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初步成型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初步成型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各级农广校已成为我省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职业农民培育、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主阵地。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农广校体系共有专职教职员工735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初步成型

(一)落实顶层设计,狠抓体系建设

按照农业部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精神,省农牧厅提出了“以全省各级农广校为基础依托,构建‘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育培训体系”的总体思路,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实施意见》(甘农牧发〔2013〕290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农广校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要求各级农广校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并就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进行专题汇报。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省农广校率先垂范,以《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切入口,以新一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深入调研,耐心汇报,积极争取政策,使省农广校在新一轮省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保持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性质,在此基础上,单位职能得到进一步拓展,经费得到进一步保障,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全省各级农广校在新一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保持农广校由农业部门主管的体制不变、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独立设置的办学格局不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践经验,为加快构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奠定了基础。

甘农牧发〔2015〕290号

(二)机构进一步稳定,体系职能不断拓展

目前,全省以各级农广校为骨干支撑的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进一步稳固,以各级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省、市、县和乡村教学点(农民田间学校)四级教育培训体系。近年来正在加快建立的以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种养殖大户等为依托,广泛覆盖现代农业产业的农民田间学校,使自上而下的线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产业链上实现网格化覆盖。各级农广校已成为我省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职业农民培育、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主阵地。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省级农广校1所,市州农广校14所,县市区农广校75所(覆盖率达87%,其中有39所县市区农广校加挂了“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牌子),乡镇教学班1050个,农民田间学校500多个;拥有培训办公场地4万多平方米,实习实训基地347个,流动培训专用车辆30台,培训用计算机700多台,图书资料40多万册,卫星远程培训接收站20个。“十二五”期间,全体系共投入农民教育培训经费15199万元。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机构分类改革中全省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职能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拓展,除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外,还承担依法对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指导服务,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培育等职能。

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

(三)强化依法监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

十一五”末,省农牧厅针对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期以来存在的“多口”管理、培训资源不足且不能有效利用、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培训管理不规范、培训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建议。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省农牧厅成立了《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起草小组,专门负责立法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拟定了立法调研提纲和调研大纲,并起草了《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草案。2011年4月1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并颁布《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6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明确了我省农民教育培训执法体系,确立了农民教育培训部门间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规范了申请享受政府补助资金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认定,完善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确立了农民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农民教育培训的目的,细化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了农民教育培训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健全了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机制;强化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健全了督查考核机制。保障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健康、全面发展,助推了我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省编办依据《条例》赋予省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监管职能,并将甘肃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更名为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监督管理中心,加挂省农广校牌子。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省农牧厅组织全省执法人员及各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三农”的水平,促进了我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了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省农牧厅每年组建农民教育培训执法检查组,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认真听取汇报、查看档案资料、核对账务台账、抽查培训学员、实地回访等方式,重点对培训质量、培训时间、培训效果等进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予以反馈,提出整改建议。通过依法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营造了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和共同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www.daowen.com)

(四)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合理,数量进一步壮大

专职教师职称分布

专职教师学历分布

入库师资学历分布

入库师资职称分布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核心和基础。“十二五”期间,我省以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为目标,整合利用社会各类师资人才力量,加快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农广校体系共有专职教职员工735人。其中,专职教师535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517人,占96.64 %;副高及以上职称86人,占16.07%;中级职称251人,占46.92%。要更快、更好、更大规模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和导师制度,吸引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农技推广机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在县级层面实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导师制度,建立“一对多”的稳定关系和考核激励机制,对新型职业农民全程开展教育培训辅导、产业发展引导和生产生活指导,基本实现县级主导产业类型全覆盖和课程内容全覆盖。“十二五”末,全省已建成各级师资库68个,已入库教师2194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082人,占94.90%;副高及以上职称891人,占40.61%;中级职称982人,占44.76%。

打铁还需自身硬。“十二五”期间,我省以师资培训和岗位练兵作为切入口,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对校长、教学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分级开展轮训。以提升领导和管理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适应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校长队伍。以提升教学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熟悉农民教育培训规律和远程教育特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卫星网、互联网开展远程师资培训。我省各级农广校充分利用卫星接收小站、互联网培训平台积极组织教职员工参加培训,年参训人数达1万人次以上。二是现场培训。先后选派人员参加中央农广校举办的“全国农广校系统现代农业师资培训班”“全国农广校地(市)级校长培训班”“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基层农广校校长能力建设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力建设研修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班等。同时,我省每年举办“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师资培训班”和“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等。岗位练兵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技能训练、技术交流、技能大赛、评优激励等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中央农广校举办的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大赛、多媒体优秀教学课件评比、全国农广校教师优秀论文评选、“农广体系在我心中”征文、全国农广校体系“展农广风采、育新型农民”农广人文化作品展、农业部中青年干部学习交流活动“新型职业农民在路上”专题征文、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杰出省级校校长和优秀省级校校长评选、寻找全国农广校体系“最美农广人”等活动。同时,全面启动师资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推广使用在线教学评价功能,将每次培训结束后学员对授课老师的打分录入系统并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广泛宣传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认真总结广大教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努力营造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十二五”期间,我省农广校系统有82名教师获得甘肃省农牧厅授予的“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8名同志获得农牧厅授予的“全省农民教育培训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得“全国优秀省级校校长”荣誉称号;4人分别获得“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6人分别获得“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26人撰写的论文在中央农广校“农村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农广体系在我心中”征文、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远距离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论文评选等活动中分别获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