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何甘肃变成贫穷落后的地区?

为何甘肃变成贫穷落后的地区?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甘肃工作的这两年我一直在查阅资料、走访调研、研究思考,有时候也会跟外地来甘挂职的一些领导交流请教:和兄弟省、市比,甘肃为什么变贫穷落后了?甘肃地震频繁,中国历史上伤亡惨重的10大地震中,甘肃就占到了4次。历朝历代为了巩固边疆,几乎都向甘肃这一区域进行了大量的移民。“安史之乱”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心东进南移,西北包括甘肃,便慢慢开始衰落了。现如今甘肃人还是靠天吃饭,没有变!

为何甘肃变成贫穷落后的地区?

在甘肃工作的这两年我一直在查阅资料、走访调研、研究思考,有时候也会跟外地来甘挂职的一些领导交流请教:和兄弟省、市比,甘肃为什么变贫穷落后了?那么,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总结下来,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么几点。

第一,地理构造特殊。甘肃全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排第7位,相当于德国加爱尔兰的面积。全省除陇南部分谷地、疏勒河下游谷地较低外,大部分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总观全貌,全省地形实为一个山地型的高原。河西地区绿洲沙漠、戈壁断续分布,地势高耸,气候寒冷,北部气候干燥,风力剥蚀作用显著,戈壁广布;陇中及陇东一带均为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干燥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很多地方严重缺水。所以说,甘肃虽然地域辽阔,但其实有效资源、可利用资源并不是很多,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分别占89%、18%;荒漠化面积占了45%,难以利用的山地、高原、沙漠和戈壁占到85%。在这些荒漠中既有风蚀沙化为主的风蚀荒漠化,又有水土流失为主的水蚀荒漠化,还有以不合理灌溉等人为作用为主形成的土壤盐渍荒漠化。在可利用土地中,主要以湿陷性黄土为主,这种土质,干旱时不存水,遇水时又容易产生湿陷,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同时,甘肃处在板块和气候带交汇地,气候和地质均不稳定,非旱即涝,1929年就连续两年滴雨未下,造成了大饥荒。甘肃地震频繁,中国历史上伤亡惨重的10大地震中,甘肃就占到了4次。1879年7月1日,甘肃文县发生8.0级大地震;1920年海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8.5级大地震;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发生8级强烈地震;1932年12月25日,甘肃昌马堡发生7.6级大地震。

第二,生态损毁严重。甘肃自古以来其实是一块亦农亦牧的好地方,而这里也有着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遗址。考古证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这一区域80%地方被森林覆盖,生态极好。为什么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呢?就生态而言,除了气候变化等因素,主要还是人为破坏。历朝历代为了巩固边疆,几乎都向甘肃这一区域进行了大量的移民。移民们来到这里,战时守边、固边,平时大量地、无节制地砍伐垦荒,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在生态基础极其脆弱的情况下,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指标,缺乏科学发展和生态保护意识,过度开垦、放牧、挖矿、采沙,进一步加重了甘肃省的生态损毁,部分区域土地荒漠化、沙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有些地方已经不堪承受,不宜居住。

第三,战略重心转移。甘肃并不是一直穷,从历史来看,755年“安史之乱”前,西北是中国最繁荣发达富庶的地方。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二一六卷中说:“是时(唐天宝十二载,癸巳,753年)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安史之乱”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心东进南移,西北包括甘肃,便慢慢开始衰落了。至清末左宗棠就言“陇中苦瘠甲天下”。从近代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期间是甘肃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156项工程中,甘肃就有16项生产技术先进的工程,建设的领域涉及交通能源石油化工冶金、轻纺、农业等。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建成了玉门石油城和西固石化工业城。党中央号召“支援大西北”,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甘肃成为重点支援的地区之一,使甘肃在很短的时间里,初步完成了基础工业体系建设。改革开放初期,甘肃的人均GDP可以排到全国的中游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东南沿海地区占尽改革开放先机,甘肃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拉大,与东部、中部慢慢没有了可比性。(www.daowen.com)

第四,主观努力不够。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中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我们一些干部,缺的就是这份问题意识和改革精神。一方面,甘肃人世代以农耕为主,传统观念习惯使然,靠天吃饭的思想根深蒂固;厚重、谦逊、包容、忍让的文化熏陶,也使人易于满足,小富即安;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对甘肃的支持不断加大,目前我们的财政自给率仅为23%,这就间接养成了甘肃的领导干部可以不拼不抢、无忧无虑。现如今甘肃人还是靠天吃饭,没有变!除了靠苍天,就是靠中央转移支付,靠财政部。因为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中央财政,而东部省、市财政收入主要靠企业和劳动者的税收,所以我们对营商环境改善和企业家的兴衰去留没有沿海发达省份那么敏感。

分析甘肃的穷,不是为分析而分析,《易经》里有这么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核心在变,变的关键在思想。前面我说甘肃历史的厚重,搞好了,可能就能变成财富、变为动力,如果搞不好,可能会成为包袱、成为阻力;说地貌和生态的多样,就意味着特点特色,所以经济发展就要走特色之路。说原因,就是要找准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化危为机,化不利为有利,就是总书记强调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是我对甘肃省情的一点思考和认识。大家学习、生活、工作在甘肃,对这些情况可能比我更了解。我在这里也是希望沿着这些脉络和线索,和大家共同交流,进一步了解甘肃、读懂甘肃、品味甘肃,更好地建设甘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