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领先世界的农业与工业所创造的产业支撑基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较为发达的社会分工优势,英国率先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城市化进程,而成为全球城市化进程最早的国家,其城镇化率已由一个多世纪之前的20%增长到75%。
①第一阶段(15世纪末—17世纪中叶):小城镇形成的历史时期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根植于产业支撑与社会分工,其中,农业发展所创造的物质基础与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商业活动是催生早期城镇的重要条件。具体到英国而言,其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同样遵循这一规律。英国小城镇形成的最初动力引擎源自农业的巨大发展,主要是由新航路的开辟所引致的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而推动的羊毛出口和羊毛纺织业的兴旺发达。基于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产业,英国的圈地运动随之兴起,从而使得大量的土地被圈占,以及农村大批劳动力得以释放;与此同时,由圈地运动引发的以大农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结构的变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进一步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推动了以短距离、波浪式为主要特点的逐级向城市的人口迁移,一些农村地区也因此逐渐演变为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小城镇。至1640年,英格兰地区的小城镇和集市数量已达到780个。
在英国工业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之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上述小城镇聚集,从事各种工业生产活动,小城镇既构建了农民家庭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主要流通网络,也缓解了因劳动力转移速度太快而带来的大城市就业压力以及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的压力,发挥了小城镇作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中转站”的作用,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进而为英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②第二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小城镇发展的历史时期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基于工业革命所引致的农村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以及商业的迅速崛起,英国的小城镇发展所依托的产业支撑进一步拓展,小城镇也由此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与上一历史时期相比,小城镇在数量规模层面与经济结构层面以及功能作用层面的发展尤为明显。
在数量规模层面,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英国乡村工业化的拓展,一批较大的村庄逐步演变为小城镇。与此同时,部分小城镇则进一步依托于如下两种路径演变为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其一,就是小城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吸引着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与集聚,规模等同于中等城市及以上的水平;其二,则为小城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为区域主导城市所兼并,小城镇转换为大城市的一个组成单元[1]。截至1801年,英国5 000人以上的城市和镇只有105个;而到1851年,城镇数量则迅猛增加到265个。其中,城镇人口规模在5万以上的有13个,城镇人口规模超过10万的共计7个。在新增加的城镇群体中,其人口规模小于5万者占据绝对优势的比例。
在经济结构层面,基于以工商业为产业支撑的特征,集镇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地区:其一,交通枢纽地域。基于早期主要的交通形式为水运的现实条件,早期的小城镇也主要布局于水路的枢纽地域,以利兹和利物浦等最为典型。其二,拥有丰富水源的地区。基于早期的农村轻工业主要是以对于水源有较大依赖性的毛纺业为主体的现实,早期的城镇也集中布局于拥有丰富水源的地区,以利兹华尔德与肯德尔等最为典型。其三,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基于矿产采掘与冶炼也是早期城镇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撑,早期的部分城镇还广泛布局于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以伯明翰等为代表。工业集镇的经济以手工业的专业发展为基础,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而原本作为农产品和手工产品的交换市场的职能,在这些小城镇已降到次要地位。
在功能层面,小城镇则承担起生产循环的空间媒介,一方面输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则将生产出的产品输至外部市场。作为大城市与乡村的交汇点,小城镇在英国早期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成为大城市商品经济的触手,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将农民家庭经济纳入工业化的进程当中。
③第三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小城镇衰弱的历史时期
在经历了工业革命所推动的小城镇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受限于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外部条件层面的因素,小城镇建设总体上处于萎缩和停滞状态,城镇数量也有所减少。
在内生动力层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弱化了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支撑;同时,小城镇发展所依托的传统的产业结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逐步陷入困境,从而进一步阻滞了小城镇的发展。而在外部条件层面,小城镇建设陷入萎缩与停滞困境则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因素:其一,就是国际时局动荡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即,英国国内的政治环境与外部时局引致国家政策的重点不再停留于经济建设特别是城镇建设上。其二,则为产业发展政策的阻滞。1864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以达到降低谷物价格,进而降低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实现增加工业利润的目的。《谷物法》的废除使得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比较利益向工业倾斜,形成了农业绝对支撑工业的畸形工农关系,直接危害就是造成农业生产积累不足,再生产的扩大受到阻滞,导致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向非农产业就业与居住,最终使得小城镇发展面临农产品供给不足与人口承载能力有限的双重障碍,这一结果也加重了原本就已日趋明显的“城市病”,降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质量。
④第四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小城镇复兴的历史时期
