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规划层面的指导作用

规划层面的指导作用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分析视角下规划层面的作用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逻辑则体现为显性与隐性的区分。①显性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演进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显性规划层面包括城镇布局的科学规划、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和工业布局的最优规划。②隐性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演进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以重工业为先导的工业化“一化领衔”发展时期,产业发展导向自然集中于重工业,农业以及轻工业的发展融入以重工业为主导

规划层面的指导作用

(1)理论分析视角下规划层面的作用

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逻辑则体现为显性与隐性的区分。“四化同步”逻辑下的显性规划包含城镇布局的科学规划、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工业布局的最优规划;隐性规划则体现为产业发展导向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导向。显性规划与隐性规划对于小城镇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①显性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演进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

显性规划层面包括城镇布局的科学规划、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和工业布局的最优规划。城镇布局的科学规划,有利于突破城镇布局的极化困境,进而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保障。产业支撑的存在以及产业的集聚是城镇布局的经济基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则为产业支撑的存在与产业的集聚提供发展的基石。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有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均衡的经济支撑与顺畅的人口转移,进而为小城镇的质量提升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布局的最优规划既能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也能为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提供保障;既能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也能助力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降低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对城镇的影响,以及实现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目标。

②隐性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演进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

产业发展导向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导向的转型升级,客观上能够推动小城镇功能体系的转型与完善,也能保障小城镇发展的长久不衰。

事实上,产业发展导向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导向的转型升级,在于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导向的转型与升级。市场需求的扩大则在于城镇质量的提高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城镇质量的提高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人口的顺畅转移,居民收入的增加则依赖于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与地区经济的坚实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植于信息化的发展,人口的顺畅转移依靠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与地区经济的坚实化则取决于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依托于城镇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农业现代化所创造的农产品供给,工业化供给农业现代化生产装备,吸纳农业现代化所释放的劳动力,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引导农业生产结构;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城镇化的空间载体与市场需求,依托于农业现代化的原料供给与劳动力支撑,依靠于信息化的先进科技。由此,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成为一个环环紧扣的整体,引导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为推动小城镇功能体系的转型与完善,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长久不衰提供保障。

(2)历史演进视角下规划层面的作用

①显性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演进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

在工业化“一化领衔”发展的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让农业与轻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既使得城镇发展陷入极化困境,也使得城乡建设严重脱节;同时,限于国防与资源等因素,工业布局远离市场,工业生产成本高昂。

由于重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加之过度注重工业的原始积累,中心城市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地位日趋悬殊。与此同时,由于农业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受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的限制,农业资源大量配置于工业发展,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较为稀少,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农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农民收入极为低下,逐步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也因此影响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既无法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也无法根植于农村自生动力,进而造成城乡建设步伐的失衡,无法体现城乡建设合理规划的要求。

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布局则基于国防因素的考虑,呈现“靠山、分散、进洞”即“山、散、洞”的特征,重工业企业,远离市场,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昂。重工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所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无法为小城镇所有效利用,也无法作为产业支撑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镇布局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而催生的小城镇的涌现,打破了之前中心城市一枝独大的极化困境。依托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则进一步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辐射于农村,城乡建设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经济体制的转轨,也引导着工业布局注重市场因素的考虑。

但是,城镇布局的极化困境仍旧明显,城乡二元结构也仍旧突出。乡镇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难以为继,依托于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发展也日趋衰落。小城镇发展势头的减弱,延缓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同时也弱化了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辐射作用。由于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规模经济效应,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于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阻滞了小城镇的发展壮大,进一步使城镇布局的极化问题变得尖锐。加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沿海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创造了低成本劳动力供给的保障;另一方面,则由于劳动要素的转移最终取代了产业的转移,使得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由于缺乏产业支撑与消费需求而陷入困境。由此,城镇布局在全国层面出现不合理的特征。

进入新世纪后,党和国家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采取多种举措,引导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区域延伸、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消除区域、城乡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推动城乡建设进一步趋于合理;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以城市群与城市圈,推动城镇布局进一步均衡,进而逐步实现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统筹协调。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战略,从“四化”的统筹融合出发,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而形成以智能、柔性和服务型制造为特征的新型工业生产方式与以高效、智能、精准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从而为城镇布局趋向进一步合理,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实现共同繁荣,城乡统筹进一步推进,农村与城镇实现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隐性规划层面的“四化同步”演进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

以重工业为先导的工业化“一化领衔”发展时期,产业发展导向自然集中于重工业,农业以及轻工业的发展融入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的潮流中,小城镇由于农业以及轻工业发展不足缺失了成长的动力,也制约了其功能体系的健全。

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产业发展导向趋向于出口导向型与市场需求导向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工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开放战略的刺激上,得以迅猛发展。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激活了农业生产的活力,为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原材料支撑与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乡镇企业的兴起,带动了以农村城镇化为特色的小城镇的崛起。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发展,受到了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从而催生出新一轮的中心城市。在以市场需求成为产业发展导向的主要潮流后,乡镇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渐失去优势,由此也使得与之紧密相关的小城镇的发展陷入困境。

进入新世纪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逐步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因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潮流。在此背景下,对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撑的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也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因此,党和国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进而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思路。

随着以现代科技为表征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渗透以及覆盖于工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形成以智能、柔性和服务型制造为特征的新型工业生产方式,以及以高效、智能和精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成为新时期的产业发展的新导向。借助于上述新型工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所创造的产业支撑与产品供给,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将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更加合理。

【注释】

[1]新华月报.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3]李斌陈军.中国新型工业化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7(8):276-278.

[4]戚义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述要[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5):108-114.

[5]孟秋菊.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概念辨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3):267-271.(www.daowen.com)

[6]于海波,邱玮.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4(4):138-141.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李二超,韩洁.“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J].改革,2013(7):152-159.

[10]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2(5):79-85.

[11]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21-25.

[12]孙致陆,周加来.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加[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12):6-10+15.

[13]魏建.四化同步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J].学术月刊,2013(5):90-96.

[14]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5]新华月报.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周范才,王玉宁.城镇化演进30年[J].福建农业,2014(1):38-41.

[17]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8-10-13.

[18]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10-11-16.

[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N].人民日报,2012-12-17.

[20]曹前满.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J].经济与管理,2014(1):17-23.

[21]曹前满.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民问题解决的困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5):93-96.

[22]戚义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述要[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5):108-114.

[2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4]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8-10-13.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0-10-18.

[2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7]崔凯,冯献.“四化”演进轨迹:1950—2012年[J].改革,2013(7):144-151.

[28]魏建.四化同步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J].学术月刊,2013(5):90-96.

[29]新华月报.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