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恐慌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恐慌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从2018年3月开始出现的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充分表明人们总体上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不是太看好。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效益的追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动力仍然很强劲。4亿多中产阶层的多元化需求,仍然支持着需求强劲的中国市场。

恐慌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有关中国经济的各种传言及现象使得人们感到很迷茫,预期并不好。不知道中国往哪个方向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之后便更加严重,有关移民之类的讨论,再度甚嚣尘上。

总之,从2018年3月开始出现的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充分表明人们总体上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不是太看好。预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预期低下必然会导致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总体上对未来预期不好?我们对此做了认真分析,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没有出问题。

无论从哪方面的指标来说,中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动力都没有出什么问题。例如,中国人致富的欲望仍然很强烈,经济发展的动力还在,而且整个社会的致富冲动都很强劲。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效益的追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动力仍然很强劲。应该说,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由此产生的经济拉动仍然很强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还在。

第二,市场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达4亿多,而且比重还在提高,由此形成的市场需求强劲,没有出现所谓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有人仅仅因为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就认为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需求非常大的一个国家。4亿多中产阶层的多元化需求,仍然支持着需求强劲的中国市场。

第三,中国仍然是联合国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www.daowen.com)

按照联合国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应该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使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最起码没有普遍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是东莞,东莞是中国最重要的家具制造地之一,我们发现家具企业仍然存在,他们通过自我调整消化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中国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零部件配套仍然很健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第四,中国仍然是世界上交通设施最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

这对物流,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可以说,就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也仍然是交通设施最方便、最便捷的国家。物流便利化会助推经济的发展。

第五,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开放总趋向的意图。

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甚至有些“左”的传言很多,诸如什么民营经济离场论等论调传得神乎其神,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的意图,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他们有这个意图。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6个现象?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都有负面因素,单个出现的话,对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就出现了巨大的负面效果,即负面效应叠加。也就是说,这5件事中的每件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叠加在一起,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带来的麻烦就大了一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人们有些恐慌与迷茫。也就是说,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冲击,负面效应叠加导致了上述6种现象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