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天地区:秦人秦族的复兴与文化发祥地

关天地区:秦人秦族的复兴与文化发祥地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秦人西迁天水之前,已与华夏族有了血缘关系和文化交往,是故秦人秦文化已经是华夏民族与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了。周人灭商,嬴氏部族失姓灭国沦为周人部族奴隶而长期受到压制和排挤,被迫离散、迁徙。[48]由于秦人生活的天水地区西、北两面广布戎、狄,使其文化深受戎族文化的影响,乃至被戎化。这是秦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天水也由此有了见于史籍的最早名号。以非子受封为标志,秦文化的发展又由“戎化”转而向华夏文化回归。

关天地区:秦人秦族的复兴与文化发祥地

秦人族出东夷,以少昊苗裔、伯益之后自居。而秦人西迁天水之前,已与华夏族有了血缘关系文化交往,是故秦人秦文化已经是华夏民族与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了。秦祖伯益曾佐舜驯化鸟兽,又助大禹平治水土,在舜禹时代获姓嬴氏,拥有显赫的地位。后伯益在与夏启争夺王权的斗争中失败被杀,秦人第一次受到打击而衰落,秦人部落被迫分化迁徙,秦人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削弱。夏末,秦人叛夏归商,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秦人重新崛起并得到空前的发展。周人灭商,嬴氏部族失姓灭国沦为周人部族奴隶而长期受到压制和排挤,被迫离散、迁徙。秦人之与天水,据天水师范学院雍际春教授考证,最初应是东夷族的吠夷在商初商人灭夏的战争中西迁驻留天水,其后是商末秦人首领青轩、中橘奉命西迁天水,“在西戎,保西垂”而留居天水,再后则是周公东征灭嬴姓十七国,部分嬴姓部族被迫西迁至天水一带,与前次西迁的秦人会合,形成秦人部族的主体。[48]

由于秦人生活的天水地区西、北两面广布戎、狄,使其文化深受戎族文化的影响,乃至被戎化。公元前872年,伯益之后非子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为附庸,并在秦(今清水、张川一带)建邑,号“嬴秦”。《史记》载孝王言:“昔伯翳(伯益)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于是,“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这是秦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天水也由此有了见于史籍的最早名号。孝王不仅让非子继承了舜时伯益的“嬴”姓,使秦人从此恢复嬴姓,而且拥有了新的族号——秦,我们平时所说的秦人、秦族、秦文化即由此而来。以非子受封为标志,秦文化的发展又由“戎化”转而向华夏文化回归。秦人始终没有忘记失姓亡国之耻,有着强烈的回归故土、回归华夏重新崛起的强烈愿望。从非子至襄公六代秦人百余年间,是秦人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不惜失地亡君,惨淡经营,勉力抗击西戎,誓死保卫西周西部的安全,终于由附庸而大夫,由大夫而诸侯,逐渐强大起来,建立秦国,并得到周平王东进关中的许诺,于公元前762年东迁至陕西关中一带,开始了兼并六国的步伐,最终完成了统一宇内的宏图伟业。(www.daowen.com)

自此以后,陕西人民以秦人自称,天水人民也以秦人自居,而他们的语言更是被艺术化为“秦腔”,秦文化成了关天人民引以为傲的祖文化,是他们文化的本性,两地纵然区隔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之内,但人民间同宗同源的文化血脉始终联结在一起,千年不息,亘古不变。所以有人说,不管历史上秦人如何迁移,只要文化没变,秦地所居住的永远都是秦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