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理论探析

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理论探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理论则主要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与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对于小城镇发展动力的思考,费孝通认为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一部分的乡镇企业建到小城镇给小城镇带了人气与活力。而纵观城镇化理论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对于城镇化应当是一次有益的实践,完善小城镇建设理论对于我国城镇化乃至“四化同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理论探析

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理论则主要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与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

(1)田园城市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23]。霍华德认为将城市与乡村的优势提取并进行一定的组合,即可为构建理想型城市提供指导;据此理解,田园城市本质上即为兼具城市与乡村优势的结合体。霍华德将这样的城市群称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田园城市理论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地建设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卫星城镇等奠定了基础。

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问题,诸如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不清洁的饮用水、交通堵塞等。这些问题与困境和霍华德所处的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所遇到的问题类似,因此,重新理解诠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有助于我们今天科学地分析城市现状,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性地选择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2)中心地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地理,他认为经济活动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1933年,克里斯塔勒在他的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首次系统地阐释了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把一个区域分为一个中心和六边形上均匀分布的6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三个方面对城镇等级、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中心地理论表明,城市服务功能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城市的等级及其吸引的范围,中心城市服务等级越高,便依赖更大空间范围的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以实现其最基本的收益。中心地理论作为一种综合的、宏观的、静态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为具体解决计划、规划问题的动态平衡提供了思路,但是人们在运用中心地理论的时候,往往只注意中心点的发展而忽略了周边区域的建设。

(3)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

费孝通先生以其敏锐的学术思维与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构建了一幅丰满的中国乡村社会图景,早在费孝通的成名之作《江村经济》一书中,费孝通通过对他的家乡江苏省吴江县的开弦弓村进行实地考察,进而勾勒出了中国农村的典型代表[24]。小城镇是都市之足、乡村之首,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费孝通所处的时代,我国小城镇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很多方面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费孝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研究课题。有关小城镇的规模问题,费孝通主张应当把农村的中心归到乡的一边,可以考虑用集镇。对于小城镇发展动力的思考,费孝通认为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一部分的乡镇企业建到小城镇给小城镇带了人气与活力。对于农村人口流动理论,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具体需要两个棋眼:一个是发展内地小城镇这口人口蓄水库,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疆去开发资源。纵观费孝通的小城镇研究,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费孝通眼中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紧密相连,是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出路。其次,小城镇作为比农村社区高一个层次的社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建设理论开启了我国近代小城镇研究的先河,为我国后来小城镇建设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费孝通所提倡的驻村调研的实地研究方法为我国后来的社会学研究者所普遍采纳。

“四化同步”是党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其核心在于同步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虽然我们的一批城市已经超越大型城市的规模步入超级城市的行列,但是总体来看这种城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畸形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也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四化同步”内在结构来看,城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工业、农业各种生产生活要素赖以发展与流通的平台。而纵观城镇化理论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对于城镇化应当是一次有益的实践,完善小城镇建设理论对于我国城镇化乃至“四化同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注释】

[1]伊藤阳.日本信息化概念与研究的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2]DANIEL B.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London:Heinemann,1974.

[3]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钱学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设山水城市[J].城市问题,1993(3):3-4.

[7]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139-191.(www.daowen.com)

[8]John C H F,Ranis G.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4):533-565.

[9]JINNAI HIDENOBU.Edo,the Original Ecocity[J].Japan Echo,2004(2):56-60.

[10]SYBRAND P.Tjallingii.Ecopolis: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ly Sound Urban Development[M].Leiden:Backhuys Publishers,2000.

[11]ROSELAND M.Dimensions of the Future:An Ecocity Overview[M].C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7.

[12]COLIN CLARK M A.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1935.

[13]SIMON KUZNETS.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 and Spread[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0.

[14]孙军,高彦彦.全球产业链、区域工资差异与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科学,2010(3):46-54.

[15]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6]魏农建.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17]王小军.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1996(4):12-17.

[18]颜鹏飞,马瑞.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最新进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71-75.

[19]FRIEDMAN J 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MIT Press,1966.

[20]胡志丁,葛岳静.理解新经济地理学[J].地理研究,2013(4):731-743.

[21]MARTIN R,SUNLEY P.Pual Krugman's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A Critical Assessment.[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259-292.

[22]王奇,叶文虎.从两种生产理论到三种生产理论[J].生态经济,2002(1):28-30.

[23]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4]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