虑和安排得周全一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民生底线万无一失、保稳托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