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城镇建设新模式:四化同步

小城镇建设新模式:四化同步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基于“四化同步”的小城镇建设新模式,即要立足于“四化同步”的内在逻辑及其演进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给予指导,打造以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双轮驱动”、信息化引领支撑的小城镇建设模式。针对潜在小城镇建设,则需要借助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与以家庭农场等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打造小城镇生成的动力引擎;同时有效利用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所释放的经济红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奠定小城镇建设基础。

小城镇建设新模式:四化同步

构建基于“四化同步”的小城镇建设新模式,即要立足于“四化同步”的内在逻辑及其演进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给予指导,打造以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双轮驱动”、信息化引领支撑的小城镇建设模式。

(1)依托于信息化引领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以信息化引领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即要立足于“四化同步”战略所充分强调的“四化”统筹融合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要素与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互动,依托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平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管理手段以及自主创新的条件,进而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工业生产,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工业2025”,着力发展具有智能制造特征的高端制造业。以现代科技为表征的信息化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与价值链的融合,可促进农业生产链条的拓展完善,打造产销一体的全链条农业,深入挖掘农业生产的深层次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助力实现农业生产由重劳动要素转向轻劳动要素,打造高效农业与智能农业。

(2)借助于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互动发展

前文中提及,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全社会生产循环的供给方,因此二者的发展同作为全社会生产循环的需求方的新型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本身即存在着互动关系。

新型工业化,依托于高效率的社会化生产,具有较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为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发展提供支撑。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具备高效创造供给与福利的强大优势,其供给不仅体现于生活品也体现于生产品;不仅作用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作用于农业生产装备的普及。因此,新型工业化在另一维度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新型工业化还扮演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引擎的角色,而新型城镇化作为全社会生产循环的需求方,在消化农产品供给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型工业化又通过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依托于农业基础性地位,借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在强化社会供给需求的同时,供给工业发展的基础资源,保障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以规模化与专业化为表征的农业现代化,注重以工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对于现代农业生产装备的普及与技术服务需求强烈,因而能够有效刺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现代化所释放的部分劳动力要素,能够形成对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推进。(www.daowen.com)

(3)依赖于新型城镇化集聚人口与产业

如前文所述,新型城镇化具备直接和间接吸纳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依托于社会转型发展的载体,具备较大规模的消化工业化所创造的产品供给的能力,同时催生工业化发展所依赖的巨大需求。加之新型城镇化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对于完善与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的迫切需求,能够不断积聚生产要素,衍生产业发展的集聚经济

(4)立足兼顾内外动力的小城镇建设基点

以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双轮驱动”小城镇建设,即立足于内生动力层面,打造小城镇建设的动力引擎;在此基础之上,配套公共政策所提供的外部支撑,进而形成内外合力,构建基于“四化同步”动力体系的小城镇建设基点。

针对既有小城镇建设,要着力促进既有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为此需要发挥政府主体职能,构建能够引导新型产业与智能产业落户的政策体系。针对潜在小城镇建设,则需要借助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与以家庭农场等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打造小城镇生成的动力引擎;同时有效利用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所释放的经济红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奠定小城镇建设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