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的法宝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的法宝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已成为我省抗旱增产、防灾减灾和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法宝”。各地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动员农民群众将地膜留存完好的地块保留二茬种植玉米、马铃薯、冬小麦等,“十二五”期间,每年推广一膜两年用面积约150万亩左右,对逐步加重的旱情,具有显著抗旱作用。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的法宝

(一)推广面积稳步上升,覆盖全省适宜区域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侧)播技术面积达到6742.3万亩,年均推广1348.5万亩。全膜双垄沟(侧)播技术推广面积从2011年开始稳步增加,由2011年的1070.9万亩,增加到2013年的1357.9万亩,两年增加287万亩,2014年和2015年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其中2015年推广1526.7万亩,较2010年增加478.5万亩。基本实现了全省适宜区域全覆盖。(二)旱作区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省粮食连上台阶

2010—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旱作农业总产量和旱作农业增产量示意图

2010—2015年全省粮播面积、旱作农业面积和省级投入示例图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推广面积连续两年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2011—2015年,累计总产粮食3837万吨,总增产705万吨。用30.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68%的粮食总产量,为我省粮食总产量跨上1000万吨、1100万吨和1150万吨台阶提供了主要支撑(全省粮食总产2011年达到1014.6万吨,2012年达到1109.7万吨,2014年达到1172.4万吨)。其中,2015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27万亩,生产粮食803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1171.1万吨的69%,全省粮食实现“十二连丰”,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200亿斤以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已成为我省抗旱增产、防灾减灾和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法宝”。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发展树立了样板,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

甘肃中部1800m海拔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丰收在望

(三)不断完善提升技术体系,抗旱增产作用不断增强

一是加大秋覆膜推广力度。由于秋覆膜能有效保蓄秋冬春三季有效降水,防止了土壤水分蒸发,具有较强的抗旱增产效果。为此,“十二五”期间逐步加大秋覆膜推广力度,秋覆膜面积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秋覆膜完成面积分别为517.7万亩、737.5万亩、815.2万亩、1039.9万亩、912.1万亩,占总面积1070.9万亩、1258.1万亩、1357.9万亩、1528.7万亩、1526.7万亩的48.4%、58.6%、60%、68%、59.8%。2015年秋覆膜比重较2010年提高了33.8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秋覆膜适宜地块全覆盖。据土壤墒情调查,秋覆膜地块含水量顶凌覆膜地块含水量高3—5个百分点,较露地高5—8个百分点。二是加大一膜两年用及多茬种植技术推广力度。由于一膜两年用及多茬种植技术是在前茬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实行免耕栽培,第二年或第三年在原地膜上播种下茬作物,不翻动土壤,实行免耕,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抗旱增产效果显著。各地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动员农民群众将地膜留存完好的地块保留二茬种植玉米、马铃薯、冬小麦等,“十二五”期间,每年推广一膜两年用面积约150万亩左右,对逐步加重的旱情,具有显著抗旱作用。三是加快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我省传统的以种植中早熟品种(中单2号)为主向种植中晚熟品种转变(郑单958、登海3521、富农1号、临单217、酒试20、先玉335、金穗8号、豫玉22号、沈单16号、登海9号、承单20)。产量水平由原来的全省平均亩产在300—500公斤提高到700—1 100公斤,彻底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四是玉米的种植密度进一步增加。密度是限制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因受到水分的限制,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前,我省一般采用密植大穗的品种,全省种植密度在2 000—3 500株之间。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我省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到3 000—5 500株之间,密度的提高,带动了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五是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在降水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7.25kg/mm·hm2、平均达到32.10 kg/mm·hm2

甘肃通渭县北城下乡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秋覆膜

甘肃静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顶凌覆膜

(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协调发展后劲充足(www.daowen.com)

“十二五”期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种植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广种薄收的格局正在改变。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中东部旱作区玉米优势产业带和马铃薯种植、加工流通产业聚集区。玉米面积由2010年的1253万亩扩大到2015年的1521万亩;马铃薯面积由979万亩扩大到1025万亩;全省农作物夏秋作物比例由46∶54调整为32:68,玉米进入全国种植大省行列,成为第16个超过千万亩省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贫困地区作物产量和秸秆大幅增加,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4%,有力地促进了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蔬菜面积扩大到2015年的810万亩,苹果面积扩大到2015年的520万亩,旱作农业区的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五)引导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效应不断凸显

各地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在保证旱作农业面积落实的同时,积极鼓励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逐步培育以种植全膜双垄沟播作物为主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努力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面积,过去形成的完全依赖分散农户落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被动局面已经得到初步扭转,旱作农业规模化发展正在稳步推进。2015年,涉及旱作农业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累计已达到3536个,面积达到44.6万亩,占全省旱作农业总面积的3%;配合农机部门扶持引导培育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带动农机具的整合和规模化使用,提高了旱作农业机械化水平,全省已组建农机服务队405支,作业面积达到160万亩;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引导分散农户探索适宜于新形势的旱作农业农户互助组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六)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配套措施到位

各地农技部门加强了技术集成与创新,强化技术支撑,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一是坚持良种良法配套,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选育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集成配套,以高产创建为平台,进行集成组装,提高增产效益;二是坚持农机农艺结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研制生产了一批抗旱补灌机、铺膜点播机、免耕播种机、起垄覆膜机、马铃薯播种收获机等旱作农业新机具。并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一膜两用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膜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发展草食畜牧业结合起来,加强后续产业培育,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秸秆转化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增加农户收入。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残膜回收利用,严防大范围技术普及引发农膜污染;四是把与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相结合,积极开展膜下水分、养分、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规律的研究,探索解决全膜双垄沟播集成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深层次问题,扩大应用领域,降低推广成本,提高推广效益。在全省建立示范点开展覆膜方式、播种密度、一膜两用、秸秆还田、新型降解膜和高光效长寿环保地膜等试验研究,共建设示范点1861个,建设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点86个,示范点的建设既促进了技术创新研发和储备,又起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七)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步伐加快,草食畜牧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迅速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改变了长期形成的落后种植方式。特别是玉米种植与牛羊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了全省农牧业有机结合和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推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种植,饲料资源大量增加,为山区农民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原料,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将那些广种薄收、地处交通不便的地退耕还林(草)、林中间种牧草,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了我省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格局,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如今迈向恢复、优化生态环境的路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这一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另外,旱作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牧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方式。如今,“种玉米-养牛羊-建沼气-废渣还田”“农膜生产-使用-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等模式,已经在旱作农业区普遍推广。

旱作区玉米长势良好

(八)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成效显著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加快废旧农膜回收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回收补贴力度。一是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禁止省内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 毫米、耐候期大于十二个月且符合国家其他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并颁布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DB62/2443-2014)地方强制性标准。二是省上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省138家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给予了资金补助,目前已建立乡、村回收站点近2000个,涵盖地膜捡拾、回收、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已基本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已初步形成。各地在推广中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大田农作物上推广使用高标准地膜,走严控增量、减少存量和推进资源化利用的路子;在部分地区和作物上,推广一膜多用、一膜多年用技术,走地膜高效利用的路子。同时,探索试验示范降解地膜;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地膜污染的危害,引导群众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保护好地膜,做到一年覆膜两年使用。对破损严重,确需揭去的地膜,尽量保留到第二年播种前揭膜,边揭边覆,以利保墒。对揭去的废旧地膜,及时清理干净,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形成了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2015年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