20世纪30年代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小城镇建设步入复兴的历史时期,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以下几点:其一,就是产业政策的调整。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参照部分国际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推行了“农业保护政策”,在政府政策的保护与扶持下,英国农业得以恢复发展并逐步壮大,由此有效改善了前述历史时期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进而为乡村地区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增强了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二,则为规划理论的实施。1945年之后借鉴新镇规划理论,英国政府对小城镇在功能层面的定位进行了设计,明确了小城镇要承担起生产循环的空间媒介的总体定位,即一方面输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则将生产出的产品输至外部市场[2]。与此同时,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政府相继颁行了《工业配置法案》与《城乡规划法案》。上述法案出台的背景在于“城市病”日趋严峻,因此,上述法案的目标靶向也在于有效破解“城市病”,进而促进小城镇的科学发展。此外,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新城建设计划出台,该计划形成的背景在于大城市人口集聚规模超越了城市所能承载的范围,由此使得众多与之相关的问题涌现。基于此,新城建设计划在疏导大城市过度密集的人口,并将其分流至新建城市,进而直接推动小城镇发展方面意义巨大。其三,还包括“逆城市化”趋势的推动。由大都市区到小镇和乡村的逆向人口流动,引致资本、技术以及购买力的转移,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www.daowen.com)
(2)英国小城镇建设特征分析
①动力层面:凸显产业支撑的根本地位
英国小城镇建设的鲜明特征之一在于突出的产业支撑是其根本的动力所在,这一鲜明特征贯穿于英国小城镇的整个历史演进过程。其中,在小城镇形成的历史时期,基于毛纺业的兴旺发达所推动的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由此引致为圈地运动的兴起,释放出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圈地运动引发的以大农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结构的变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从而进一步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毛纺业为小城镇的形成奠定了产业支撑的基础;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一批较大的村庄逐渐演变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小城镇。
18世纪中叶伊始,基于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伴随着以轻工业为主要业态的农村工业化的成长发展,农村地区所供给的大量的轻工业产品为在农村地区开展直接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分工,也催生出对于贸易的迫切需求,从而使得商人与商品贸易得以快速成长,也有效促进了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具备了新的产业支撑,并由此催生出一批依托工商业为产业支撑、规模介于村庄集市与大城市之间的集镇[3]。
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弱化了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支撑,同时,小城镇发展所依托的传统的产业结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逐步陷入困境,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的局面,小城镇建设由此处于萎缩和停滞的状态。
20世纪30年代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小城镇建设步入复兴的历史时期,小城镇发展所依赖的动力支撑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其一,就是农业的恢复发展,改善了农产品供给,进而为农村地区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增强了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二,则为“逆城市化”发展所引致的资本、技术以及购买力的转移,从而实现对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的重塑。
②结构层面:注重产业协调的重要作用
诚如前文所述,在小城镇的形成阶段,以毛纺织业为主体的轻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小城镇存在与发展的产业支撑;与此同时,旨在发展养殖业的“圈地运动”推动了以大农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结构的变革,进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剩余的能力,进一步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些农村地区也因此逐渐演变为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小城镇。
18世纪中叶伊始,工业革命率先于英国爆发,加速了英国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特别是以采矿业与冶金业为主体的重工业的发展,打破了以毛纺织业为主体的轻工业一枝独大的局面,促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伴随着以轻工业为主要业态的农村工业化的成长发展,农村地区所供给的大量的轻工业产品为在农村地区开展直接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分工,也催生出对于贸易的迫切需求,进而推动了商业的蓬勃发展。由此,以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商业的蓬勃发展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协调,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源头也因此得以进一步扩大。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所形成的传统产业结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逐步陷入困境;与此同时,1864年,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导致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比较利益向工业倾斜,进一步强化了工业对农业的过度剥夺,致使农业发展逐步衰退,工农业结构逐步失衡,小城镇发展逐步陷入衰退的困境。
限于工农业结构的失衡,20世纪30年代,英国继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之后实施了农业保护政策,力促工农业结构恢复协调均衡发展,进而改善国内农产品供给情况,为农村地区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增强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工农业结构的协调与均衡,为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趋于均衡协调,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③规划层面:强调城镇规划的重大意义
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城镇布局的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保障机制,也是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与区域发展理论的应有之义与内在要求。作为全球最早开始小城镇建设的国家,英国对于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与意义尤为重视,并依托于以下具体实施路径,将规划深度融合于小城镇建设中:其一,以政府职能的创新为突破口,强调政府主导城市规划的职能设计,构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政府支撑;其二,以规划法案的制定与颁行为主抓手,重视规划法案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顶层设计,代表法案为《住宅与规划法》与《城乡规划法》。上述路径的实施,改变了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城市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