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中药材产业优势及成果

甘肃中药材产业优势及成果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甘肃已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二)甘肃大宗中药材占市场份额比例较大甘肃家种中药材品种110多种,常见的有20多种,其中传统道地品种当归、党参、黄芪、红芪、甘草、大黄和优势地产品种柴胡、板蓝根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与“十一五”相比,年加工量、加工产值分别增加了194%和400%。

甘肃中药材产业优势及成果

(一)自然区位优势突出

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条件,以及多民族聚居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逐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四大优势药材区域,一是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的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秦药区,该区域主要种植黄芪、红芪、纹党、大黄、半夏、天麻杜仲、款冬花等品种;二是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西药区,该区域主要种植党参柴胡、黄芪、红芪、枸杞、黄芩、独活、防风等品种;三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中药藏药区,该区域主要种植当归、党参、黄芪、红芪、羌活、秦艽等品种;四是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西药区,该区域主要种植甘草板蓝根、红花、枸杞、麻黄、小茴香等品种。同时,形成了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加工、销售、仓储等集中区域。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甘肃已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生产大省。

(二)甘肃大宗中药材占市场份额比例较大

甘肃家种中药材品种110多种,常见的有20多种,其中传统道地品种当归、党参、黄芪、红芪、甘草、大黄和优势地产品种柴胡、板蓝根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据统计2014年全省当归、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甘草、枸杞面积分别为54.98万亩、75.67万亩、58.34万亩、31.95万亩、15.99万亩、25.71万亩、36.24万亩;产量分别为12.04万吨、13.52万吨、14.99万吨、4.98万吨、4.25万吨、16.3万吨、6.17万吨,产值分别为18.29亿元、16.72亿元、11.1亿元、6.19亿元、2.47亿元、15.16亿元、12.22亿元,当归、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甘草、大黄、枸杞分别占全国的85%、60%、50%、40%、60%、25%、40%和20%,当归、党参、黄芪、板蓝根在全国市场的占比,可以左右全国上述品种中药材的价格。

饮片切制

(三)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

十二五”期间,从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生产示范点(园)建设等方面都在有序推进,先后累计建成当归、党参、黄芪、柴胡、大黄、甘草等中药材原种繁育基地1 100亩、良种繁育基地8 600亩、种苗繁育基地2万多亩、百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点500多个、标准化示范园7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约40万亩,示范推广了当归膜侧栽培、黄芪露头覆膜栽培、柴胡机械化穴播覆膜栽培、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较快,大大加速了中药材标准化生产进程。与“十一五”相比,中药材原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标准化生产十分基地都是100%的增加。

(四)旱作栽培发展迅速

全省中药材主要集中高寒阴湿的二阴区域种植,甚至在中药材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山地种植,中药材旱作集约高效栽培是我省最为突出的特色和优势。我省结合实际,变劣势为优势,将自主研究总结出的药材起垄覆膜栽培、覆膜穴播、覆膜斜在等旱作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集成并示范推广,全省示范推广面积从无到有,尤其当归、黄芪地膜栽培技术覆盖率达98%以上,特别是黑膜覆盖除草效果显著,已发展为我省中药材旱作栽培的优质高效典型和一大亮点。

(五)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www.daowen.com)

“十二五”期间先后建成了陇西、岷县、渭源、武都、宕昌5个县(区)级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站),2014年,陇西县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已经获得了国家质量检测资质认证,正式开展进行中药材质量检测服务;与此同时,全省先后支持了30多个科技攻关课题,承担单位共计选育出10多个中药材新品系,发表论文80篇,出版专著和培训教材7部,完成SOP及技术标准14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得3项,其中选育出的中药材新品种、替代熏硫的保质包装储藏技术等成果已转化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明显。

(六)加工体系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省中药材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全省年加工量约为25万吨,占全省药材总产量的23.5%,加工产值约50亿元,10亿元。与“十一五”相比,年加工量、加工产值分别增加了194%和400%。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定西、陇南、天水等市。例如“陇西一方制药”,年加工原料药材2万吨以上,实现年销售额约3.6亿元,上缴当地税收400万元以上;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年消化原料中药材近6 000吨,加工各类药材饮片4 000多吨,产值1.1亿元,上缴税收120万元以上。

(七)围绕重点市场形成仓储物流体系形成

全省有6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即陇西文峰药材交易城陇西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渭源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渭源会川中药材交易市场、岷县当归城交易中心及兰州安宁黄河药材市场。全省年交易量约130多万吨,交易额200亿元以上。全省现有千吨以上大型仓储企业25家,静态仓储能6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年药材周转量达120万吨以上。陇西引进的康美集团,一期和二期建成后,静态仓储能力可达100万吨。与“十一五”相比,全省交易量、交易额、静态仓储能力以及年周转量分别增加了98万吨、165亿元、50万吨、85万吨,增幅分别为306%、471%、500%和242%。与此同时,陇西气候干燥凉爽,仓储基础好,管理成本低,被誉为“南药北储、东药西储”的天然药仓,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安徽亳州的全国第二大中药材专业批发交易市场。

晾晒党参

(八)各类品牌认证加快

“十二五”期间,共计补贴了100多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300多家通过GSP认证的营销企业。通过GMP和GSP认证的加工企业与营销企业比“十一五”翻了2倍以上;5个基地获得GAP认证;8基地获得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认证。培育的“渭源党参”、“陇西黄芪”、“岷县当归”、“西和半夏”、“礼县大黄”等中药材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已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渭源白条党参”、“哈达铺当归”、“武都红芪”、“靖远枸杞”等10个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